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机制的分析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
正文
1问题缘起
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自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到2023年,已经拥有民办高等院校21所,占全省高等院校总数的25.6%,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数量方面,根据《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统计,约有7.75万大学生在民办高等教育学校里学习。单从数据上来看,云南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云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这是云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云南的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也表现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比如,云南省民办高校大多数都是以专科或者职业教育为主,而本科层次或者以上的院校比较少;专科学生由于学习起点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其学习自主性能力普遍较差等。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整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状态,自主学习不仅成为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同时也对社会创新、个体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自主学习理应是大学学习的根本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一直都是民办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但是目前专门针对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研究却非常地缺乏甚至没有。笔者希望通过考察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特点,使大家能够对这部分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好的解决方案以及具体措施。如果借此能够对国内其他地区民办高校的专科学生自主性学习有些许启发,那将更是笔者的荣幸。
2概念界定
2.1学习的内涵
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极为特殊、极为复杂的活动,而关于学习的内涵依然众说纷纭。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作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和动物的学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一个就是,人类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因为人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因而也就可以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动物做不到的。根据潘菽对学习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具有自觉、自主的成分。施良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因为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以及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经验的获得需要付出劳动、反复练习才可实现,这个获得的过程显然也需要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人类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具有自觉、自主的成分。当然,其他的学者亦对学习的内涵进行过界定,不过,目前大多数文献主要还是从行为变化的外显角度来进行论述的。
2.2学习自主性
关于学习自主性的概念界定,也遵循类似“学习”的思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自主性是指‘行为主体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特性、动机或能力’。显然,自主性是一个涉及到哲学、法律、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多元性论题,单就教育学而言,学生自主性就是学生在认识、掌握、消化知识的活动中,能够根据客观的条件和自身的需求、目的、计划、智力等来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能力。可见,学习自主性的核心在于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
有学者认为学习自主性是学生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学生从内心接受并且愿意将自己置于学习的状态之中,同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达到自我实现的功能。进一步地,这部分学者还将学习自主性的内涵分解为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调控以及自我评价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强调,学习自主性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自主性学习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当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亦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重要法宝。
有学者不仅针对学习自主性的内涵进行研究,还进一步据此编制出关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相关问卷,同时进行了信效度和恒定性检验。有学者把情意自主性、认知自主性、行为自主性作为测量的三个维度对中学生进行了测量。有学者则把学习自主性的维度分解为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和自我调节。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比如Weinstein等人编制的“学习和探究策略调查表”;Zimmerman和Martinez-Pons等人编制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和“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教师用量表”;Pintrich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和策略问卷”等。
现有的文献,已分别对学习自主性的定义、维度、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这为后续定量、定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文献中测量所包涵的人群范围,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但是专门针对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这一现状的研究还非常地缺乏甚至没有。结合笔者研究的特定对象以及前人对学习自主性的定义,笔者对于学习自主性的概念界定将主要参考国外学者Henri Holec的定义,即学习自主性就是指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为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具体包括,学生们能够自主获得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以及进度,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3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研究设计和实施
3.1自主性量表的选择、设计
借鉴目前已有的文献,结合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准备从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规划、学习结果五个维度着手进行调查,作为测量的工具,旨在探索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量表的指标和解析如表1所示:
表1 自主性量表的指标和解析
指标 | 解析 |
学习动机 | 是否具备主动、持续、稳定的内驱力可以指引并且激励学生进行学习 |
学习时间 | 是否具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强度的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学习效率 |
学习方法 | 是否具备主动选择、适当调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能力 |
学习规划 | 是否具备确定稳定、持续、可实现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的能力 |
学习结果 | 是否具备对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能力 |
量表的五个指标由15道题目构成,每题采用5级记分制。得分越高,说明学习自主性的能力越强;反之,得分越低,说明学习自主性的能力越弱。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2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
