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施磊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也成为了必然趋势。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对高职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实现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的有效创新,本文就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首先对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关键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其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教育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实现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教融合的概念和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尤其是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大,因此,要想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符合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是指将产业和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使其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产教融合可以使企业的生产与高职教育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一种应用型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实际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教育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很多学校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导致高职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性,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专业发展要求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时主要采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训练,这种实训基地一般都是由企业或工厂出资建立的实训基地,但是这些企业或工厂存在着设备老化、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

三、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的策略

树立产教融合理念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充分树立起产教融合理念,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职院校的领导要认识到产教融合对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制定出相关的产教融合政策,为产教融合工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将产教融合理念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当中,从而有效地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高职院校的领导还要认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为其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另外,在进行产教融合工作时,高职院校还需要认识到产教融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专业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校企合作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操作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首先,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条件。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视,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教学方法

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想取得成效,其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在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课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开设实训课程,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高职院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技能人才来开展讲座、交流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推动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下不断地创新发展,高职院校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很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产教融合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对教师队伍进行严格挑选,选出一批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以及聘请行业内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等形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那些在产教融合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够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产教融合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中来,从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下不断地创新发展。

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

为了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质量,其需要在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不断地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地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来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其次,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来确定出相应的课程内容,从而促进专业课程与岗位技能之间进行有效地对接。再次,高职院校还需要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来不断地更新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最后,高职院校还需要不断地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产教融合的实质是将企业的发展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活动相结合,通过企业实践基地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进行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一旭.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思[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12):.

[2] 沈言.产教融合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1):.

[3] 葛晶.浅析产教融合发展高职教育的创新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7.

[4] 牛士华;陈福明.新常态下深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