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诵读特色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邹友丰

上栗县彭高镇中心小学 邮编:337005

摘要

经典诵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所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尚未形成,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借助经典诵读特色课程教学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分析了经典诵读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经典诵读;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素养

正文


一、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诵读内容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于合理安排诵读内容。具体而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将诵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传统节日》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诵读内容。小学生对传统节日充满好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传统节日视频或者组织经典诵读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中秋节》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视频或者播放一些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诵读内容,合理选择经典诵读内容。比如在学习《诚实守信》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狼来了》等故事。

二、开展分层诵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经典诵读特色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分层诵读活动。首先,教师要制定详细的诵读计划,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监督。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因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经典诵读内容,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第一层次的学生重点掌握经典诵读中常见的诗歌类型;第二层次的学生重点掌握诗歌中蕴含的道理和精神;第三层次的学生要重点了解经典诵读中蕴含的智慧。最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讨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与解决。例如:第一层次同学在诵读过程中存在严重拖音现象;第二层次同学在诵读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地朗诵错误;第三层次同学在诵读过程中存在读错读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讨论、解决,并与第一层次同学和第二层次同学相互交流、探讨,加深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自身优秀的教学品质感染和影响其他同学。总之,教师要将经典诵读活动落实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三、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提升经典诵读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如在讲授《我的家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诵读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诵读对象和方式,并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章节。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所掌握的经典诵读方法并分享诵读感受。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诵读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领悟到经典诵读方法和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其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真正掌握经典诵读方法和技巧。

四、创新诵读模式,注重情感体验

教师要重视经典诵读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进行诵读活动,在诵读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典文化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最美孝心少年》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文本,了解故事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在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经典诵读视频或者是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播放经典诵读视频或教学资料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视频、阅读书籍等。在不断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从经典诵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五、拓展诵读空间,构建阅读情境

为了拓展学生的诵读空间,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拓展学生诵读空间。 第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诵读情境。如在学习《保护野生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模拟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情境。将一只小白兔放入森林里,小白兔在森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小白兔走丢了。学生进入情境后,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求知欲,想要知道小白兔去了哪里?它为什么会走丢?它会不会遇到危险?……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探究,不仅可以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诵读空间。 第二,借助网络资源辅助经典诵读教学。网络资源为经典诵读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

结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利用经典诵读特色课程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通过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特色课程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经典诵读特色课程教学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春红.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探究 [J]. 亚太教育, 2022, (13): 74-77.

[2]陈晶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路径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2, 8 (12): 58-60. DOI:10.16681/j.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