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能力提升
正文
儿童的语言体系是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更改。语言是幼儿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也是儿童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儿童的成长中,语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语言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提供有效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把握氛围,有效感染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老师可以在教室根据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彩、不同层次的区域材料,例如:女生从小就对一些可爱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比如芭比娃娃以及玩偶之类的,而男孩子则比较喜欢变形金刚以及蜘蛛侠等,当然,也可以放置一些手工diy材料,在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锻炼其动手能力。其次,在互联网时代,老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可以播放一些小孩喜欢的小故事、儿歌等录音磁带,使孩子们在良好的语言刺激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英雄,进行情景喜剧的演出,学习语言的同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比如一些小主持人大赛,让幼儿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让孩子们有话可说。角色互换也是一种培养孩子沟通交流能力的不错选择。成人的日常交流等,都是对他们听说能力的训练。[1]
二、把握差异,探究技巧
在幼儿期语言教育中,老师不仅要熟悉幼儿语言的发展规律,而且要探索有效的语言教育技巧,用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训练活动,通过有效实施幼儿语言的教育教学,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差异比较明显,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上,也表现在对语言的运用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树立“生本”意识,突显幼儿的个性特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想法与举动,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独立表达自己观点的交流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进行思想交流;提高幼儿语言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自信。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老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式,以绘本故事、儿歌说唱、谈话交流等形式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并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帮助他们构建起自己的语言词汇库。此外,在语言训练上要重视“读”的作用。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可采用老师领读和幼儿跟读的方式,让幼儿在读的过程中体味到语言的魅力,然后训练他们连贯表达的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部分幼儿可能语言先天发展能力较弱,在读的过程中,不愿意配合老师或者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家长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尊重幼儿的想法,积极引导他们开口,对于读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指出并更正,让他们学会在错误中求发展,从而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2]
三、完善氛围,引领参与
和谐友爱的幼儿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起幼儿转动脑筋自主思维的热情,推进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控语言学习的内容,带领幼儿灵活使用语言,灵活掌握口语表述形式,为未来进行深刻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高效率的学习环境,经由革新设计手段,突破幼儿教育的常态化,激起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热情。例如,教师在带领孩子们进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的教学时,为了促使幼儿们可以深刻完善掌握图片内容所表述的信息,并经由自身的语言来表述,教师就可以引领并鼓励幼儿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图片内容的再现,实现幼儿可以经由表演,来走进到图片情节的世界之中,并将自身的实际经验带入进去,进行互动方式的表达。经由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式表演,实现观看图片讲述故事的教学目标,实现提升孩子们口语表达水平、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目标。在孩子们的表演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总结归纳工作,通过引领幼儿应用主观角度、旁观角度来激起语言思想,从而陈述相应的内容。并让幼儿学会应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表达陈述图片之中的内容含义,切实落实语言教学目的。
四、联系美术,推动发展
(一)美术活动整合语言教育
怎样把语言教学渗透到美术活动中去?在作画之前,教师有意让幼儿亲身经历自然环境,强化幼儿的体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发现。在一次“我喜欢的建筑”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了以美术课为载体推动幼儿语言教育进步的活动,让他们看了一段关于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的视频,当他们见识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之后,他们变得兴奋起来,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欧美的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们国家的建筑也“不甘示弱”,展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教师就抓住机会,让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建筑,并能就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和功能设置进行自己的阐述。此外,教师还给能力较强的孩子设置了一个新的挑战,让他们在描述中都要用两三个成语或者修饰语,让他们积极参与,在讲完之后,教师会将他们的设计编成一本书,放到班级的学情展示区,以供孩子们以后的分享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儿童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把他们想要说的都说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实践,不仅可以使儿童的语言归纳、组织、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而且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既能够促进幼儿思考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能完善幼儿的语言能力。[3]
(二)语言活动整合美术教育
