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农村儿童数学课程教学衔接的问题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策略
正文
幼小衔接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儿童顺利地度过幼儿园的教育时期,使其尽快进入学校的学习生涯。然而,在小学阶段,怎样开展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却是一个难点。另外,在进行数学实践的时候,在进行小学的数学教育时,很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在幼小衔接环境下,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兴趣的困难,并根据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在幼小衔接的情况下,提升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给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让孩子们的数学知识得到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长期学习兴趣,从而推动他们的数学素养的发展。
一、幼小衔接背景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面临的困境
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当前的幼小衔接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减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小学数学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一是由于对小学学习的不适应,二是由于他们的基本素养差异大。儿童早期教育较为轻松和活跃,而小学教育则较为严格和标准化;儿童早期教育是以实践和思考为主要内容的游戏,而在小学教育中主要是教授基础知识。在幼儿园里,老师像母亲那样照料幼儿的生活,进入小学后,老师主要关注的是对学习质量的培养,不会像母亲那样对你指手画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一)学生对小学教育的不习惯
与小学时期的生活相比,学生们在幼儿园中有着更多的自由度,他们学习的次数更少,在校的总时长也更少,他们仍然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赖。但是,一旦上了小学,他们就必须在学校里待很久,上午和晚上都要提前到学校,所以孩子们要战胜离家太久而产生的焦虑。另外,幼儿园通常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有10—30个学生,而在小学,一个班有20—40个学生,如果一个班里的学生数量增加了,他们会更不习惯。学生已经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和适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老师产生了一种依赖,这就造成了他们进入学校后不能很好地和老师一起工作,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去。
虽然幼儿园与小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教育环节,但是,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体,而小学的教学方式却是以课程和作业的方式进行,两者之间的教学差异很大,从而产生了幼小衔接的梯度。
(二)小学生基本素养存在明显差异
新入学的孩子们一般都是从各个幼儿园过来的。各个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这就造成了一些在幼儿园里就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以很快地学会,而另一些则没有学过,没有相关的数学能力。比如,有的幼儿园会开发学生的数学操作技能,进行基础的数学操作课程,这样的孩子对于数字的抽象理解比较好,而那些没有学习过这些内容的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基本技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对幼儿个体差异不重视的现象。由于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一些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发现这些差异,基本上都是以常规的、单一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育,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另外,在幼儿过渡期间,由于其身心发展迅速,又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的个性特征也各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对在小学中进行的学习感到一些恐惧和焦虑。
二、幼小衔接背景下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在幼小衔接的大背景下,要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老师对学生的尊敬,让他们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和问题都及时地向老师汇报,从而达到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效果。此外,老师要采用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注重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更要重视每位学生的心理卫生,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此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对孩子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获得好的教育,并不一定要有多么强大的力量,但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幼小衔接的大环境下,要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就要让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在老师的课堂上,如果你对老师有好感,你就会爱上这个老师,你的课程也会变得更好。相反,若是一个人对某个教师产生了厌恶,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彻底放弃这门课。因此,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把握好“师”与“生”之间的关系。
苏联著名的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当人们高声叫喊时,就会有粗暴的行动和情绪上的冷淡。”老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就觉得自己比学生强,所以才会无缘无故地训斥他们。要贴近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与老师是同等地位的,在闲暇的时候多跟他们交流,做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想法,关心他们的生活,可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谈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以此来拉近他们与他们的关系。师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老师鼓励的目光,会心的笑容,体贴的言语,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根据这些信息,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在师生交流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随意提问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的关系,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使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更加深刻。此外,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气氛的时候,也可以将线下的课程扩展到线上,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让同学们可以对老师进行即时的提问,老师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反馈。在这样良好的交流氛围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采取更为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在幼小衔接的大环境下,老师们要采取更为多元化的数学教育方法,抛弃传统的和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方法,使他们能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并且乐于投入到数学的教育中去。
首先,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继续采用在幼儿园时期的“游戏”模式,将“游戏”的模式引进到课堂中,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生的学习中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可以采取“分组研究”的方式,把每个同学分成4到6人一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进行分组探究式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互相帮助,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理论和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研究水平,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另外,还要多组织一些实际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小学的数学知识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让孩子们在实际中去学习,可以使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小学的教育之中。在新的时期,利用资讯科技的优势,让老师能提供更完整的经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能。
(三)注意差异,实施差异教育
在幼小衔接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重视幼儿的不同,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合于目前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老师们更要注意教育的公平,培养每个孩子的综合数学素养。
首先,在开展课堂教育之前,小学数学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条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具有显著的分层性,使各个水平的同学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在实施“任务”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学习指导。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可采用相对容易的作业方式;针对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个扩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使每位同学都能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来。最后,老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同学,在课外给他们安排一些分级的任务,帮助他们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加以巩固,让每个同学在完成了任务之后都能得到一些奖励。另外,对每个同学也要有区别的评估,凡是数学学习积极,学习态度好,学习能力高的同学,都应该得到肯定。在对学生的评估中,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以激励其不断提高。此外,在评价时要打破传统的单向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父母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
(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前,大部分的老师都注重外部的情境,通过外部气氛的创造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忽视了内部的因素。因为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精神状况和个性特征,所以表现在学习上也是不一样的。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小学的生活与幼儿园的生活是有区别的,在教学中,数学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关怀,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小学的学习之中。
首先,在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小学生活变得更加紧张,更加枯燥,充满了挑战性。在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的情绪状况的注意,及时疏导他们的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其次,在平时要积极地关注和关注他们,理解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发展融洽的感情。在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对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教学之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让他们在进行数学的过程中变得更为活跃,从而逐渐地养成他们的数学兴趣。在幼小衔接的进程中,老师要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都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使他们的教育和教学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除了学校和老师们的作用,在孩子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家庭的氛围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一个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乐意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告诉父母,让他们更早地完成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转变。
结语:
总之,在幼小衔接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感兴趣进行培养,让他们为步入小学后的学习做好知识和生活的准备,把在幼小衔接的大环境下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教学目的,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技能,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而且,在幼小衔接的教学中,老师们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些思考,找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战略来处理这些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璜.浅谈数学教育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J].新课程,2021(52):52.
[2]包瑞黎.减轻“幼小衔接”坡度,开展多元化数学活动[J].科幻画报,2021(05):228,230.
[3]刘莉娟.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85-186.
[4]王淑梅.幼小衔接中数学教育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4):70-72.
[5]张娜,郑梦阳.幼小衔接阶段数学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J].教师,2021(33):35-36.
[6]金全斌.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析[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五)2022:339-341.
[7]蒋明书.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27):123-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