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段存伟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744300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必修课,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然而,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来看,这一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此背景下,笔者就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粗浅见解。


关键词

语文教学;职业素质教育;中职教育

正文


前言

中职教育要明确一个办学目标,就是要为社会、为工作岗位培养人才。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并不是死敲某一个知识点,我们可能不会着重于让学生必须掌握古文中的某一通假字,或是某作者的具体作品,而要从学生的专业需求出发,将职业素质教育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受到市场好评

一、职业素质取向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及作用

1.职业素质的相关内容

职业素质,从字面上看,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的办学宗旨。中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其中,中职学校对职业素质的理解,更多的是将学生的体能、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职业素质,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反映。它涵盖了整体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素养,更应该以学校教育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

2.职业素质的形成及作用

在平时的课堂上,进行理论文化知识的教学,可以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它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思想道德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增强了他们的职业道德感,确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向,为自己的成长发展制定了一个正确的计划。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中职教育系统中,语文教学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的。

二、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1.将语文阅读融入到职业道德培养中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语文阅读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师可以针对语文阅读重要作用,将更多适合学生发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文章导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出发点,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阅读中调整自己的言行,建立一种坚定的信念,使语文阅读教育真正地渗透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去。

2.利用语文作文写作,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内在的涵养。一篇好的作文,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一个人有着一个健康、充实的心灵,因此对其职业培养的教育也就较为理想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写作教学,让同学们多参与到实践中去,并且把他们在实践中所经历的事情和感受都写出来。或是就拟定题目进行写作创作。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和创造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内涵养。

比如,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内在品质,老师可以以当前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让学生就这一点进行写作,最后,结合学生的作文内容,分析学生的内在品质,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的训练方式。

3.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随着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对人才的需也更加迫切,特别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课本为中心,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制约了他们职业思维的形成

中职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首先要认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而逐步把重心转移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上,在不背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彻底改变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列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对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综合分析,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引导,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职业素养的专业型人才。

4.通过阐述作者经历和思想过程中提倡良好的职业理想

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劳动的地位不高,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更多的人才,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社会所需的职业和工作岗位,都是一视同仁,不存在高低之分。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导向,现在许多中职生就业率已远高于普通本科学校。同时,只要有一个好的职业理念,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很好的成绩,取得很大的成就。例如,在讲述《边城》时,便可将沈从文的人生经验引入其中。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但却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不断地自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长为西南联大的教授,再到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在海内外都很受欢迎的伟大作家。沈从文文革期间,由于政治因素,无法从事自己喜爱的写作事业,成为了一名博物馆的讲解员。但正是这样陌生的领域,却给了沈从文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博物院工作时,他撰写了《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一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由此可见,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需求与理想,才能够在属于自己的行业内有所建树。

5.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能力

第一,开展课外阅读老师要找一些简单易懂娱乐性积极向上思想的课外书籍使学生阅读的世界中掌握知识在不知不觉良好职业职业道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不同世界观人生观

第二, 通过举办主题文学知识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语文知识竞赛等,培养同学们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的热他们的兴趣,教学互为补充。这既是对语文统的优化也是对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之,彻底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认清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上,这样才能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也要及时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让语文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社会相结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李菁. 探讨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 赤子:上中旬, 2020(13):312-312.

[2] 房军玲. 试析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9(1):162-162.

[3] 周香华. 基于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1):3-3.

[4] 万端端,刘琪.论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中职教育,2020(06).

[5] 姚爱民.浅谈职校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渗透[J].南方论刊,2020(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