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活水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中心小学 344100

摘要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在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趣味”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趣味,还可以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升。文章着重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趣味教学。


关键词

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方法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一)阅读思维能力不高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然而,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得不到适当的矫正,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挑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早期,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认识比较薄弱,老师们急切地想要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分析和解答各种阅读问题,直接给出最佳的回答,这固然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但也使得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各个领域的阅读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是以一种既定的方式来进行,并没有在自己的创造力上有所提升。由于阅读思维能力的不足,使得当他们在遇到一新的作品时,首先会想的并不是去思维,而是去寻找与之有关的问题的回答,过分地依赖参考书,缺乏主动思维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今后,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上,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阅读的内涵不足

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在控制阅读内容上,没有进行长期的考虑,许多的阅读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给小学生的感受不高。阅读内容完全是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的,并没有主动地将自己的思想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而阅读材料也非常简单,在长久以来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成效,这就造成了学生们的阅读趣味越来越低,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阅读内容的选择和运用上,教师并没有和学生进行主动交流,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按照学生的趣味来调整。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首先引起小学生的注意,之后,对其内容进行逐渐调节,跟上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水平

)内容中的情节缺乏真实感

小学阶段,我们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儿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得出了一些结论:在阅读过程中,儿童的阅读经历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教育时期,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小说,尽管虚拟小说最初只是为了满足小学生的想象力,但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它的运用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它与小学生的人生经验有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它在实际的运用上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挑选故事,老师们要对小说的特征和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思维的过程中获得优秀的成果,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

解读方式的单一

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采用单一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还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上,在讲授的时候,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呆板,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多数学生上课时都会“开小差”,这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新的困难。小学语文的阅读技术运用还不完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很少,学生们的文本还只是单纯幻想,各种技术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缺乏一种直观的冲击力,让小学生们觉得很普通。因此,老师要从长期的视角去考虑,继续对自己的引导方法进行改进,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继续提升自己的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准,促进今后的阅读教学有更多的可供选择。

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正确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然而,教师的不正确评价却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大部分都是以批判的方式来进行的,它虽然发现了小学生的不足之处,没有对回答问题的方式做出最好的改进,这就造成了小学生的阅读问题持续时间很长,学习的表现也不够平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并不是以趣味评价来实现的,老师的态度较为严格,有时还会训斥,这会给小学生带来一种紧张和害怕的情绪。有的时候,老师即使用温和的方式进行评价,也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这对老师的个人形象也是不利的。为此,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时,应从多方视角出发,掌握特定的评价准则,以增强其权威。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在保证其幽默诙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积极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趣味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由于个性、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专注,词汇量也比较少,这给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趣味式教学方法的引进,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用趣味化的教育方式,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独立地进行学习,完成老师所规定的学习任务。

促进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趣味法导入到小学生的阅读课堂中,对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趣味阅读”的方法,既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有趣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主动参与。这样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重课程导入的灵活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的导入,以有趣的导入来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迅速地融入语言的学习之中。老师们可以对教室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灵活地利用,利用好的多媒体或者是教具,让课堂的导入变得更加充实,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能让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给孩子们解释童话故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他们看一些影视作品或者卡通,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致,让他们更快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精心地安排好导入的步骤,让教学过程变得活泼,从而激活教学气氛。在文章中涉及音乐、美术或科学等内容时,老师还可以用有关的课件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让他们有一种直接的感觉,从而引起他们自己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课程导入,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水平,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让他们全身心地投身于本学科的学习之中。并且,趣味化的课程导入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使他们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可以防止他们因为精力过剩而在课堂上开小差。通过趣味课程导入,还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帮助老师们为他们制定了一个有目标的阅读方案,从而真正地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采用课堂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

问答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知识的要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时,要针对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理解程度,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文本。老师可以通过多角度地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用问题来重复地进行文本的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在重复阅读过程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从而提升自己对文本的了解。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延伸的课堂问题,让他们把在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课后去探究,让教育变得更充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以此来指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实施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必须对课文进行全面解读,并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知识。通过拓展提问的范围,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含义,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三)通过课堂游戏的形式来实现课堂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趣味性的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作为学习的主角,实现他们想要的学习目标。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活跃,对未知的东西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所以,老师们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游戏融入他们的阅读当中,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指导自己进行深度的阅读,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在讲故事类的文章时,可以给他们安排戏剧让他们演出,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热情,凸显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他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对戏剧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重视学习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老师持续地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给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了趣味法,就可以确保他们有更多的能量来进行阅读。要让学生形成长久阅读的习惯,就需要老师们纠正他们的阅读观念,让他们明白,阅读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人格素养有多么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进行更好的交流,确保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学习阅读技能,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形成一个勤奋思维、愿意探索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传授给学生趣味性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老师可以通过画出一个思路导图,帮助同学们更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要点,了解文中的角色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在老师的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的阅读信心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促进他们的创造性,确保他们可以发展出自己特有的阅读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

(五)强化童话的真实度,突出对学生的感情感受

趣味性阅读是一种突破了传统的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方式,提高了小学阶段的阅读水平。在进行趣味阅读时,要对故事的真实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强化,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感情上,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可信度。讲故事要真实,要尽可能地接近孩子的生活。在教学某些具有较强情节的文本时,在学生完成学习后,可以模拟文章情境,提供道具,让若干同学去扮演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把学生分成几个角色,让他们自己去表演,同学们都会对所要表演内容进行主动思索,以求把这个人物演好。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同学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也获得了良好的回馈,改变了趣味性阅读的单调性。

 

 

结语:

文章指出,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引入趣味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通过趣味教,能更好地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利用趣味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充实他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达到多元化的发展,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沟通,利用各种有效的阅读技巧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 卢杏.趣味教学——论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学[J].新作文:教研,2021,17(3):0103-0103.

[2] 黄丽桦.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办法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1,18(1):0151-0151.

[3] 刘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16(5):0089-0089.

[4] 赵伟.让趣味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新作文:教研,2021,18(10):0135-0135.

[5] 丁芳.阅读文本“悦”享课堂——如何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J].陕西教育:教学,2021,15(11):51-52.

[6] 张春梅,侯海波.彰显个性,绽放精彩——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施教中的个性化教学[J].少年写作,2021,16+(18):0086-00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