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护理管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价值
摘要
关键词
个案护理管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正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性的手术,是指通过腹壁打孔后利用特制导管等特殊器械和医用摄像头提供手术视野插进腹腔,而后注入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和压力后,在腹壁再开4个直径在0.5-1.5cm左右的小孔,于在腹腔内进行胆囊切除的手术[1]。术后常见有胆管结石残留、手术创口感染和疼痛剧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进程,同时此类患者的还可能因为担忧手术效果,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无形中增加预后障碍。而良好的护理方式是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保障和稳固,同时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展现,故采取优质的护理方式对此类患者至关重要[2]。个案护理管理强调个案管理和持续性护理,同时具备可靠的护理效果和先进的护理指导观念,以患者为中心和独立个体,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评估,针对性的开展长期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旨在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躯体舒适和预后进程缩短[3]。为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个案护理管理的价值,我院特开展如下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内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0例患者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每组各分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人数为40例,女性人数为30例,年龄最大者60岁,年龄最小者3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4.3±5.9岁;观察组患者男性人数为35例,女性人数为35例,年龄最大者62岁,年龄最小者3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4±6.4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有可进行价值。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签署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知情书;②不存在有手术禁忌;③言语功能良好,可进行有效的护理沟通和交流;④既往史没有接受过同类型的个案管理护理;⑤研究时段未被同类型的个案管理护理纳为试验开展对象;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认知低下者;③病情不稳定,随时需要抢救者;④拒绝加入该项研究试验者;⑤护理依存性特别差者;⑥聋哑、暂时性失语等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术前给予患者必要的疾病科普和手术术式科普,术后对患者实施腹壁创口管理,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饮食指导和运动康复等基础性护理,同时加强换药和防感染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案护理管理模式:①奠定良好的护理基础:即从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便出现在患者身边,以温和、友善、专业的护理态度进行护理,针对患者在医院内的生活需求等事无巨细的给予患者关怀和帮助,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认真的解答和回复,确保个案护理管理开展。②建立个案性护理管理档案:通过评估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治疗欲望、护理欲望、年龄、诊疗历史等,将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个体护理管理档案。③制定个案护理管理计划: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具体包括有符合患者个案护理管理的疾病宣教、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疾病信心的建设、各个阶段的细节性护理。④术前个案护理管理实施:为接受过相关疾病科普的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如视频、图片以及PPT等普及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案,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念和护理观念。术前讲解护理方式和疾病来源以及手术方式,详细的讲解手术对患者的益处,以语言鼓励和眼神鼓励等增加患者的手术信心。鼓励患者积极的提出疑问,并且就疑问进行解答,将患者的疑虑降到最低。⑤术后个案护理管理:一对一面对面的了解患者在术中的感受,让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述手术的成功性,多给予患者言语交流和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被爱,同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的进食,提前告知可能发生的不适感,让患者有所准备。分析患者疼痛的原因,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以右侧位为主,当胆绞痛时,教患者以手指按摩的方式增加术后的舒适感,同时面对面教会患者呼吸放松,帮助转移注意力,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避免诱发和加重疼痛的因素,疼痛发作时,要进行禁食和禁饮,以降低胆囊收缩,减轻疼痛。术后进行感染预防,指导患者和患者家属不要随意走动,同时加强患者的巡视和伤口观察。患者出院前,针对性的进行术后居家自护的注意事项,强调复诊的重要性。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含有术后2h、12h的VAS疼痛程度、患者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VAS疼痛程度为10分制,分数越大,疼痛越严重;
②对比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含有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社会支持、环境需求等四个评分维度,分数越大,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此项研究收集的数据统计后立即纳入统计学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对比使用t检验,形式则以平均数,即()表示,而计数资料对比使用χ2检验,形式则以率(%)表示,(P<0.05)差异明显,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患者术后2h、12h的VAS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组别 | 例数 | 术后2h疼痛(分) | 术后24h疼痛(分) | 住院时间(d) | 满意度(%) |
观察组 | 70 | 4.3±0.5 | 2.7±0.3 | 6.2±0.5 | 92.85%(65/70) |
对照组 | 70 | 4.1±0.4 | 3.5±0.6 | 8.3±0.8 | 82.85%(58/70) |
t | - | 2.613 | 9.977 | 18.624 | 4.684 |
P | - | 0.01 | 0.001 | 0.001 | 0.03 |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 例数 | 生理职能 | 心理职能 | 社会支持 | 环境需求 |
观察组 | 70 | 22.8.±1.1 | 23.5±0.9 | 21.3±1.4 | 22.4±1.2 |
对照组 | 70 | 18.6±2.4 | 18.4±0.8 | 19.4±1.3 | 18.4±0.8 |
t | - | 13.310 | 35.435 | 8.321 | 23.204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 讨论
个案管理属于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一种,最早在1970年被提出,其原始的作用是控制降低灾难性事故的而诱发的高额保险赔偿,强调一整套的单独性和个体化的个案管理程序[4]。而随着个案管理在越来越多行业内应用,医院也看中了个案管理的优势,从而延伸出了个案护理管理,从其目的和应用而言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性以及追踪性兼有的护理服务模式,可实现从传统方式的“医病”到关注“医人”,通过个体化评估后,针对差异进行制定和执行,患者不但可以享受到基于自身差异的个体化高效和优质护理外,还可以获得最大的被尊重感,能让患者感受到医院和患者对其自身的关注,实现了心灵上的慰藉,降低了患者接受手术的应激和害怕,同时基于患者自身需求的个案护理管理方案,从患者入院后的照护再到科学宣教,整个过程都由一个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整体性的护理,规范化了医疗护理行为,加强了护理沟通和医患沟通,利于减少医护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感,让患者及时和无担忧的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因此,个案管理贯穿于患者为围术期的各项护理,不局限于某个护理阶段和单个的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个持续性医疗活动中[5]。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身体疼痛有改善,康复进程有加快,满意度也随之上涨,而该结论和本文的研究结论也一致,说明了个案护理管理的优势。个案护理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护理过程汇总,旨在实现患者的健康需求,因此无论基础护理还是心理护理或者环境护理等均属于个案护理管理的范畴,护理内涵性很强,可确保各个和护理结果有有关的影响因素和最开始设定的个案护理管理目标一致,提供连续和优质的护理服务[6]。因此接受了护理管理服务模式的观察组生活质量较高,证实了个案护理管理各项护理措施相互配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个案护理管理的价值较好,可从护理角度最大化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护理满意度高,同时患者生活质量高,就诊体验感佳。
参考文献
[1]姜潇霞. 5E模式下的个案护理管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0):47-49,52.
[2]贾燕燕,王丽敏. 个案护理管理对ACOS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459,464.
[3]张雯,李洁,张芊芊,等. 5E护理对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医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2021,26(5):383-387. DOI:10.13499/j.cnki.fqjwkzz.2021.05.383.
[4]贾燕燕,王丽敏. 个案护理管理对ACOS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2023,21(z1):459,464.
[5]屈卓军,李敏. 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在A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对方式和肺功能恢复的影响[J]. 2023,8(2):116-118.
[6]陈容,何惠仙,龙冬梅,等. 个案护理管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影响[J]. 2022,35(4):284-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