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大单元理念;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行业的改革和进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正在被新型的教学思想所替代,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再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单元内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浓缩,构建知识串联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整合知识架构,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实际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生物教学效率提升[1]。
一、大单元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分析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具有专业性、广泛性等特征,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探究多样化类型生物的关联性,例如可以有效解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知识。作为课程的任课教师而言,不单单需要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开展系统化的学习,更需要有效培养其学科素养,特别是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和深度学习的基本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开展。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缺乏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引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大单元教学理念,能够将教材内容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大单元教学将知识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健康观、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大单元教学将知识学习与真实问题解决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大单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
二、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1、明确大单元理念教学下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作为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缺乏目标和主题的制定,则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等现象的出现,这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不利的。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首先要确保大单元教学主题的明晰和合理,能够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分析,同时对学生们最实际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分解和提炼,使一个单元的教学具备更清晰、更有力的脉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落脚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迅速地从纷繁复杂的生物学教材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这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比如,开展“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一单元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和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形成和作用等知识点。同时,还需要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等。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可以设计学生们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内容,采取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小组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并整理成表格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各小组的相互分享,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并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践问题[3]。针对于当下的教学改革趋势而言,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充分结合既定的教育及教学目标,展开有层级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对于大单元理念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痛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创建大单元教学情境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和需要,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要深入探究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通过对学生切身感受和深入了解知识掌握的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创建大单元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生物核心素养加以体验掌握,才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训练成效。因此,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中的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应当基于创新教学理念有序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创设大单元教育情景,把各生物知识点整合到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以促进学生在大单元的教育情境中,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培养。以 “DNA复制”的教学流程为例,教师利用虚拟技术呈现替代理论知识解释,可以通过视频技术手段直接展示现代人进化的历程,着重于引导学生反思人体演化的具体过程,以此来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进化方面的思考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视频手段营造大单元教育环境,既能体现这一节课的教学价值作用,也能引发学生对单元主题内容的思考,加强学生对DNA复制与生物进化和遗传的关系等问题的探索意识。如通过动画设计可以简单精准地展示如下情境:DNA如何在引物酶的影响下引发;DNA复制过程何时停止;聚合酶在DNA复制过程中的功能。 在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中,将教学过程进行细化,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化,有利于学生把复杂的知识点系统整合在动画设计的各个节点,促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内涵的精确把握,同时在学生巩固生物基础知识之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以便于在高中生物学科大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与探究能力[4]。
3、引导学生了解大单元知识的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了促进大单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顺利开展,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确定大单元主题后,引导学生了解大单元知识的背景资料,带领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大单元内的各项知识、各个知识体系都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寻找到生物世界的乐趣。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缜密、科学、严密的生物逻辑框架,促进学生完整知识网络的构建。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章节时,首先要立足于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生态足迹,探讨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循环因果的关系,要让学生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动态有所了解。在实际教学时,要求教师结合单元史料融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不断思考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5]。
4、举办辩论活动,引入大单元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在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下,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增长他们见识的同时,推动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同时老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相关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喜好等信息,完成教学方案的制定,再借助辩论活动,营造出良性的竞争氛围[6],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挑战,激活他们的思维,增强其原有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细胞的死亡相关知识时,老师就能够组织学生从个人角度对表皮细胞自然脱落的死亡或者是烫伤后的死亡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做出分析,并联系现实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举例表明哪些细胞死亡和细胞自然脱落存在着相似关系,哪些细胞死亡和烫伤情况有着较为相似的影响。让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核心素养,还能够提高其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后续阶段新知识的掌握有着巨大的帮助,应该给予该种方式更高的注重,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做出客观评价,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予以改正,达成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7]。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创新和丰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合理选择和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明辉.信息化视角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3(8):0145-0147.
[2]束欣卓,刘娴.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例析 ——以"遗传的细胞基础"为例[J].中学生物学, 2022, 38(5):5.
[3]姚斯儒,陈颖.大概念视角下高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教学为例[J].湖北教育, 2023(2):76-78.
[4]梁银玲,谢燕芳.运用建模思维生成大概念的"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 2023, 48(4):45-48.
[5]张澍斌.探索大单元视角下高中生物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中学理科园地, 2023, 19(1):92-93.
[6]杜成成.高中生物深度学习驱动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3(30):82-84.DOI:10.16704/j.cnki.hxjs.2023.30.003.
[7]吴春金.“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8):19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