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的提升途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芊

湖南科技大学 411201

摘要

在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中,许多学生存在着课堂关注度不高,注意力易分散的问题。从前人研究与教师们多年的实践得知,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关注度受到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教学效果以及课外诸多因素等影响。如果要有效地提高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就必须对症下药,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加强家校合作三个方面入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关注度;影响因素;提升途径

正文


第一章  提升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的重要性

作为最基础的学科语文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语文无疑是必要的,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关注度是直接影响学习语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节 对学生的重要性

高关注度的语文课堂,学生们能够在老师授课时聚精会神听讲,专注于课堂之中,勤于思考,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堂参与度较高,无形之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及时吸收知识,再内化自己的能力,有着较高的学习效率。也正因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高的关注度,他们对老师所讲的学科知识点能够快速记住,并且完成作业的速度很快,答案的准确率高,长此以往,不仅利于语文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较高的注意力完成自己的事情。

第二节 对教师的重要性

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也会影响到教师上课的情绪和状态。高关注度的语文课堂,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教师授课更加轻松,课堂成效更加显著。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单方面的影响,同样学生的身心状态和表现也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发挥水平。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关注度较高,注意力较为集中,能跟上老师讲课的速度,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能及时回答教师抛出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步步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就能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知道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调整相应的课堂教学进度。

第三节 对家庭的重要性

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关注度高,能够促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加融洽,潜移默化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高关注度的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巩固作业能比较轻松完成,减轻课后烦恼,作业压力小。孩子能够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就不会耽误正常的休息时间和娱乐时间,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来参与家庭活动,如洗碗、拖地、打扫自己房间这类力所能及的事情。适当的劳动,既能缓解孩子学习疲劳,也能锻炼生活必备技能,劳逸结合,家长与孩子共同协作劳动,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无形之中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二章  影响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的主要因素

  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受到教材、教师教学和课外等诸多因素影响,语文教材的趣味程度、人文深度和实用程度是直接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指导的有效性授课的影响度教学方法的适宜度,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对孩子造成的压力,以上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语文课堂关注度。

第一节 教材原因

语文教材内容影响到教师课堂授课的内容,而教材的趣味程度和人文深度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关注度的高低和注意力是否集中。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实用程度上,更体现在人文深度上的关怀。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注重人文性、经典性和多样性,注重文质兼美。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人类智慧结晶,尊重和认同中外经典文化。因此,教科书中选择的大多数选文都是历经了时间沉淀后的经典作品以及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可的作品,这些经典作品蕴含丰富的人文气息,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时空的局限,与文学大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对话,丰富自身精神内涵,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教学原因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除去了语文学科本身的复杂性,语文课堂的教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首先面对的应该是教材所呈现的内容, 然后是依据教材内容分析所教学生可能的接受水平、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 最后综合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方法。”语文课程因内容的不同,可以灵活选择多样教学方法,而有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点,采用单一教学方式授课,让语文课堂变得模式化。

例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在课堂中的模式基本是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进行讲解,讲解的方式基本为逐字逐句进行翻译。教师讲解过程单一,极少出现师生交流与对话环节。”如此的授课方式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只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授课,知识点的输出只是单方面,学生并没有真正吸收。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全被忽视。文言文学习变成了机械学习,一味地满堂灌。

第三节 课外原因

现代不少家长期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行拔苗助长,要求孩子过度学习。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影响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并且如果中学生长期学习得不到适当的收获,他们就会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对学习没有兴趣,在课堂中的表现就会比较低落,对课堂的关注度也会大大降低。

通过上课观察发现,有一位同学在语文课上参与度不是很高,关注度较低,常常在语文课堂上哈欠连天,精神状态不好即使老师提醒了他,也时常会忍不住打瞌睡,到了期考试成绩自然不太理想。按道理来说,学校通常会将语文课安排在上午,应该是精神状态最饱满的时候,为何频频出现精神状态欠佳的情况?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在一次课后找到他问清了缘由。原来是因为家里担心他学习成绩不够拔尖家长要求学生在家里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停地学习,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甚至本该好好休息的周末比平时上课还忙学生在课后无法得到好好休息,自然无法专注于课堂学习。


