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CT影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肺癌;肺部疾病
正文
孤立性肺结节是一种没有特异性症状的单发性疾病,是指在肺部发现了一个结节,有可能是直径较大的结节,也有可能是直径较小的结节。一般不会引起肺不张、肺门增大和胸腔积液的情况,因此均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容易被及时发觉[1]。而致病因多见陈旧性病灶、良性肿瘤、肉芽性病变等情况。当是陈旧性病灶和良性病变时候,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恶性的孤立性肺结节有引起肺癌的可能。如果不采取处理,可能会远处转移以及累及大气道,导致出现胸闷胸痛的临床情况,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造成预后障碍较大的情况[2-3]。基于此,本院提出用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现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开展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内在我院进行检查的8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含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为48.6±3.8岁。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可进行言语有效交流,能配合CT机检查和碘造影注射;③存在有病理检查和增强CT检查的相关指征;④患者知情且同意加入该项研究;⑤未被同类型的动态增强CT检查作为实验对象;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认知低下者;③抗拒CT检查且不配合者;④身体极度衰弱,无法接受CT检查和病理诊断者;⑤近1个月接受过抗感染治疗者;⑥心肝肾等部位存在有明显障碍者;⑦血液系统疾病者;⑧先天性免疫失调者;⑨存在有恶性肿瘤病变者;⑩感染类疾病者;⑪失语、失智、失聪型患者;⑫不同意加入该项研究者;⑬存在有严重的呼吸衰竭和呼吸窘迫者;⑭对碘过敏的病人;⑮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⑯甲状腺肿大者;⑰严重的过敏患者;⑱糖尿病患者且近期24小时内服用过二甲双胍降糖药物治疗者;⑲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1.2.1 设备和试剂
CT机:SOMATOM Spirit 64排螺旋CT;穿刺设备:美国MD活检穿刺设备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一次性穿刺器;高压注射设备:德国CT单筒高压注射器;碘造影剂:(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碘海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80037,100ml:30g).
1.2.2 动态增强CT检查
开始前,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关于CT检查的科学知识,告知患者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CT和碘造影剂的疾病认知。安抚患者情绪,使其情绪稳定。仰卧位躺下,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保持呼吸频率和扫描频率一致。先行常规平扫,数据参数为层厚2.5mm,层距2.5mm。平扫完成后,示意患者双手举高,继续保持仰卧位,将高压设备针管和静脉留置针连接,数据参数设置为层厚1mm,矩阵512*512,再次屏住呼吸,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纵膈底部。于患者手肘位置注射碘造影剂,等待10S后,对肺部进行扫描。同时给予患者3.5-4.0速率进行静脉注射,合理调整流速,扫描时间和造影剂量为正比,但总体造影剂量不超过2.5ml/kg。
将平扫结果和动态增强CT检查数据进行薄层重建,而后对信息处理,完成平面重建、曲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需要尽力保证孤立性肺结节的范围、直径大小和形状。图像信息由超过5年阅片经验的医师联合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病例穿刺检查结果;②对比穿刺结果和动态增强CT的检出率;③对比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血容量和结节直径等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立即纳入统计学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平均数,即()表示,而例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差异明显,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录病例穿刺检查结果
病例穿刺结果显示良性病变有64例,类型含有结核球、肺隐球菌感染、错构瘤等,而恶性病变总有20例,主要含有鳞癌、腺癌、肺部转移癌等,见表1:
表1记录病例穿刺检查结果[N,%]
指标 | 良恶性类型 | 例数(N=84) | 占比 |
恶性(N=20) | 鳞癌 | 6 | 7.14% |
腺癌 | 5 | 5.95% | |
肺泡细胞癌 | 5 | 5.95% | |
肺转移癌 | 4 | 4.76% | |
良性(N=64) | 结核感染 | 23 | 27.38% |
肺隐球菌感染 | 20 | 23.8% | |
炎性假瘤 | 14 | 16.6% | |
错构瘤 | 7 | 8.42% |
2.2对比穿刺结果和动态增强CT的恶性病变检出率
CT的检出率相较病例穿刺结果误诊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穿刺结果和动态增强CT的恶性病变检出率()
组别 | 检出人数 | 检出率 | 误诊率 |
病例诊断 | 20 | 100% | 0(0%) |
动态CT增强 | 18 | 90% | 1(5%) |
X2 | 2.105 | 10.526 | 5.128 |
P | 0.147 | 0.1 | 0.24 |
2.3对比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血容量和结节直径等数据
