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高考 ;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策略
正文
引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时候所学的知识是理论性很强,而且较为抽象,所以比较单调,不太能够吸引到学生,而且有时候也存在着很多很难改掉的毛病,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内在情感。有时候,教学方法还是很陈旧,死记硬背,机械地刷题,填塞式的教学方法,无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也忽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培养核心素养,这就造成了政治教学的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乃至无效。
在新一轮的考试体系下,政治课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高中政治课是贯彻立德树人基本使命的重要一门课,政治课在学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新的高考环境中,对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进行了更多的关注,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解决,对其政治品德素质进行了检验,加强了政治道德教育的作用。
为此,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建立以素质为导向,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特点的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以达到课程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对新课程改革条件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效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政治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认真研读新高考评价体系、新课标、新教材,做到高效备课。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就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提示,课程评估,实施建议等作出了明确的阐述。新课程要求,要把学生塑造成为具备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终生学习能力,具备独立发展能力和交流协作的人才,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中,老师们必须通过阅读高考评价体系和政治课程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要认真研究课本,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班上的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的教学方案和教案进行改进,让他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让他们的备课更高效率,这是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的先决条件。
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规定,要寻找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和方式,可以将其修改为:
1.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对袁隆平事迹进行理解,提高其总结与总结的技能,指出劳动是一种最根本的实践行为,是一种人的生存模式,阐述了发扬劳动精神,完成生命的价值。对劳动的认可,对贡献的认可,对为人民的主动投入,是实现生命价值和获得快乐生活的基本方法。
2.以袁隆平课题组为例,将其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对怎样在个体与社会相结合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进行科学地掌握,并学习怎样恰当地对待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总结和阐释的技巧,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到,客观环境对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避免过分地高估或者忽略了客观条件,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
3.以袁隆平本人为例,并与现实中的榜样人物相联系,阐述通过锻炼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切实认识到实现生命的意义。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有毅力,要有恒心,要有献身精神,要有生命的价值,要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
二、以课题为基础,构建“活动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以课题为本、以主题为本、以活动为导向”的主题教育理念,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导向”的新理念。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它提倡师生之间相互探讨,让课堂变成一个知识交换的社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政治,还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来。通过合理地设置主题,开展有关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指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讨论,社会调查,情景剧表演等。在专题研讨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地提出问题、进行思维活动,并持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的专业素质得以内化。
以高中政治课《全民守法》为例,选取了“依法治国,建设美丽家园”这一主题。主题活动一:团结一致,坚定信念--公民遵守法律的含义是什么?主题二:“政治内化,行动起来”,怎样推动公民遵守法律?第一幕:第一幕:佳佳与她的学生妹妹因一次小小的误解而产生了一段小小的误解。情景二:梅姐在网络上侮辱嘉嘉,张贴虚假资料「品格恶劣、测验作弊、有多个男友」。该消息很快在各大微信平台上流传,嘉嘉遭到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并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情景3:佳佳因为要删掉这篇博文,不得不向公众账号缴纳2000块。设计了一个讨论学习的问题:1.你怎样评估梅梅的表现呢?这出戏有什么违规的地方?请解释你的根据。2.假如您是嘉嘉,您会怎样来保护自己的法律权利?3.戏剧中违反法律的伤害是怎样的?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的犯罪,明确了它们的危害。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怎样促进遵守法律?问题一层一层地展开,依次引导人们遵守法律的表现、内涵和意义,从而引导人们怎样遵守法律。在教学交互的时候,学生们也更加乐于参加到政治的课堂上来,学生们会慢慢地由消极的状态变成积极的状态,在合作、探究、分享高中会了一些东西,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对政治的兴趣,保证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品质。
三、大单元的课程设置,使各单元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现行的部编版高中政治教材为四册必修教材和三册任选必修教材,共七册,时间紧,内容多,作业多。有些内容存在重叠之处,若逐章讲授,很容易造成“炒冷饭”“学过了”等虚浮之感,当然也就达不到育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重构,实行大单元教学,模块化教学,达到节省教学课时,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质的指导政治,注重对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根据“主题内容结构化”的需要,将知识,技能,情境,问题,活动,作业,评估等要素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大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可以高效地改善学生的思维质量,克服“高耗低效”的现象。
比如,必修3的《政治与法治》可以合并成三个大的模块,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而“人民当家作主”则可以合并到“我国的国体”(第一课第一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第一框和第二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第三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我国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修三第9章《全民守法》可以与选修二《法律与生活》相结合,必修四中的《把握世界的规律》《哲学与文化》的“辩证法”章节可以与选修三《逻辑与思维》中的“辩证思考”等章节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使课程的内容更加条理化,而且还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四、精心设计的课外活动,使课堂的高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选择题。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的时候,可以挑选一些与该课程内容有关的稍微简单一些的高考问题来练习,使他们能够更早地认识到考试的问题,并且理解考试的要求。在高三年级的时候,要着重挑选几个典型的高考试题和模拟题,把它们当作日常的练习,同时还要根据所定的时间来完成时间上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最快的效率。
做一个思维导图。政治课的知识系统较广,涉及的知识比较零散,难以理解。利用思维导图的逻辑性、直观性、发散性等明显的特性,可以对零散的、混乱的知识加以梳理、补齐,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把握。比如,在学习《哲学与文化》中的哲学章节时,可以安排学生按照教科书的目录,将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准确到目标题下面的重点要点等,并标注在教科书的第几页上,从而建立起一个哲学的知识系统,画出一个知识树。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图形、线的方式展示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所学到的思维轨迹,从而构建一个较好的知识结构系统,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行分层工作的设计。根据各班同学的特色,分别制定了选习题,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水平来进行选择练习。此外,还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兴趣与实用性,例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特别访问,参观访问,各类职业经历,使同学们将做好教师布置的功课当成一种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反复的情况,尽可能地将任务设计得简单但质量高,并且在作业的安排上要兼顾不同水平的同学,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每位同学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
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高效的教学环境
在建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老师们要对自己的教育内容进行恰当的补充与扩展,突出教学的开放,表现为开放的教育内容,开放的问题讨论,开放的学生发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实现个性化和开放性的教育。老师要在课本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补充,把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和政治性充分地表现出来,培养他们正确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课堂上,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发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在高中政治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表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的学习主体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过去的考试观念中,从老师的主导到老师的引导,转变为以主动的方式,让他们主动地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融入自己的教学环境之中,成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主观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通过细致的课堂设计,精彩的示范,使他们能够获得灵感,积极地参加到提问的过程中来,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促进师生间的高效交流与沟通。
在课外,老师可以组织并实施一些实际的活动,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些重点和问题,促进老师和老师的高效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想象,积极地参加各种实际的学习,比如班级辩论赛、小型的研讨活动等。就拿“经济生活”这一课程的学习来说,老师可以让同学对人民币汇率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把同学分为几个讨论组,老师作为评委,让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之间的政治火花相互碰撞,在老师的指导下,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即时的交流与交流过程中,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关系、学习环境,这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提升他们的课堂教育水平,建设一个高效的班级。
结语:
因此,在新高考的大环境下,高中政治品德课的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仔细阅读新的高考评价制度,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备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以主题式教学为基础,创设“活动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必要对大单元的课程进行设计,使各模块间的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布置,使其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德芳.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4):127-128.
[2]邓明媚.巧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政治教学:以《生活与哲学》为例[J].长江丛刊,2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