第三章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的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自身出发提高课堂关注度,以及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努力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最后加强家校合作,改变传统观念,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进步。

第一节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教师持续地专业发展。”学校若能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促进教育的长远发展。

首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和专业的教学能力。语文是一门极其考察教师专业素养能力的学科,浩如烟海的知识,深厚的文学底蕴,这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对语文知识有个较好的把握。教师不仅需要自己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还需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中的教学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师范专业的教育问题,严控把关教师的质量

其次,教师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师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迅速把握住文本中的重点,并加以深刻领会,才能深入浅出的传达给学生。然后,教师要锻炼表达能力,教师是语言的艺术家,大量的教授过程都是靠语言的表达传递丰富的知识与有效信息,如果教师的表达能力不强,语言表述不清晰,对学生来说,可能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导致产生歧义。

最后,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思敏感细腻,懵懂却又自认成熟,解决问题能力也尚处于缓慢发展之中。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解,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更专心地学习。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要加强课前准备。语文教师课前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也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关注度的重要环节。教师备好教材,对所要授课的内容了然于心同时在备课中又必须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学情,教授适宜程度的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接收知识并得到发展,避免出现明显两极分化。然后,选择相应最适合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课堂关注度。多媒体教学方法可将视频,声音,图片和其他形式集成一体利用现代数字资源,科学地创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能够专注于课堂,提高课堂关注度。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月下荷塘优美的景致,播放轻柔的音乐,图片和声音会营造出静谧的氛围,从而使同学们如在画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容易体会课文所表达情感,收到更好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除了日常讲授课文内容,还多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创建一个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实际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口语交际活动可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的氛围相较于传统课堂也更为活泼,师生可以根据所选的话题选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口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活动方式有:小组讨论活动,编演课本剧、生活场景模拟等。”如在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活动《应对》的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引用生动有趣又比较著名的例子,像萧伯纳与小女孩在莫斯科的街头相遇交谈甚欢,临别之际萧伯纳与小女孩之间充满趣味而又发人深省的一段对话;还有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的安徒生遭到一名绅士讥笑其帽子破旧时,安徒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应对机智回讽,这都体现了语言的奥秘。

 

第二节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语文课堂关注度必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切实解决影响学生关注度的因素,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学科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会在语文课上自主学习,专心听讲,语文课堂的关注度自然就会有所提升。教师可以从培养班级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学风入手,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关注和适当的期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形成良性的竞争合作学习机制,激发潜在学习需求。

其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热爱阅读,多阅览课外书,领会语文之美,开阔知识面,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加深文学积累,也有助于对文言诗歌的学习。对于文言文学习,单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学生长久以往的积累,把课堂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独立阅读过程中运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会了。

最后,丰富语文学习的形式。我们应该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也不应该局限于书本,语文来源于生活,应该让同学们加强语文学习与自然生活的联系。

第三节 家校合作,共促提升

“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作为实施教育的两个主体,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并通过有效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著名教育学家张孝纯先生曾说过,我们现在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即除了注重学校教学,也要将课堂学习、社区学习、家庭学习相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让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更加实用。

首先,家长必须要摆正心态,改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许多家长剥夺孩子的闲暇时间和游戏权利,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学生的休息时间被严重挤压、睡眠不足,学业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欠缺使学生身心受到压抑家长必须要更新关于课后逼迫孩子过度学习“题海战术”的这类传统观念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其次,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学校可以安排各种活动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让教师能更多了解到学生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且双方能够有效了解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家校共同商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计划,双方通力合作落实计划,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从前人研究与教师们多年的实践得知,较多的语文课堂中存在着学生关注度低下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正常教学进度,也减弱了教学效果。

为改善语文课堂关注度低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第一,使用具有深刻人文性而兼备生动有趣的实用性强的教材;第二,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并且在课前花好心思备课,主动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法,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力;第三,加强家校合作,减轻孩子学习压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轻松愉悦地学习。在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语文学习过程会变得轻松,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关注度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1] 李学.“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兼论教材使用功能的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 2008(10).

[2] 黄予等人.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

[3] 王有玲.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共育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0(28).

[4] 靳彤.中学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 项贤明等人.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