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利用
摘要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幼儿游戏 实践研究
正文
引言:幼儿早期的启蒙教育是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通过玩,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他们可以从玩中学到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东西,因此,在幼儿时期,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而以自然资源来充实幼儿的游戏,教师要制定完备的游戏活动,在确保幼儿的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自然界中的丰富资源,使幼儿更多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从大自然和游戏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下面将以怎样使用自然资源来充实幼儿的游戏为基础,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在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利用自然资源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意识薄弱
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首先要了解幼儿教育中所包含的课程内容是什么,然后才能去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在某种意义上,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开发与利用,如:树叶粘贴、蔬果拼图等,但在对资源的运用上,却未达到课程观念的层次,幼儿只懂得了利用自然资源,却没有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们的很多课都是来自书本,并非来自大自然,也没有把大自然当做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就拿各种天气来说,像“小雨”“大雨”“雷雨”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给孩子们讲解,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让孩子们对天气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发展和使用状况不尽如人意
目前,我国在开展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对其进行统筹、归类、使用自然资源的目的不清晰等问题。学校有许多自然资源,有竹、树、花、石头等;像食瓶、筷子、绳索等可循环利用的天然材料,在课堂上被运用时,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进行,比如用树叶来做一些植物标本,并没有对自然资源进行过系统性的教育,比如,在秋季树叶掉落的原因,这样的可学习的东西,并没有被注意到。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整合,仍停留在零星使用的阶段。
(三)缺乏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率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次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运用,可以让课堂充满乐趣,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但是,在现实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教科书是唯一的一种,而且大部分的教育活动都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的,很少有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例如,在教学中一些“深入自然,体验生活”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外出旅游,或者父母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去体验自然。另外一些在教科书上没有提及的诸如公园建设、土地等其他资源,老师们也没有进行过一些教学上的革新,比如让孩子们用沙子来制作沙子,导致了对其他资源的利用不足。
二、幼儿园游戏化利用自然资源的策略
(一)利用自然资源,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里的娱乐设备基本上都是滑梯、跷跷板、秋千之类的,因为它们都是一种类型的,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因此,教师们想要设计出一种新的游戏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东西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由于这里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所以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引入一些天然的元素,可以很好地补充他们的不足。大自然是活的教科书,自然界中的各类资源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新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好奇心和热情,因为它是来自大自然和生活的素材,可以帮助孩子们增长对生活中的东西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和学习。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要启发幼儿的学习与教学,充分运用自然资源,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游戏氛围。
(二)充分运用自然资源,使体育锻炼更加充实
1综合资源的综合应用
在此时期,以游戏为主,以玩具为媒介。市面上的玩具种类繁多,而幼儿通常都无法很好地保护这些玩具,因此,他们的玩具被破坏的可能性非常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资源,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出一套废物利用的实施方案。既然废旧的东西没有太大的价值,那么就让小孩子来做吧。例如,不用的布料,报纸,饮料瓶,纸盒,都可以用来做沙袋,也可以用来做玩偶。而对废旧的报刊,教师可以利用报刊折出不同的造型,如:小星星,千纸鹤,花儿等等;这种废旧物资的使用,既可以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参与游戏的热情,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回收再用的小物件,使孩子们的游戏更多元化,更有意思。
2.与大自然的关系密切
孩子们的求知欲很高,他们对什么都很好奇,光靠书本上的东西已经无法让他们满意了。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到自然之中,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去观察,去探索,让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个关于植物绘画比赛的游戏,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自己去采风,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体验到植物的特点,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发现了植物,从而提高了绘画的水平。通过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植物,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如此使用自然资源,可以很好地充实幼儿的游戏。
3.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幼儿的探索精神,在使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游戏:蚂蚁是如何生存的呢?让孩子们自己看、学,最后由教师挑选出其中最好的几个。孩子们在玩这种游戏时,会怀着对蚂蚁的好奇去观察和查找信息,他们玩的根本就不是要选择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使他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东西和不同的东西的使用,来避免他们的游戏太过枯燥,从而使他们的游戏变得更加有趣。
