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油画技法课程中的建设与融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明磊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 100101)

摘要

在教育部引发的《高等学校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了艺术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目标及其重点内容,指出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且核心的作用。什么是课程思政,怎样在油画艺术课程中体现课程思政,如何将其与专业课程融合起来。在经过几轮课程建设改革中,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对美术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如何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思政融合后实际教学成果展开分析,对课程思政在油画技法课程中产生的价值意义进行总结。课程思政不是独体的一个思想政治课当中的内容,在所有课程中都有课程思政的无形体现。不仅体现的是内容及形式上的建设,应该从根本上对该课程进行深度学习思考。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立学生正确的学术观念。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些都体现出课程思政在教学育人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价值体现。


关键词

正文


一、课堂思政的建设对新时代美术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这次参会人员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在发言中重点提出加强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推动用美术的方式描绘新时代、反映新成就、讴歌祖国、讴歌人民,引导和组织美术家更广泛地深入生活,从现实感受中提取素材,用形象记录和表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自生活现实的优秀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正能量,增进文化自信,具有持久的文化意义。

美术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格外重要,文化艺术领域具有高度引领作用,对反映社会诸多方面都有着宣传推动作用。在中国的各个发展时期文艺群体力量不可忽视。为此,美术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思政教育,在众多艺术风格和思想流派中,建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坚守初心,继承发扬优秀文艺作品的深刻思想,在美术创作中传递正能量的思想文化。

二、课程中融入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建设

油画技法课程作为美术专业的一门绘画技法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近些年课程建设改革中,建设加入主题性美术创作现实题材创作的内容,并作为核心内容展开前期调研与创作草图绘制,对后续学生的毕业设计创作也起到先行建设性的指导作用。

(一)家国情怀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体现

主题性美术创作现实题材创作的学习要在创作前期展开主题性创作的前期理论调研工作作为有且准确的创作背景。分别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学习调研对中国近代史学习调研对中国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学习调研。中期展开主题性创作与现实题材创作的绘制过程,创作的草图进行反复讨论与修改。通过对创作的调研与绘制的研究学习,提升了学生自身思想意识高度和爱国情怀,将家国情怀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从而弘扬中国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主题性油画创作的学习,对主题性创作的名家名作进行创作过程的观摩与研究,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用所学技能来表达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当下时代精神进行发扬,肩负国家文化传播的使命。

二)油画技法课程中内容改革建设

1、课程内容:在内容上加入了对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建党伟业,当下民族精神,通过一些列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的学习,学生加强对国家发展脉络的认识,增强了家国情怀,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继承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

二)真实案例的建设补充

搜集大量代表性案例是课程建设重点要落实之处,针对以往的课程中对有效案例不足,进行了大量的补充,整理完善一套适合我们学生的参考案例。我们的学生学习艺术上最缺乏的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对艺术作品认知及风格表达上有一定误区,艺术创作中存在有不正确的评价,急迫需要我们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艺术观念和正确的意识形态。课程案例的建设中重点针对主流美术大展中优秀的入选作品,及获奖的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整理,以鲜活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同时对案例的讲解不能停留在以往美术史中对其的概括分析,而是应该对其的整个创作过程进行分解式研究,整理具体充分的相关信息进行案例讲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了解作品整个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真实案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优化针对性的有效案例作品,主要是整理目前活跃在主流美术行业的优秀主题性创作的画家作品

2、整理馆藏作品对历史及当下主题性创作及现实题材创作的馆藏优秀作品进行整理重点对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军事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的藏品进行优秀案例分析

3、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录制名家采访视频,展览视频,写生教学视频等。通过观看优秀的艺术作品和对名家采访的视频学习,能很好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准确有效的解决油画技法的绘制过程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向名家学习能激发法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4、主题性创作及现实题材创作案例过程演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案例进行绘制过程采访记录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了解创作过程,对课堂中要完成的主题性创作及现实题材创作进行前期到中期到后期的分析研究

课程中有了这些大量的真实案例的介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主题性创作及现实题材创作有哪些风格样式有哪些构图形式如何取材如何设计构图如何根据主题设定景别如何安排复杂大场景出现的景物关系如何设计安排复杂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认认真真在老一辈优秀的作品中去学习,去参考,去研究。

三、课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建设

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与课外的形式展开教学。

(一)线上教学资源整合

    云上课堂与线上教学已经是当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油画教学线上资源有很多种类,所讲授的绘画风格及技法内容多种多样,需要进行筛选整理,针对性整理一套适合本科教学阶段油画教学学习视频,以主流学术团队为主,结合新媒体优质公众号内容。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相关专业教学视频;及行业内优秀画家的采风写生纪录片教学视频;李可染画院教学课程等。线上资源的整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对油画实践创作热情。

(二)线下校外调研走访

通过展示优秀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案例的分析,观摩艺术家口述记录片,走访调研艺术家工作室,及对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展馆的展览观摩等形式,充分研究重大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如何展开的,与后期绘制的技法是如何深入实现的。

 

、教育者先受教育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可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建设好所教授的课程,同时在教学当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教育者先受教育这句话点明了作为教育者应当传授教育之前就要认真学习加强思想教育,文化修养教育,师德教育同时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打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习新技能拓展与之相关行业综合能力。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授之于学生

(一)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決定着教师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教师的理想、信念和立场,而这又影响着教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教学

 

(二)师德教育

师德师风建设首先体现在理想信念的建立。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树立理想信念,要做好学生“引路人”,理想信念是根本,正确的政治观念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其次,师德师风建设应当坚守职业道德。道德情操是前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体现。再次,提高育人能力是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扎实学识是教学的基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最后,教师应当做到为人师表,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要成为言传身教的好教师,必须要有仁爱之心。

(三)专业技能教育

高等教育艺术类专业教师,要在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上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教与学永远伴随在教育路程中,专业技能的深造尤为重要。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不断打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断跟进。不断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改教学文件相关内容,补充教学案例,对新时代快速发展中产生的优秀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做到与时代同步,时刻站在国家角度与学生的角度建设课堂内容。

总结:

通过思考如何在油画技法这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进行反复尝试与研究,同时对课程思政在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展开相关教学做了以上的分析。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工作,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去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去发扬民族精神,让学生能用所学技能来抒发表达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履行国家未来文化传播者所应当肩负的使命。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