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血容量和结节大小等数据对比上,恶性病变血容量、结节直径等均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对比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血容量和结节直径等数据()
组别 | 例数 | 血容量(ml/100g) | 结节大小(cm) | 强化峰值(ml/100g) |
良性病变 | 64 | 13.7±2.5 | 1.54±0.3 | 41.8±5.3 |
恶性病变 | 20 | 19.7±4.3 | 2.18±0.7 | 46.8±7.5 |
t | - | 5.934 | 3.976 | 3.317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3 讨论
肺部孤立性结节金标准是进行穿刺活检,即细针穿刺行病理学检查肺结节[4]。主要包括经皮活检,还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下经皮肺活检。活检前要对患者的肺的功能,代偿能力以及病变的部位进行风险评估,有手术指征的给予经皮活检术,操作时首先在选择适当的部位给与消毒以及局麻,其次借助ct的影像学指导上选择最短的路径,尽可能的与胸膜垂直,选择合适的角度位置进行穿刺操作,将取到的病理组织进行送检[5]。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是在支气管镜选择合适的支气管段,根据病变的部位进行选择一定适合的角度进行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检查准确度高,但对于肺结节有的时候无论是纤维支气管镜还是肺穿刺,都是较为困难的,如结节低于1cm者,往往活检难度较高,且穿刺活检有一定的术后出血风险,穿刺后往往需要观察24-48小时,检查报告等待时间也较久。同时对于身体衰弱且体内存在有出血征象的患者并不适用。而如果存在有呼吸道的急性感染和发热以及患者无法控制自我咳嗽和咳痰,存在有心肺功能和肺血管病变者,活检穿刺的难度较高,数据也容易出现不准确的情况[6]。
动态增强CT是评价冠状动脉、肺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公认的简便快捷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受检者,脑部、肺部、肺部、肝脏等实质性器官、恶性病变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可通过碘造影剂增加病灶部位和正常组织在图像展示上的区别,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于疾病的明确和下一步治疗可进行有效的医学确认和医学引导[7]。经过广泛的使用和探索,临床已经确定动态增强CT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和患者接受度高等优势。而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单发的肺结节、实性的结节或者是磨玻璃样结节、在CT上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的密度高于肺组织的病灶,常为单个的、孤立的边界清楚的病灶,病灶直径小于三厘米且周围存在有含气肺组织包饶的软组织影,同时不伴随有肺不张和肺门肿大以及胸腔积液的情况。戚云杰[8]指出,近年来由于动态增强CT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了过去拍胸片或者是厚层CT难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而这些肺部结节当中有较少一部分是肺癌,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现目前,随着医学开发,CT层厚越来越薄,最低可以显示出0.63mm的结节。而良性病变则注意为球形病变,同样存在有不规则形态,但病灶内部的血容量少,密度则以均匀为主,和周围软组织影的关系则可见清晰的支气管扩张。而在本研究中,也可以得出结论,动态增强CT同样检出率较高,和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显著,同时也可判定恶性肿瘤的性质,为临床提供诊断结果和影像学指导。
综上所述,在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的中应用动态增强CT影像学诊断价值较高,检出率高,误诊的可能性低,同时CT可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方便临床定性和及时采取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秋,刘俊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0):164-166.
[2]赵建鹤,李红胜.CT引导下细针穿刺定位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孤立性微小结节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9):51-53.
[3]马来福.CT与MRI检查在孤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效能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9):124-126.
[4]叶永青,谢艺才,卢绍路,覃秋萍.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1):157-159.
[5]李继锋,涂毅,陈雨露.MRI与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2,35(16):22-24.
[6]杨金霞.CT与X线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价值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04):90-92.
[7]黄萌,喻晓刚.恶性肿瘤病史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CT技术与诊断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3):80-81.
[8]戚云杰,任少阳,孙小伶.探讨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J].世界复合医学,2021,7(08):61-64.
[9]祝冬梅.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39-41.
[10]陈明.肺部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72+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