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维

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

以探究的方式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既是“做中学”强调的核心思想,也是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必然之选,更是实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必需。但目前的假探究的现象十分严重,怎样切实改革科学探究活动中接受性知识教育,以实现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核心追求。


关键词

幼儿教育;科学探究;指导策略

正文


对于幼儿而言,科学探究性学习是主动经历世界,从自己的周遭生活和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愿意,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规划环境创设

首先,要给予其开放性自由性。只有在其探究环境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加高效的进行幼儿探究。这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在充分拓展其室内空间,更要在室外开设各种花草种植区、观察角和动手实践区域。充分发挥带头领作用,开发幼儿自主操作性,开拓其思维空间,为其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究提供外部条件。其次需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为其提供必须学生材料,在选取教育教学材料时,要摒弃死板的传统性材料,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启发幼儿思维的、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材料。启发性是进行探究活动的核心动力。例如通过带声音的玩偶类物品可以加深儿童对其进行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对其进行探究活动。最后,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幼儿进行探究活动需要安全的环境来为其提供基本保障,其中心理环境的安全性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师生观念,相互尊重,教师与幼儿在探究活动中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注意了解幼儿的想法,去聆听他们的疑问,为其构建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与此同时,不妨鼓励其进行自我突破,不怕出错,在理性探究中放手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使其自己寻找答案,导出结论。

二、合理投放科学材料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投放相应的科学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和学习。科学材料对于幼儿的探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自主选择,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操作,从而收获成功和喜悦,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例如,在“沉浮”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科学活动的材料:木块、石子、玻璃瓶、铁片等。在幼儿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他们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在动手操作时,幼儿能够发现木块是浮在水面的,无论是它按下去几次,都会浮在水面上;玻璃瓶放进水里后,会从开始的漂浮到逐渐沉入水底。通过实验操作和尝试,幼儿能够发现有些物体在水中是漂浮的,有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科学实验不仅能够让幼儿直接获得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幼儿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够体验其中的乐趣,学到科学知识,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探究科学活动的记录环节

在幼儿阶段,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主观性。而探究过程记录所获得的信息能够让幼儿来关注探究的过程以及事物所发生的变化,能够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所以能够帮助幼儿依据事实得到结论。记录所获得的信息还会让幼儿主动地将原有的与现在操作的得到结果相比较,纠正原来主观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客观经验的构建。另外,记录的过程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成果分享,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发现问题。而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还能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因为在记录的过程,孩子们会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将学到的东西用在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所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记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幼儿从客观角度纠正认识,用事实来解释他所认识的自然与科学。让幼儿能够客观地描述事物,并且充分的尊重事实,使结论建筑在事实之上,这也正是让幼儿进行科学记录的主要目的所在。

四、艺术的评价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应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概念的重要途径。”为了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评价要自始至终的坚持“尊重幼儿”,教师的评价需要具有艺术性,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提问,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随时表扬幼儿点点滴滴的进步。让幼儿在老师的言语中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教师可以用你真棒”、“可以试一试”、“有这个可能”、“加油”、“再试一试”等,几个字的回答既简练又生动,使幼儿在鼓励中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对这种幼儿而言,有效地指导就更加重要,教师要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并在他们的进步时加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另外教师可以要求能力较强的幼儿与他们共同参与的活动中,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大自然就在身边,对于亲近大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同时家长的自然知识在某些程度上还大大超过了老师。于是我们尝试指导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中现有的资源开展户外科学探究活动。首先,我们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成为户外科学探究的指导师。我在小班下学期初次启动活动,召开户外科学探究的发动会,告诉家长哪些能成为户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材料,如何指导幼儿思考,如何指导幼儿观察、记录,如何指导幼儿表达等。其次,选择内容、定时组织户外科学探究活动。我园以每月一个户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频率开展家庭户外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实施选择适宜的探究内容,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课程实施的主选择探究内容,如春天的时候让家长带着幼儿去踏青,感受春天的变化;夏天带孩子们去看荷塘里的莲花;秋天丰收的季节让家长带孩子去地里挖红薯;冬天下雪的日子则带孩子们赏雪、玩雪,最后,请优秀家长代表交流户外探究活动的做法和收获,促进家长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激励家长提高指导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其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探究活动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要使科学探究活动更加有效,教师不仅要在材料指导等方面下功夫,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科学的学习态度、探究方法,让幼儿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探究活动,使幼儿感有效探究的乐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培养,彰显探究的魅力,焕发课堂应有的活力。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重视的课题,我们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让科学探究活动更加有效,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常见误区【J.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6.

2】..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三个误区【J.教育经验,2011(10.

3.罗丽.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教师,2014(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