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汤;疗效;肠道菌群
正文
临床将孕12周前妊娠胎儿自然流产次数连续2次及以上定义为“复发性流产”;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与“遗传、感染”等多因素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参与了机体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吸收过程,菌群发生变化,会诱发胃肠道、妇科疾病,而在女性生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肠道菌群至关重要[1]。中医认为,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故而治疗肾虚血瘀证复发性流产患者,需遵循“补肾、活血”原则。补肾活血汤源自《伤科大成》,补肾、活血、止痛功效显著,为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常用经验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26例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规范分组处理(每组满足1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9岁,妊娠35-82d,均值经SPSS 20.0软件计算后以(30.56±5.47)岁、(58.56±10.12)d。观察组:年龄22-38岁,妊娠36-82d,均值经SPSS 20.0软件计算后以(30.33±5.45)岁、(58.36±10.85)d。组间信息对比、均衡性较高,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20~40岁的已婚女性;(2)临床资料完整,早孕且停经<12周;(3)自然流产史≥2次;(4)完善各项检查,符合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有遗传性疾病者;(2)感染、胚胎染色体异常;(3)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4)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遵照各项检查结果,指导患者口服睡前服用醋酸泼尼松片,1片/次。阿司匹林,1片/次,3次/ d。早晚服用地屈孕酮片,1片/次,2次/ d。
观察组以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桑寄生25 g,菟丝子25 g,黄芪20 g,续断15 g,阿胶10 g,丹参10 g,当归10 g,川牛膝 10 g,砂仁6 g,甘草6 g。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后服用,100 mL /次,早晚分服。每周5剂,妊娠3个月结束治疗。
1.4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痊愈标准:用药5 d内患者阴道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消失,胎儿发育正常。治疗7 d内症状减轻,阴道停止出血,胎儿发育正常记录显效。10d症状减轻,出血停止视为有效。治疗超过10 d,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视为无效。
治疗后肠道菌群。治疗前后清晨,取患者3 g新鲜粪便,光冈法取标本1 g,将其放置在厌氧菌稀释液,生理盐水逐次稀释;在双歧杆菌、乳杆菌培养基上涂抹50 μL,37 ℃温箱培养8 h后检测。在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培养基上涂抹50 μL进行检测。
1.4统计学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临床疗效为[n,%],肠道菌群为[],分别由t值、x2校验,数据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n,%)
组别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n=13) | 4 | 5 | 3 | 1 | 12(92.30) |
对照组(n=13) | 2 | 3 | 2 | 6 | 7(53.84) |
x2 | -- | -- | -- | -- | 4.887 |
P | -- | -- | -- | -- | P<0.05 |
2.2治疗后肠道菌群
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较高,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治疗后肠道菌群(,lgCFU·g-1)
组别 | 肠球菌 | 酵母菌 | 肠杆菌 | 双歧杆菌 | 乳杆菌 |
观察组(n=13) | 7.88±0.56 | 4.55±0.25 | 7.36±0.45 | 9.56±1.33 | 7.12±1.03 |
对照组(n=13) | 8.66±0.88 | 5.66±0.69 | 8.89±0.69 | 8.00±0.22 | 6.11±0.36 |
t | 2.696 | 5.453 | 6.696 | 4.172 | 3.337 |
P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3、讨论
中医将复发性流产纳入“胎漏”范畴,认为该病病机在于肾虚为本而血瘀为标;近年来,中医药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补肾活血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备受瞩目。本研究数据可见,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补肾活血汤由多种药材组成,其中菟丝子滋阴补肾,桑寄生益精填髓,续断补肾助阳,丹参补血活血,当归调经止痛,黄芪补气健脾,牛膝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2],补肾活血的同时补气行气,补血养血的同时发挥治疗作用,故而提高临床疗效。
近年来,肠道菌群被发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对于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而妇科健康也被证实与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肠道菌群可能存在明显的异常,而不良的肠道菌群结构,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增加胎儿在宫内的存活风险[3]。因此,调整肠道菌群可能成为预防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策略。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改善幅度更大(P<0.05)。提示,补肾活血汤中的各种草药成分,被认为具有对肠道菌群有益的作用。这些成分可能通过调整菌群结构,改善肠道环境,从而对复发性流产患者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补肾活血汤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系统,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继而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免疫状态,减少流产风险。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汤加减方案治疗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 宋彩霞,王燕,段辰晨,等. 补肾活血安胎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型复发性流产疗效[J]. 江西中医药,2023,54(10):56-60.
[2] 窦晓青,冯朋朋,张田,等. 补肾活血汤联合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患者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9):8-10.
[3] 刘宇新,祁冰. 补肾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8):160-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