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融入德育的实践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敬晓

(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摘要

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再单纯的注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灌输和学习,而是应该将道德品质的教育放在首位。初中物理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本论文从大自然物理现象及物理实验教学入手,并引申到物理规律的总结,物理公式的具体实践应用方面,都具有充分的德育教育场景,基于此场景,教师对学生加以积极正向的引导,在物理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关键词

初中物理;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实践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初中物理学科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工作职责就是学习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是学生成长“关键时期”,老师是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路上的重要引领者,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引导学生所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是由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决定;是由时代发展的需要决定的,教育有时代的属性,教育培养人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由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决定的;是由初中物理学科在德育工作中的学科优势决定的。

1. 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德育的教学特性

人文属性,“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初中物理教学突出了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核心的地位,学生是教学对象,老师是引导者,初中物理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就像相互作用力一样,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另外,物理学科红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哲学,是一代代富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家持之以恒,勇敢实践,我们感受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立志追寻他们的脚步,不断的向前。

科学属性,物理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具有严谨的科学理论和事实依据,物理学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创新史。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前仆后继,勇攀科学高峰,不断的突破人类认知的极限。

思辨属性,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都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辨析,要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思辨能力是要求学生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落实当时的情景情境,而不能一概而论。以声音为例,在你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对于你来说也是噪声;在你欣赏音乐的时候,美妙的音乐会给你带来感官上的美好体验。

2. 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德育的学科优势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科兼具理论和实验的科学属性。基于物理学科以上的特点,物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物理知识过程中,可以采用大量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来创造符合德育教育的场景,让学生明白,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数据,经过科学的整理,严密的理论认证的学科。需要他们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的推导论证的方法,基于真实的实验数据,严密的论证,科学探究,实事求是。才能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明白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很多神奇且有趣的现象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学习去解开谜底。基于此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

1)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心理学上把初中生时期叫做“少年时期”,处在人生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初中生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急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敏感,易冲动,逆反,是一个发展的真空时期。他们迫切需要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认可。这一时期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关键,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方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立德树人”就显得尤为的关键,抓住初中时期这个至关重要的“窗口期”,物理学科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物理学科的乐趣,努力探索,不断的尝试,用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成就他们自己的人生。这个不仅是他们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质工作。

2)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再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大胆假设,勇于探究及敢于实践的科学思维,帮助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宣讲科学先哲们的优秀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科学精神。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德育可以总结为:以物理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科学高效的评鉴体系,鼓励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等核心素养,使其培养成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二、 初中物理教学融入德育实践的目标

初中物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需要将这些德育资源,结合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有机的融入平常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学科和德育的双向引导的效果,使得物理学科的学习与德育相辅相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目标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要与时俱进。制定合理且科学的初中物理教学德育实践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参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科德育的描述,本论文将物理学科德育目标汇总如下:

1. 培育初中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是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是保证我国科技进步及科学传承中及其重要的一环。初中物理学科的进步不仅需要人们不断突破未知的世界,突破未知世界不仅需要丰富的学识,更需要强大且积极的探索精神。

科学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本论文总结核心的包括4点:求真,将追求真理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一宗旨,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我们需要利用物理的学科优势,以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为素材,以实验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坚持,真理的探索之路是充满荆棘的坎坷之路,复杂且艰难,科学探索需要科学家们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当以科学家的实例,鼓励并引导学生的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奉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今天,老师要培养初中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中,要以科学先贤为榜样,见贤思齐,志存高远;唯物主义,以初中物理中静止和运动为例,通过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的来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

培养初中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 培育初中生的爱国精神

新时代,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需要,少年强则国强,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民族自信,中国近百年屈辱的近代史,让我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老师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民族子女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基础;使命意识,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才能有未来,民族才会有希望,引导学生在新中国的科学发展的历史中,以钱学森,于敏,黄旭华等科学家为榜样,以民族发展和国家强大为使命,拳拳报国之心;家国情怀,以初中物理实验,小组配合为例,引申个人之于集体,家庭之于国家,将个人的发展引申到国家的强大,培养初中生将个人价值的发展寄托在国家和人民热爱的事业中去,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3. 强化初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物理新课改中也明确提出了德育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本论文依据2019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公德的内容,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德意识总结为5个目标: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 初中物理的德育实践案例分析

1. 通过物理学史故事切入学科德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科学之旅》是整个初中生涯物理学习的开端,通过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定义,物理学科的作用,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这是初中生的第一堂物理课,是引导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在本节课堂教学上,通过播放伟大的物理先贤们的生平视频,直观的展示科学家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和科学精神。

课堂上给学生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将军的视频,2012年央视《感动中国》剧组给林老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看完视频很多学生潸然泪下,学生都被林将军艰苦奋斗、甘愿奉献的爱国精神深深折服。

2. 通过物理实验环节切入学科德育

《浮力》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学重难点课程,浮力的探究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通过浮力的理论学习,掌握了初步的实验探究的基础知识,但是还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本节课通过设计较为新颖的实验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头脑风暴,领悟物理科学的奥秘。自制教具“气球肚里藏鸡蛋”,让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将沉在水底的气球浮出水面。分组竞赛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完成既定的实验目标,学生的科学反响很热烈。

理论教学阶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实践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情况猜想并汇报了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然后自选教材,完成了探究实验,并得出了结论。通过指导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控制变量进行自主探究。并向学生灌输总结复盘的重要性,包括实验数据整理,总结和分析;器材整理,分门别类,引导学生要爱护实验器材和保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

通过本次实验课,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研究兴趣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公德、互助意识。

四、 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实践的经验总结

对初中物理教学德育实践的结果进行随机的采访调查,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在学生间产生了以下的积极反响,关注政治新闻的时间更长,志愿活动参加的更加频繁,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大大的增强,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甘修业.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7(28):96-97.

[2] 陈宗荣.格物致理,立德树人——中学物理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J].物理教学探讨.2014(9):1-3

[3] 王如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7-8

[4] 刘宝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岳阳:湖南理工学院.2020:24-29

[5] 张晓北.初中物理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58-67

[6] 张翠敏.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学科文化名人的德育功能开发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4):203-204.

[7] 段仕平.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20-30

[8] 尹海波.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7):78-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