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
关键词
新时代;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管理策略
正文
前言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也是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者。校长本身的管理素养、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为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注重运用多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小学校长做好学校管理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小学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小学校长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心,也是学校工作中最繁重、最庞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日常工作。校长是学校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决策的中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括改革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评估体系建设,教师培训,保障支持体系等,这是一项以课程改革为牵引的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在每一所学校落实,关键是要在校长的带领下,带领全体教师去执行,并把它变为现实。校长的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每一所学校的落实情况。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被重新定位,课程内容被彻底地整合,这给课程的实施与评估带来了新的要求。
二、校长应做好学校管理的掌舵者
校长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育人”是学校工作开展的根本,目前全社会和教育界都在倡导素质化教育,身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应该把教学和教育活动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常规检查和测评,并制订相应的教学活动评比,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要有崭新的教育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整个教育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新鲜的养分,但是,一些教师还很难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这不但会让他们和其他老师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还会对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校长应该首先从自己开始,抛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引导学校的其它教师积极地去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和变革,最后形成一套适合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系统。其次,要提倡教师勇于创新,勇于实验;教育观念的变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这对像家长一样关心学生的老师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方面,他们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放心学生的自律和自主学习的效果,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鼓励老师们多尝试,把好的方式引进到课程中,让其他老师一起学习,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是要重视校长与教师、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教育活动的完成离不开人这个第一要素,但是,人是有情感的,心灵与思想也是相通相近的,所以,校长应该放低姿态,多去理解一线教师的想法和困难,主动地帮助他们,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坚强后盾,而不是依靠权力来管理。
三、重视学生的成长需求
学校教育的阶段包括学生的启蒙、叛逆和成长,一个学生处在学校教育阶段不同的时期中,需求也是不同的。校长要对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成长阶段规律和阶段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校长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支持。例如,在学生的成长阶段,也就是五年级以下的时期,学生可能会想要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但这也是一个学生向叛逆时期的转变,他们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渴望在更多的方面进行自主的决定,他们不愿意接受父母和老师代替自己做出的决定,他们就有了不同于之前时期的需要。一名合格的学校管理者,必须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与理念。校长要从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需求规律着手,不能过于主观地对学生进行定性,要以具体的时期情况为依据,并与学生的特征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展开教育管理,从而将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起来,并使之更加健全。
四、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他人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管理中,以人为本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一定要树立起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一是要关心教师,爱护教师,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与心声;二是尊重和关爱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要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学校要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来指导他们,从而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健全的发展。
五、创新优化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有很强的特殊性,不能随意改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坚持规范管理,不断创新管理体制,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一是要做好学校管理的细分工。根据不同的管理工作性质,将工作类和工作项目进行分类。举个例子来说,后勤主任主要负责的就是学校的后勤工作,这样的分工有很大的不明确性,从校园卫生的打扫、教学工具的采购,到教室桌椅、课本教材的发放,再到生活用电的管理等等,如果有任何一项工作没有执行到位,都会导致失误。所以,一定要对工作项目进行细致的分类,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第二,管理流程的精益化。校长在管理工作中,要确保管理制度的健全,坚持职、责、权、利统一的工作原则,将学校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健全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对那些业务能力强、业绩突出的老师进行奖励,给学校里的老师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六、注重民主管理
民主作为国家进步的首要标志,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教育的好坏,关键在于实施民主管理的成效。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过程中,教师在工作中的思想越来越活跃,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小学的民主管理,可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所以,身为学校的校长,一定要关注和深入剖析民主管理理念,具体做法如下:第一,积极建立科学、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校园中教职工的工作权益。其次,创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民主管理气氛,要尊重老师的意见,倾听老师的呼声,把民主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让教职工们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第三,突破自我。小学管理者必须要挣脱主管意愿的束缚,放低姿态,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在实施学校管理时,要主动接受教职工的监督,使学校管理更加透明。
七、抓好日常常规教学管理、注重素质教育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做好日常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因为教学常规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学生的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因此,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此,校长应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必须依靠课堂教学改革。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学校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观。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就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方式,只有采取先进的管理方式,才能确保素质教育在小学的管理中得以广泛地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更全面的要求,要求小学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品德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道德、情操、知识和技能得到协调发展。
八、组建有能力的教学管理团队
教学管理队伍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具体执行者,因此,要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小学校长在建立管理队伍的时候,首先,要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例如,像教学小组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等,既要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又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第二,要加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队伍建设;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各个学科的教师联结点,因此,要强化这个团队的管理建设,并要定期召开教师集体会议,让他们之间的协作更加有效,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此外,还应该定期举行家长会,藉由与家长沟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利于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另外还要定期召开班会,让同学们主动参加班级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教育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建设一支高效能的教学管理队伍,是确保办学效益的关键因素。
九、明确分工
一个小学校长,他的管理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校长亲力亲为,势必会占用他有限的精力,从而降低了他的工作效率,也无法确保他的工作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水平,这对学校的发展是不利的。小学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策略,做好校长职责范围之内的一切事情,不能在繁琐的小事上浪费时间,将自己的管理小组划分清楚,让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小学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要大度开明并学会放权管理,让下面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把自己从不必要的杂事中解脱出来,做一个睿智的校长。比如,学校里的大事件,都是校长说了算,其他的事情,就交给对应部门去完成。在授予下属权利的同时,也要充分地相信他们,让他们有自主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校长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对下属进行指导和视察,并不会干扰下属的工作。因为校长对下属的信赖与尊敬,会激起下属强烈的责任心,从而使他们在处理工作时更加勤奋、更加负责。
十、校长应注意学校文化活动的建设
在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中获取知识,而且要以文化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营造出一种新鲜、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整洁、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思想认识的培养。在丰富多彩的群体精神生活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既好玩又有效果,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们感到厌烦,并且能够主动地去培养他们的个性。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学校的基本文化体系。我们可以依赖现行的国内法律法规来建立自己的文化系统,也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比如让学生参加建设等等。透过「建议栏」、「校内网页」、「管理员电子信箱」等方式,把有价值的建议送到校务处,让他们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方案,融入校园文化系统。同时,也能体现出,学校对教师、学生的意见、建议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其次,要积极创造和谐美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也能折射出一位校长的文化理念。校长要切实落实人文精神,并藉由在学校内植入多样化的文化生活,让学生受到环境的友好影响和培养。
结语: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要想更好地进行学校管理,就必须将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到底,构建健全的约束与激励体系,推动管理内容的整体性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将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立彪.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策略浅析[J].新课程(上),2020(03):211.
[2]朱玲玲.精细化管理,引领学校发展新高度——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策略之我见[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8):54.
[3]吴阳兵.试论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第5卷)[C],2021:1.
[4]韩海霞.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浅谈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实验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环保创新教育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21(11):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