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微小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洪波1,聂秉宇1

(1吉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微小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名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外侧入路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手足麻木、甲状腺减退、喉返神经损伤、二次手术的几率为9.09%,对照组患者发生发生手足麻木、甲状腺减退、喉返神经损伤、二次手术的几率为48.4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²=10.3281,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微小癌;治疗效果

正文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Total Thyroidectomy in Treatment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Wang Hongbo 1 Nie Bingyu 1

(1) 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 Jili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otal thyroid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lateral thyroidectom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otal thyroidectomy. Results: The hospital stay, operation time and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hand and foot numbness, hypothyroidism,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and secondary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 while the incidence of hand and foot numbness, hypothyroidism,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and secondary oper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8.4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total thyroidectom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Key Words] Total Thyroidectomy; Thyroid microcarcinomaTreatment effect

 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上相对较多,甲状腺微小癌在临床当中较为常见,而且发病率相对较高,甲状腺微小癌病灶微小,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起病隐匿,同时此疾病又被称之为隐匿性甲状腺癌,直径<1cm,所以临床诊断率却相对较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发病后病灶微小,临床中诊断与治疗的难度较大,通常治疗此疾病的过程中,会采用常规手术方法[1]。本文选取本院20191~2020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当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81~20191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66名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分组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3例;研究方法:前一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外侧入路切除手术,后一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例符合纳入标准:①符合甲状微小癌临床诊断标准;②经B超检查,确诊瘤体直径<1cm③符合甲状腺癌手术适应症;④年龄在20~75周岁范围内;⑤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或75周岁以上者;④甲状腺癌手术禁忌症者;⑤相关精神性疾病者。对照组33例患者当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为(44.94±2.03)岁,观察组33例患者当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45.83±1.93)岁。对比两组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与家属皆知晓此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33例患者采取常规甲状腺外侧入路切除手术,离断甲状腺中静脉,然后依次对悬韧带、上级血管、下级血管进行处理,最后将峡部切断,显露出喉返神经,切除甲状腺叶。观察组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采取全身麻醉, 取仰卧位, 沿胸骨上部做5cm切口,暴露喉返神经和腺体,术前穿刺明确诊断患者,直接开展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前检测阴性超声高度怀疑患者,结节在一侧腺叶,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均有结节者,行双叶切除术,术中病理均为恶性。缝扎表面血管,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缝合切口。术后定期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产自:Merck KGaA,字号:H2014005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见表1

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表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观察组

33

6.93±2.03

64.38±11.03

54.93±8.94

对照组

33

9.08±2.21

92.19±10.83

83.19±14.93

T

——

4.1157

10.3348

9.3289

P

——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观察组患者发生手足麻木、甲状腺减退、喉返神经损伤、二次手术的几率为9.09%,对照组患者发生发生手足麻木、甲状腺减退、喉返神经损伤、二次手术的几率为48.4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

组别

 手足麻木

甲状腺减退

喉返神经损伤

二次手术

并发症发生几率

观察组(n=33

 13.03

13.03

13.03

00.00

39.09

对照组(n=33

 515.15

412.12

412.12

39.09

1648.48

X²值

——

——

——

——

10.3281

P

——

——

——

——

0.05

3.讨论

甲状腺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泌甲状腺激素,从现阶段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趋势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疾病的发病几率逐年提升,由于颈部结构复杂化,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对解剖结构进行充分把握,所以就会对甲状腺、血管以及神经产生一定的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情况严重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3]

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通常会采用甲状腺全切术,从当前大部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也能维持较好的甲状腺功能有关,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过程中,选用手术治疗方法较为常见[4],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可以采用观察甲状腺球蛋白,判断患者癌症是否发生转移或者复发的情况。但是还有部分研究学者认为[5]甲状腺次全切相比甲状腺全切术,次全切术可更好地保留甲状腺功能,当前并没有完全明确甲状腺功能,而且甲状腺部位伴随有丰富的血管,如果进行手术,风险也相对较大,由于甲状腺叶全切术范围也相对较大,所以手术之后就会伴随有较多的并发症疾病,会对患者生命产生较大威胁[6]

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疾病,主要就是离断甲状腺中静脉,然后依次对悬韧带、上级血管、下级血管进行处理,最后将峡部切断,显露出喉返神经,切除甲状腺叶。此种手术方法属于外侧入路手术方法,而如果患者为腺体较大或者出现腺体粘连的情况,那么就会很难显露出腺体以及血管神经,进而损伤神经以及甲状旁腺,最终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7]。虽然具有一定治疗疗效,但是术后切口极为容易引发水肿,从而加重患者颈部紧缩感,导致患者手术手出现皮下结节的情况。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本实验结果与郭子明[8]报道相一致。

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主要是先将气管前筋膜、外侧韧带以及悬韧带,有效固定甲状腺,松动甲状腺,然后游离血管,切除瘤体,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因为甲状腺癌瘤体<1cm,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极为容易发生病情复发的情况。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方法具有较多优势,能够最大程度上应用外侧空间,有效缩短手术切口长度,使得患者切口能够保持美观,同时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贺颖学者[9]9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用患侧腺叶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69.73±12.15minVS93.28±22.72min)、住院时间(6.79±1.66dVS8.27±1.85d)、术中出血量(55.25±9.86mlVS84.66±15.77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评分(83.22±2.47VS54.21±12.66分)与满意度评分(86.35±4.66VS53.48±1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09%VS48.48%P<0.05)。说明,甲状腺微小癌在采用手术治疗时,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

简而言之,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疾病,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当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比较使用甲状腺患侧全切除术、甲状腺双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38.

[2] 周鸿,李霞.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4):540-542.

[3] 康文玉,王翔.单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术与双侧腺叶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01):71-74+80.

[4] 梅刚.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疗效[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7):71-73.

[5] 王志坚.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7):111-113.

[6] 齐力,季雪莲.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2):94-96.

 [7] 蒋悫.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0):59-61.

[8] 郭子明.甲状腺全切术在甲状腺微小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 27(1): 36-37.

[9] 贺颖.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微小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196-31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