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宫越

山东省惠民县实验幼儿园 251700

摘要

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培养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关键时期。教师开展语言教学,不仅能够充实幼儿语言学习内容,使幼儿知识面得以拓宽,而且还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根据幼儿特性与需求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将幼儿的语言天赋充分激发出来,使幼儿在获取相关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升,为幼儿后期各个方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

幼儿语言能力;综合素养;幼儿教学;重要性;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

36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强化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教师要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为幼儿营造想说、敢说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讲述中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思维

结合生理学知识可知,幼儿的语言能力离不开思维能力,只有具备敏锐的思维、清晰的逻辑,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因此,教师进行语言教学,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能为其思维发展提供助力。通过提升语言能力,幼儿不仅能够自主分析所看到的事物,而且还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实现综合性的思考与推理,并自主组织词汇,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幼儿园语言教学能够促进幼儿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环境对幼儿成长十分重要,提升幼儿语言能力需要适宜的语言活动环境。在幼儿园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以鼓励教育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幼儿能自主感知语言活动内容,从中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之间能够自主交流和互动,并且分享自己的感受,在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其社会交往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为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打好基础。

(三)有助于塑造幼儿的性格

要想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我,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幼儿的知识领域,而且还能引导他们探索大千世界,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由此可见,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其良好性格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四)有助于培育幼儿的思想品德

通过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需借助有效手段提高幼儿对语言学习活动的重视,促使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同时还能理解教师和其他幼儿的想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

(一)游戏教学,激发语言兴趣

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语言能力。在组织游戏时,教师要注意游戏设计的适宜性、注重情感体验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地享受语言带来的乐趣,从中有所收获。

例如,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游戏。比如,针对3~4岁的幼儿,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拼音和数字。这些游戏可以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卡通图形、数字配对游戏等。而对4~6岁的幼儿,则可以设计一些更加复杂的游戏,如数字排列游戏、拼图游戏、词汇匹配游戏等。这些游戏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化教学中的语言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园时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情感体验往往也是语言理解和运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情感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愉悦、放松的场景中参与游戏,通过情感上的体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积极地参与和实践,而游戏则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因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二)选取科学的教学内容

由于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开展语言教学的教材并不统一,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幼儿年龄尚小,易受情绪的影响,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掌握的知识内容也比较少。为了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教师开展语言教学工作时,应当遵循适宜性原则,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选择适合的语言教学内容,确保幼儿能够更好地内化知识。

首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语言教学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幼儿对儿歌、童谣等有很高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将幼儿感兴趣的儿歌、童谣等选为语言教学内容,丰富语言教学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高效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根据语言教学目标科学选择语言教学内容。语言教学意在培育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与认知、能力、情感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拓展和完善语言教学内容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教师应基于幼儿认知规律选用教学内容。开展语言教学时,教师要对幼儿的情况有全方位的把控,结合幼儿语言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和优化语言教学内容,促使幼儿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保障语言教学工作成效,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展开语言教学,可以使幼儿受到正面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语言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其沟通交流意愿较低。另外,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语言能力也存在差异。一些幼儿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一些幼儿较为内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幼儿熟悉的动画人物装饰教室,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幼儿进入这一环境,并在其中学会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比如,教师根据每个月的教学主题更换教室的装饰,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敢于表达自我。又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故事情景,将问题以图片、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进而主动思考与沟通,达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倾听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教师在一日生活中,不仅要关注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还要注重幼儿在情境中的倾听与感受。教师需要敏锐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通过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夸张的表情、丰富的肢体动作、良好的语言示范,对情境进行生动的描述,以鼓励幼儿耐心倾听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语感,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例如,在讨论晨间体育锻炼的话题时,首先,教师可以唤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回味体育锻炼活动中的趣事,同时让幼儿思考体育锻炼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其次,部分幼儿会提出自己无法成功通过吊索的问题;再次,师幼可以共同来到体育锻炼场地,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尝试,探索通过吊索的有效方式;最后,教师可以进行经验总结,让幼儿在认真倾听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

(五)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教师将情境运用于阅读中,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以及联想想象等能力的综合发展。在幼儿园内,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的发展特征以及兴趣特点,提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欣赏和阅读的绘本。此外,师幼可以合作打造阅读区,运用手偶、头饰、服装、地垫等材料,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该结合绘本内容,鼓励幼儿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绘本的情感;运用头饰等道具,还原绘本的情境,从而让幼儿愿意阅读,乐于表达,敢于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语言教育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兴趣和绘本内容,以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不同的阅读情境,鼓励幼儿与情境进行互动,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综合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时,教师可以运用播放视频、组织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鳄鱼和牙医心中的不同情感。幼儿沉浸于故事的情节,专注于故事的内容,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阅读能力。

(六)促进幼儿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情境对幼儿的心理和情感的作用,创设自由、宽松以及愉悦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激发幼儿主动倾诉的欲望。此外,教师应该通过聆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意见等方式,给予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幼儿愿意表达,乐于沟通。在情境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幼儿的对话,观察幼儿的用语习惯以及交流方式,并且及时进行记录,从而针对个体和群体形成不同的指导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依据幼儿的交流情况,通过语言示范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让幼儿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实物资源,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观察情境,让幼儿快速树立游戏意识。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询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和同伴之间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如此,教师能够鼓励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形成良好的用语和沟通习惯

(七)对话教学,注重语言技巧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对话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对话教学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对话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流,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对话教学有许多特点,如教育性、情境性、互动性、游戏性等。这些特点都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快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幼儿进行对话。

比如,在教授食品类语言词汇时,教师可以模拟一次集体购物活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需要的食品,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言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还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对其进行奖励,让幼儿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个体,给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和自在的交流环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自由的对话,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对话教学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育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引导幼儿进行对话。比如,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天气进行讨论和观察自然环境的对话;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身体运动指令对话等,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各种环境中进行语言练习,能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八)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语言教学的开展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联合效应,为幼儿语言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语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同时每个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不同,这为幼儿园语言教学增加了难度。所以,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需要强化与幼儿家长的联系,在不断沟通互动中让家长了解语言教学,并支持和配合语言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应当将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鼓励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中的语言教育有助于为幼儿生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正确的语言教育,幼儿可以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促进思维发展、拓展文化视野、培养社交能力等,这些能力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中的语言教育应该得到各方的足够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何青安.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13):55-56.

[2]俞娜.试论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J].求知导刊,202113

[3]励璁.关注语言导向,提升幼教成效———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