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韩进莲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第二中学 邮编:811100

摘要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作文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重点,也是一大难题。近几年,我国的高考作文多为“素材式”,其命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因此,在这方面,老师要加大对“思辩式作文”的教育引导,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思辩式作文”的写作方法。文章着重剖析了高中语文“思辨式作文”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为有关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思辨性写作 实践路径

正文


前言:思辨就是有思考要有辨别,要对问题进行综合审视,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剖析,把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现象与本质、直观与客观等方面的联系弄清楚,而思辨性作文是一种关于生活,关于自身,关于人性,关于现实,关于历史等方面的东西。在高中的作文课上,老师要对思辨式作文进行引导,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考的技能上,使其能够使自己的思辨作文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意义

思辨写作与传统的写作方式不同,它更注重的是思维的过程,不会停留在华丽的辞藻上,也不会以引用的精妙程度、修辞的华丽程度来作为判断一篇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它更多的是对话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强调的是独特的思维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思辨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反映了教学活动对学生思维理念的影响,通过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辩证性思考等维度,对学生的世界观进行了逐渐塑造,使他们能够对生活中的事情甚至是社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考,而不是被“后真相”的情感所支配,最后进入信息茧房,封闭了自己的同类思维。诸如批判思维这样的能力,在构建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并能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学生们经常会有深入探究问题的念头,但是由于缺乏思辨性的教育,他们没有足够的方法来支撑深入探索问题,也无法用成熟的思维方式将灵光乍现变成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对现实的思考。从产生思辨意识,到能把思辨意识转变成思辨行为,再到能启发思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最终达到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输出,让它更具传播价值,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思辨性写作的教学进程,就是这一转变的动力,它是在思辨意识的生成、落实、内化、输出的逻辑进程中,有条不紊地推动着思辨性写作的教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独特的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思辨性的突出度

思辨一词指的是思维能力,在语言教学中,这一概念主要表现在论述文的撰写上,因为某些学生的理解力不够,就会导致对论述题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了以下几种问题:在审题时,以偏概全,没有对文章的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主要观点与次要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在文章中添加了过多的自己的意见,忽视了主题,会使文章的主旨不明确。学生在作文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极大地降低学生的语言水平。大部分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写作技能、素材量的积累,乃至试题的整齐度的训练。然而,一些研究人员则表示,尽管要关注诸如写作技巧之类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没有把握好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得重要。由此可以看到,一篇文章只要把握住了核心论据,并且在写作时仔细地进行了写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材料,那么它的得分就会比较高。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深入发掘教材元素,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

从实质上讲,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要使学生写出思辨性作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其中,质疑精神是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对教材中所包含的思辨性材料进行深度挖掘,并根据具体的文本来设计教学计划,以几个问题作为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仔细地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培养思辨性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思辨性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拿来主义》一书中,文章的风格偏向于论述,老师可以从论述文的文体入手,除了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和主旨的认识之外,还需要深入挖掘文章中所包含的思辨性材料,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为今后的思辨性写作打下基础。此时,老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些主义这些主义各有怎样的危害鲁迅先生为将送去主义论述清楚,都提到哪些人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引导学生在文章中仔细搜寻、研究各种学说及其危害性,剖析论证之法,激活其思考。随后,老师讲道:当下,面对国外的节日,影视等,每个人都应如何应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的认识,组织学生进行思考。

以读促写,思辨读写

高中语文老师中,常常采用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教育目标,而语言老师则是利用解析来强化高中生的作文。其实,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思维型作文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对阅读和写作的衔接还不够深入。仅仅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很多高中老师在学习了《荷塘月色》之后,便要求学生们以夏日为题材来写文章。也有些语言老师在对教科书的课文进行解释时,会对课文的写法、修辞学等进行剖析,并且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加以运用。但现实是,很多高中生都不会写,语言老师也找不到阅读与写的联系,所以读写相结合的方式的价值和作用就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老师应该进行思考性的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育,既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又要在读的时候找到自己的论点和论点的过程。老师可以让高中生采取大纲的形式,把这些阅读要点写下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学习到辩论的方法,在做笔记的时候,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高中阶段,在列出大纲的同时,也是对思考的一个进行整理和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达到思辨的作文教学。

结合多种文体,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

思辨性写作不应该仅限于论述式的写作,它强调的是“思辨”的精神,提倡学生对周围的小事情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只要它可以体现出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就值得我们去写作和记录。思辨思维的表现不受风格的限制。这也给了学生们一种新的启示,那就是,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自己的看法,就算是记录,思考,分析,也是有价值的。这有助于将思辨性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每天的生活中对思辨性写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语:本文主要是结合高中作文和其他有关的问题展开讨论。总之,在高中阶段,作文是一种相对困难的语文学习内容,同时,在语文教育中,作文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能力的表现。所以,高中语文老师要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在每天的作文课上,多收集合适自己的材料,并且对其中的某些内容进行研究,对其中的技术和表达方法进行剖析,然后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子良, 李中彦.例谈新课标背景下思辨性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高中语文,2019, 000(033):P.28-30.
[2]陈华.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思辨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9, 000(006):60-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