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摘要
关键词
减负增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正文
前言
数学是一门学生认识世界和发展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双减”的实施,小学数学老师如何设计作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作业完成质量,这成为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而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应重视多元化设计,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才能提升,才能真正地落实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发展状况
实行“双减”的制度以后,学校的作业安排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分配作业时,不追求数量,只注重品质。让学生们在做作业时获得的经验并非靠练习而获得的,最重要的是,在这种连接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探索和了解,并在自己的认知中,学会自己的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双减”主要是为了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能够在家庭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开发,这样既能有效地完成学业,又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要正确认识到教学方针的转变,掌握教学改革的要害,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使自己的教育和学习活动适应于培养的需要,使教育走上正轨,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品质。因此,在安排作业时要注意掌握作业的技能,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趣味性作业安排。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布置作业,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实行逐步递进、因材施教的作业设计,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设计预习作业,自主学习
预习作业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初步理解,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传统意义上,课前预习是一种对新课文、新知识的预先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与监督,那么,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网络手段对学生的课堂预习进行再设计。首先,老师们可以通过微信,设置一个公共账号,进行预习,然后按照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通过微信公众号,老师可以随时掌握每个同学的课前预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督促他们按时、按时完成预习。比如,在教学前,老师可以把新知识的相关内容上传到公众号上,让学生们在预习的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设计层次化作业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然而,如果老师所做的功课与学生的水平不符,或是无法适应学生的个性要求,就达不到预期的作业设计结果。在布置作业前,老师要对作业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水平等进行客观的评价,确保作业的编排与学生的水平相符。在完成了评价与调研工作后,教师开始进行作业设计,将单一的任务转化为分层任务。例如:教授完圆柱的体积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五个作业题,三个是对全班的基础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柱体的概念、公式和应用,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另外,两个题目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拓展题和技巧题,可以让优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设计分层的、由浅入深的作业,使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学的有得,并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趣味作业
对于事情感兴趣是一个人行为的动力。一个人对一种东西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它就不会成为他的累赘。反之,那样会很有趣。比如,一个人很热爱画画,他的整个创作历程就是他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享受。目前,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作业没有什么兴趣。有些学生因为对数学作业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做起作业来拖拖拉拉,心力交瘁,所以作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当一个人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写作业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堂预习活动,来指导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预习,换言之,每个学生都必须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使用废弃的东西来制造出长方体和正方形的学具。学生们本就对手工制品非常感兴趣,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就能让学生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完成任务有强烈的兴趣。
(四)设计自选作业
设计数学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促使他们积极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认知能力。要使每个学生都受益于数学,教师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同时也要将作业的选择权留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作业。以“圆柱和圆锥”为例,老师可以设计以下自选作业,第一层次(基础水平):计算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表面积。第二层次(中等水平):圆柱和圆锥的比较,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分别为12厘米和8厘米,哪个的体积更大?第三层次(较高水平):一个圆柱的体积是一个圆锥的3倍,它们的底面积相等,求圆柱和圆锥的高分别是多少?当老师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后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可以使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的话,学生们就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自由地挑选自己的家庭作业,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教学体系。
结语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数学学科本质属性、学生学习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后有所收获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敏超.精心设计 多样评价——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新智慧,2020(21):20-21.
[2]陈晓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科普童话,2020(26):182.
[3]蒋晓勇.浅议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得注意点[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85
[4]张馨元.“双减”指导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J].数据,2021(12)
[5]周洪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J].新课程(小学) 201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