(三)开展户外运动,使幼儿玩得更充实
因为幼儿园里的活动空间并不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比如景色秀丽之地,引导孩子们进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体验各种美丽的东西,让孩子们体验四季的变迁和差异,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另外,在大自然中,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搜集各种类型的叶子来玩,在大自然中,让孩子们搜集他们最喜爱的叶子,并进行评比。这样的户外活动,不仅增加了活动的方式,而且让孩子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1在幼儿中投放果壳型素材,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被别人认为是废物的果壳,被扔进了艺术场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变成了漂亮的艺术品。例如,用胡桃壳作龟壳,再加上其他原料,就能造出一只小海龟;可以根据花生的外壳形状,把它做成可爱的“小鸭”“小鸡”;比如把花生皮放在一张纸上,就像是一只小鹿,然后把“鹿角”涂在“梅花鹿”的合适位置,或者用一根枯枝,就能把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鹿展现出来。又例如,用瓜皮糊出的“老鹰”和“猫头鹰”;用松果外壳就能把它粘在一起;用红,黄,蓝三色颜料染色,制成粉红桃花,淡黄梅花。善于做手工的小朋友也可以把胡桃壳做成一条船,把果壳做成的各类小动物都装在船里,做成富有艺术感的工艺品。在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操纵下,各种各样的废弃的坚果外壳,变成了有趣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2充分挖掘生活素材,促进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例如,废弃的竹子,植物的种子,都可以放在益智区,让孩子们树立起数字的观念。例如,在教学“5的组成”这一课中,老师可以把5粒花生装在一个箱子里,然后让孩子们进行“摸箱”。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激发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再比如,玉米棒子是一种很普通的农业作物,有粗有细,小朋友可以通过做粗和细的小游戏来锻炼自己的动手和思考。大自然中的各类树种也是幼儿学习数数的绝佳素材,他们可以2个、2个、5个、5个的数,在数的同时,还能慢慢地加深对数的认识。
3利用稻草作为材料,促进幼儿的实践和思考能力
到了收割的时候,这些材料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生活在乡下的小孩,更是对这些材料了如指掌。老师们可以调动父母的积极性,将稻草等资源收集、分类,投入到绘画区中,方便孩子们进行游戏。把普通麦秆剪断,做成各种长短,小朋友就可以用麦秆来作涂鸦了。稻草的茎很柔软,可以被搓成不同的长度和粗细。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利用自己的绳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用绳子打“包包”,或者把绳子编成各种各样的“草帘子”,布置在艺术场地里,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四)以乡土资源为依托,对幼儿进行美学创造
乡村资源对幼儿的美感和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支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乡村资源发挥到极致,对幼儿的美学思考进行更深入地发展,使他们的综合创造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切实的提升。在游戏中,以“溪心公园”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究,引导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周围的各种植物的魅力和特点,并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欣赏,让孩子们在审美和交流中,更深刻地了解有关的美学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并通过自己的认识领悟,在自己的观察中产生深刻的联系,从而进行自己的创新。
比如,可以利用水墨画的形式,来指导幼儿对植物进行绘制和创作,或是进行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看到的那些植物场景,自己去组织自己的语言,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交互与沟通,对这些植物的特性进行描写,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到这些植物的特性,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在审美上对它们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五)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培育幼儿爱国爱乡
在幼儿时期的休闲活动中,如果老师们能根据乡村的自然资源来进行一些有趣的实践探索,将这些活动的内容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一种对国家的美好情感,从而促进他们对特定的文化内涵产生更为深入和明确的思想认识。
比如,在幼儿园周围,有山有水,有水,一边是七星海提供的富饶,一边是象鼻山带来的文化氛围,这里有水有水,有水,有石,都是大海的礼物。所以,老师要对特定的实践课题进行标准化的设定,对活动进行策划和设计,指导幼儿分阶段地游览特定的风景,走进历史遗迹,体验地方的人文特征,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或者,利用家庭和学校的协作,扩大乡村自然资源的实际应用范围,由父母引导孩子们主动参加有关的体验,走进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沿海城镇的文化,体会地方的情怀,使孩子们真正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对感情的深度实施,同时也可以为有效地继承地方的优秀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良好的文化传承意识。
结语:
怎样有效地运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掘可用的资源,将自然资源与游戏相结合,从而使幼儿的游戏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充分利用废弃物品、花草树木和蔬菜果实等资源物品的基础上,运用适宜的自然资源,设置各类游戏活动,同时教师要主动指导,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去。让孩子们可以从课堂中出来,也可以更多地使用自然资源,来开展户外活动,从而推动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实现孩子们的快乐和快乐。
参考文献:
[1]顾忠英,徐丽.利用自然教育资源,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19.
[2]刘荣.自制器材对幼儿户外活动大有裨益[N].延安日报,2021 -07 -15(004).
[3]刘云华.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活动内容[N].三明日报,2021 -12 -09(A02).
[4]仲丹.幼儿课程游戏化构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J].新课程,2021(27):145.
[5]黄盛男.抓住契合点 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J].教育界,2021(24):83-84.
[6]王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需要多种资源支持[J].教育艺术,2020(03):61.
[7]包婷婷.自然资源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2019(05):134.
[8]杨婕,李小琴.安吉游戏对我国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启示[J].智力,2021(30):184-186.
[9]袁华.纵享自然,还原纯真本身——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施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1(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