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探索栏目-技工院校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标准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数字化 标准 技工院校
正文
引言:当前,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加快推进数字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根据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1〕。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 技工院校、将承担起为国家培养大量优质人才的重任,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落实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是当前技工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3]。
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数字化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因此,研究技工学校学生数字化能力标准,对于培养具备现代化技能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研究现状
(一)国外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果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
1.欧洲:欧洲职业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EQF)是一个跨国的职业资格参考框架,旨在将各个国家的职业资格进行比较和对齐。其中,数字化能力是EQF的一个关键要素之一,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技能、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等〔4〕。
2.美国:美国职业与技术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ACTE)已经提出了数字化能力标准,旨在帮助教育者和学生了解和评估数字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这些标准涵盖了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网络安全、信息管理和创新等方面[5]。
3.加拿大:加拿大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Canadian Council for Technicians and Technologists,CCTT)已经开展了数字化能力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这些标准涵盖了技术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技能和知识,包括计算机编程、网络管理、数据分析等。
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Australian Skills Quality Authority,ASQA)已经制定了数字化技能标准,旨在确保职业教育学生具备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的能力。这些标准包括数字技术的应用、信息处理和管理、创新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不同,对劳动者数字化能力的要求不同,其教育体系和行业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可能存在差异。然而,这些研究和标准的制定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职业需求。
(二)国内技工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研究现状
国内技工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没有专门的机构组织研究。随着数字化产业的推动,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和推动。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国内技工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研究情况,主要有四个层面的成果。
1.政策层面,国家对技工教育数字化能力培养标准研究十分重视。2010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中均提到了技工教育数字化发展。鼓励技工院校开展数字化教学和实训,提高学生的数字化能力。
教育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相继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2012年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2017年专门印发《关于进 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发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 划(2020—2023年)》,指导职业学校系统设计学校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被列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任务之一。
2.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推动学术研究与标准制定。2023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者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提高了学术界和技工院校对数字化能力标准的研究关注度。激发了更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参与相关研究,探索适应国内技工教育需求的数字化能力标准。
3.行业需求与标杆企业积极参与,为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些行业组织和标杆企业也在积极推动技工教育数字化能力培养。他们通过与技工院校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资源,帮助学生掌握与行业相关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教师培训与与职业发展引导有利于技工教育数字化标准研究。教师培训与发展同样是关键的一环。一些技工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已经开始开展数字化能力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和资源的应用,提升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国内技工教育数字化能力标准研究还相对较少,但随着国内技工教育改革推进和数字化技术普及,相信相关研究和标准制定将逐渐得到更多关注和推动。这将为技工院校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职业需求。
(三)技工院校对学生数字化能力标准的研究
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普及和应用,促使技工院校也开始重视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部分技工院校从不同层面对学生数字化能力标准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1.研究国家标准:国家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这两个标准对于学生数字化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包括信息素养、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等方面。
2.研究学校标准:一些技工院校也制定了自己的数字化能力标准。例如,北京市机械工程学校制定了《数字化技能培养标准》,对学生数字化基础知识、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数字化沟通和协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3.研究行业标准:一些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发布了数字化技能标准,以满足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例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了《机械工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标准》和《数控技术应用工人职业标准》,对数字化技能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4.研究成果:一些学者也对技工院校学生的数字化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框架和标准。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陈松林等人提出了《数字化人才培养框架》,对数字化技能的培养过程、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对学生数字化能力标准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至今没有统一标准。国家、学校、行业和学者都在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技工院校学生数字化能力现状
2023年暑假期间,课题组通过对湘潭技师学院等湖南省十多所技工院校的学生进行数字化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技工院校管理人员、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技工院校学生的数字化能力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信息化基础知识水平不够。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在数字化基础知识方面存在欠缺,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软件应用等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基础教育中对数字化技术的培养不够全面导致的。
2.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有限。虽然技工院校学生学习了一些与数字技术相关的课程,但在实际应用数字化工具和设备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于一些专业需要使用专业软件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实践机会不足和相关培训不够充分。
3.缺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数字化时代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日益增长,但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限。他们可能缺乏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待培养。数字化时代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然而,一些技工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还不够,缺乏对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跨界合作和沟通能力有限。数字化时代强调跨界合作和沟通能力,但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可能缺乏与不同领域的人员合作和有效沟通的经验。
尽管存在上述挑战和不足,但也有一些技工院校学生在数字化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始关注数字化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和参与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数字化能力。
三、企业对员工数字化能力的需求
2023年7-8月,课题组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企业实地调研、企业员工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湘潭市42家企业和长沙市10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不同企业对员工的数字化能力要求不同,同一企业对不同岗位员工的数字能力要求也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共性需求。
1.基础技术和工具应用能力要求。企业希望员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和数字化工具,能够高效地使用电子邮件、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工具。
2.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要求。企业需要员工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能够基于数据做出准确的决策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数字化沟通与协作能力要求。企业倾向于拥有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员工,能够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信息交流和项目管理。
4.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企业重视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5.数字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要求。对于营销和客户服务岗位,企业希望员工具备数字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
6.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要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员工能够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政策,保护企业和客户的数据安全。
四、技工院校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标准
结合技工院校学生数字化能力现状,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技工院校学生的数字化培养标准可从六个方面考虑。
1.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数字化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他们应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相关数字工具,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网络通信和信息搜索。
2.学生应具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利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他们应能够有效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6]。
3.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使用适当的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他们应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提高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4.学生应具备数字化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能够利用网络和协作工具进行团队合作和远程协作。他们应能够有效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他人进行合作和讨论。
5.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数字化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学校的数据安全。
6.学生应具备数字化社会责任和伦理意识,了解数字化技术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够正确使用数字化技术,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
以上是我们对技工院校学生数字化培养标准的一点思考,具体的培养标准和要求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进行制定,并与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合作和沟通,才能制定出符合学院和专业实际的数字化能力培养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路炯,邹 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群体数字能力提升的目标、路径与特点[J].中国电化教育,2023,10。[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
[2021-01-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谢昱.全球数字化人才培养趋势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创新人才教育,2021,02。
[4]李阳,潘海生.欧盟数字能力融入职业教育的行动逻辑与改革路向[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0)。
[5]焦晨东,黄巨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类型及其启示——来自美、德、澳三国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3。
[6]姚岚,谭维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诉求、困境与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