例如,在“蒲公英的旅行”主题语言活动中,幼儿要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阅读语言:蒲公英飞向世界最高的山脉,飞到了长城和天安门。接下来,让孩子们思考、想象蒲公英接下来的旅程?旅途中碰见了谁?用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孩子们都很有兴趣,他们通过“我画我讲”环节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还有“青蛙翱翔天空”的语言活动,说的是一只可爱的青蛙,它想要飞到天上去,但它没有翅膀,他能怎样上天翱翔呢?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把故事的下半部分续写下去。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可谓活灵活现。有孩子说:鸟儿飞过来,像飞机一样载着青蛙飞上了蓝天;也有孩子说,一群孩子来了,用大气球帮了小青蛙,小青蛙看到了漂亮的花园。教师适时地鼓励孩子们向好友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并在班级中选出故事大王。孩子们都喜欢绘图、编故事、讲故事,这极大地刺激了他们想说、敢说的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语言连贯性。[4]
五、融入音乐,提高兴趣
(一)听歌曲,编故事
首先,要选取有意义的活动,改变过去单纯靠图片来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经历,去想象和创造故事。比如《蹦蹦跳跳身体好》是一首引导孩子们动起来的音乐,孩子们会唱歌,就能听懂,教师就教孩子们把《蹦蹦跳跳身体好》改成故事《森林运动会》,孩子们对这首歌很感兴趣,有的孩子创造了《骄傲的小猴》的故事:在树林中举办了一场动物运动会,小猴子跑去攀爬,嘴里念叨着:“我是第一名!”结果“啪”一声,一不小心掉了下去,最后小猫咪拿到了冠军。也有幼儿创作了《快乐的运动会》的故事:所有的小动物都来了,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运动能力,小狗、大象、小鹿都取得了自己参与项目的胜利,高高兴兴地站在台上,多么骄傲啊!在这样幽默、欢快的音乐氛围中,孩子敢于大胆地想象和讲述,用自己的语言去建构新的故事,并大胆地表达,极大地提升了幼儿们的语言构造能力。[5]
(二)把握童谣,提高能力
幼儿园是孩子一生中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智力和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发展速度很快。因为童谣具有完整的逻辑思维结构,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所以被幼儿老师用来开发儿童思维,通过童谣教学化繁为简,将抽象的知识融入直观的教学中,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童谣的韵律自然生动,曲调易记,结构简单,非常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非常适合幼儿教育。通过童谣的学习,幼儿们深受其影响:语言组织和表达更清晰了。而通过长期多形式和多方式欣赏童谣、吟唱童谣,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以后和他人交流奠定基础,例如《马兰花》《荡秋千》《我叫圆圆》等,通过这些童谣的教学,幼儿的口齿表达和发音更准确了,掌握了倾听的能力。又如《问答歌》:“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这首童谣是以设问的形式进行,一问一答,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幼儿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三)从音乐中感受表演
音乐可以刺激儿童的行为,而儿童更喜欢身体的行为展现。教师还根据这个特性,制作了一些头饰和其他的道具,以满足儿童的表演需求。例如:在《捉迷藏》的音乐表演中,孩子们戴着头饰,或欢快地跳来跳去,或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模仿着动物的动作,不知不觉就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音乐一停,小朋友们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对音乐节奏的认识,有孩子说:我是一只大老虎,我藏在一棵树后,看着其他动物们在一起玩的等等。此外,在欣赏《狮子王》的音乐时,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乐谱的结构。让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进一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让作品的内容和故事的内容相匹配,并能有效地将语言融入音乐活动中。其次,根据故事情节、乐曲的性质,设计出不同的动作,使孩子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狮子的喜悦、神气、威猛、恐惧等心理,并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故事的精彩。
六、着眼游戏,引领发展
幼儿园内部老师在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除了要教会他们使用语言交流技能外,还要纠正他们的发音,确保他们可以使用清晰的语音表达来传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游戏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幼儿年龄较小,他们身体的各个系统都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他们的成长中,很可能会被家里的环境所感染,说出一些地方语言,而且他们的声音也会带着婴幼儿特有的奶音,这就是必须纠正他们语言表现的原因。在幼儿园的实践中,要利用语言游戏活动,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进行隐性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言语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老师们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诸如“声像表演”之类的游戏来让孩子们去模拟他们喜欢的动物、汽车等事物的声音,然后把几顶可爱的小帽戴在孩子的脑袋上,当他们开始玩语言模仿游戏的时候,老师就会问:“青蛙是如何在河水里捕食昆虫的?”孩子们会回答蹦起来、跳起来。又如“青蛙的叫声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想要上台给老师示范一下?”孩子们都会积极地举手参与,这种方法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技能,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水平。
七、结语
在当前新的背景下,幼儿园语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发展,语言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学习,更多地是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交流能力。所以,幼儿园应该注重提供多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其语言交流的能力,促进其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卫红.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的实践方法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8):34.
[2]窦婷婷.浅谈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的有效方法[J].中外交流,2021,28(6):1005.
[3]薛楠.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与艺术领域的整合[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1):126.
[4]张静.幼儿园语言与艺术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7):194-196.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07.085.
[5]庞帅华.幼儿园语言与艺术整合课程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6):83-8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