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丁琪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恩江第二小学 邮编:331500

摘要

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所以,在指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索的时候,老师要把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发展需要放在第一位,然后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出一套高品质的数学作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质的提高。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要从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观念、作业设计方法和作业效能等几个角度出发,来改进作业设计的品质,以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高质量

正文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把“以人为本”的基本素质作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质量的作业可以使学生以这个为基础,积极地探索,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和意志的提高,相反,就会造成教学的内部矛盾,从而阻碍儿童的健康和幸福的发展。在基础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点课程,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内容非常丰富,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又可以获得技能,更能感受到知识的威力。本文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问题。

1拓展作业目标,锻炼数学抽象能力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教师在采取教育教学措施的时候需要充分依据这一特点助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所以,设计小学数学高质量作业需要从拓展作业目标、锻炼数学抽象能力开始。

例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教师在设计高质量作业时便需要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在作业的探究过程中逐渐锻炼自身的抽象思维。具体作业如下:东山小学拥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坛,这个花坛的长为8米。为了使校园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美观,工人需对这个花坛进行改造,使其长增加3米,这样花坛的面积便增加了18平方米。你知道这个花坛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此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借助画图的策略,引导其加深对题目意思的理解,进而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形成符合条件的、适宜的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一步提升,最终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更需要助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完成此次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根据题意运用画图策略,让解题过程更加直观明了,而且要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对增加部分的图形要深入理解,明确新增加的图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需深入思考:本题需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得以解决?如何获得这些条件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便能够在作业的引导下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作业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以数学学习内容为载体,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朝着抽象思维方向发展。作业作为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设计的过程中便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进行目标拓展,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

2创新作业内容,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锻炼逻辑推理能力,让其在学习数学中有更全面的收获。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比较缺乏,因此,在锻炼其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创新作业内容实现,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主动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与信息”时,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发现数学规律,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业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主要载体,就需要教师对作业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在讲解了身份证信息后,教师就可利用身份证编码规则设计逻辑推理作业,让学生在创新型的作业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实践作业:公安局在破获一场重大走私案时,一共抓捕到了三名犯罪嫌疑人。为了确认这三名犯罪嫌疑人是否说谎,工作人员分别让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写下来,然后再提出与他们的出生年月日相关的问题,在引导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判断其是否说谎。与传统作业内容相比,这样的作业比较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其逻辑推理能力,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3确立作业形式,锻炼数学建模能力

作业需要讲究一定的形式,因为只有形式得到了确立,学生的建模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进行。小学四年级学生虽然在思维方式方面正朝着抽象方面发展,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仍然需要借助具体的形态进行思维的拓展,因此,学生建模能力是教师进行高质量作业设计的重要指标。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例如,小宁和小春一起去超市买鸡蛋。已知小宁和小春两人一共购买了72枚鸡蛋,小春购买的鸡蛋数量比小宁购买的鸡蛋数量多12枚,那么两人各买了多少枚蛋?在解决这道题目时,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列出关系式,具体情况如下:“两人购买的鸡蛋总数量=小春购买的鸡蛋数量+小宁购买的鸡蛋数量”,根据题意,可用线段图对这种数量关系进行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写出了等量关系,而且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这就让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明了,达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从理解题意到列等量关系,再到数形结合,这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建模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有效方法高效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之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通过建模解决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更新作业理念,锻炼数学运算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作业,其设计理念也需要更新。数学作业不仅仅为了巩固知识,关键还在于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更新作业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开始。

对小学生而言,运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精心设计高质量作业,以此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基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出发,对作业的内容、目标、形式、理念、途径、效用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兰凤颖.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2(32):88-90.DOI:10.16704/j.

· [2]周艳.基于兴趣激发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22(32):72-74.DOI:10.16704/j.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