调查问卷以云南省内10所民办高校592名专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81名,女生311名。在抽取调查对象的时候,还考虑了年龄、年级、专业等的均衡性。一共发出问卷592份,回收问卷592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之后,剩下有效问卷5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31 %。
所有问卷均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为提高被测者答题的积极性,现场特意为每位被测者准备了比较受当今大学生欢迎且经济实用的小礼品,该小礼品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和认真度。为保证被测者能够安心、从容答题,测试时间特意选在了下午时间比较充裕的班会时段,避开了下课、吃饭等学生们着急离开的时段。测试现场除了笔者,还争取到班级的辅导员共同在场,以提高学生们对此次测试的重视程度。
4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实证分析的过程
4.1地区分布
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来自于云南省内的10所民办高校,其中来自昆明市的样本最多,除此以外,还有来自保山、楚雄、大理、德宏、迪庆等地区的样本。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调查问卷的样本地区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样本地区分布情况
4.2描述分析
通过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现状测量的五大指标比较,可以对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总体情况加以描述,同时,对比各个指标维度的差异,了解专科学生学习自主性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哪些不同。具体的描述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均值 | |||||
N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均值 | 标准偏差 | |
学习动机 | 582 | 1.00 | 5.00 | 3.379 | .982 |
学习时间 | 582 | 1.00 | 5.00 | 3.377 | 1.028 |
学习方法 | 582 | 1.00 | 5.00 | 3.364 | 1.005 |
学习规划 | 582 | 1.00 | 5.00 | 3.386 | 1.028 |
学习结果 | 582 | 1.00 | 5.00 | 3.347 | .997 |
有效个案数 | 582 |
由表2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规划、学习结果这五大维度指标的均值分别为3.379、3.377、3.364、3.386、3.347,均值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规划、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可见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在学习规划、学习动机方面的自主性比较强,但是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方面的自主性还有待加强。
4.3差异分析
4.3.1性别
表3 描述 | |||||||||||
性别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 偏差 | 标准 误差 | |||||||
学习动机 | 男 | 281 | 3.406 | .999 | .060 | ||||||
女 | 301 | 3.353 | .967 | .056 | |||||||
学习时间 | 男 | 281 | 3.366 | 1.026 | .061 | ||||||
女 | 301 | 3.388 | 1.031 | .059 | |||||||
学习方法 | 男 | 281 | 3.361 | 1.004 | .060 | ||||||
女 | 301 | 3.367 | 1.007 | .058 | |||||||
学习规划 | 男 | 281 | 3.371 | 1.038 | .062 | ||||||
女 | 301 | 3.399 | 1.021 | .059 | |||||||
学习结果 | 男 | 281 | 3.313 | .984 | .059 | ||||||
女 | 301 | 3.379 | 1.010 | .058 | |||||||
表4 独立样本检验 | |||||||||||
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 | 平均值等同性 t 检验 | ||||||||||
F | 显著性 | t | 自由度 | Sig.(双尾) | |||||||
学习动机 | 假定等方差 | .359 | .549 | .645 | 580 | .519 | |||||
不假定等方差 | .644 | 574.126 | .520 | ||||||||
学习时间 | 假定等方差 | .115 | .735 | -.261 | 580 | .794 | |||||
不假定等方差 | -.261 | 577.653 | .794 | ||||||||
学习方法 | 假定等方差 | .003 | .955 | -.073 | 580 | .942 | |||||
不假定等方差 | -.073 | 577.485 | .942 | ||||||||
学习规划 | 假定等方差 | .217 | .641 | -.323 | 580 | .747 | |||||
不假定等方差 | -.323 | 575.781 | .747 | ||||||||
学习结果 | 假定等方差 | .175 | .675 | -.791 | 580 | .429 | |||||
不假定等方差 | -.792 | 578.933 | .429 |
由表4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性别之间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因此,t检验的的结果需要看假定等方差结果。从t检验的结果得知,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时间在不同的性别之间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时间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因此,t检验的的结果需要看假定等方差结果。从t检验的结果得知,学习时间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时间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方法在不同的性别之间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方法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因此,t检验的的结果需要看假定等方差结果。从t检验的结果得知,学习方法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方法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学习规划在不同的性别之间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规划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因此,t检验的的结果需要看假定等方差结果。从t检验的结果得知,学习规划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规划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学习结果在不同的性别之间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结果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因此,t检验的的结果需要看假定等方差结果。从t检验的结果得知,学习结果在不同的性别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结果在不同的性别之间没有差异。
4.3.2年龄
表5 描述 |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 偏差 | 标准 错误 | ||||||||
学习动机 | 16-19岁 | 141 | 3.291 | 1.007 | .085 | ||||||
20-23岁 | 371 | 3.409 | .977 | .051 | |||||||
23岁以上 | 70 | 3.395 | .961 | .115 | |||||||
总计 | 582 | 3.379 | .982 | .041 | |||||||
学习时间 | 16-19岁 | 141 | 3.246 | 1.029 | .087 | ||||||
20-23岁 | 371 | 3.446 | 1.028 | .053 | |||||||
23岁以上 | 70 | 3.277 | .999 | .119 | |||||||
总计 | 582 | 3.377 | 1.028 | .043 | |||||||
学习方法 | 16-19岁 | 141 | 3.333 | .978 | .082 | ||||||
20-23岁 | 371 | 3.385 | 1.010 | .052 | |||||||
23岁以上 | 70 | 3.313 | 1.040 | .124 | |||||||
总计 | 582 | 3.364 | 1.005 | .042 | |||||||
学习规划 | 16-19岁 | 141 | 3.352 | 1.059 | .089 | ||||||
20-23岁 | 371 | 3.409 | 1.003 | .052 | |||||||
23岁以上 | 70 | 3.329 | 1.104 | .132 | |||||||
总计 | 582 | 3.386 | 1.028 | .043 | |||||||
学习结果 | 16-19岁 | 141 | 3.345 | .955 | .080 | ||||||
20-23岁 | 371 | 3.362 | 1.011 | .053 | |||||||
23岁以上 | 70 | 3.271 | 1.012 | .121 | |||||||
总计 | 582 | 3.347 | .997 | .041 | |||||||
表6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 |||||||||||
平方和 | 自由度 | 均方 | F | 显著性 | |||||||
学习动机 | 组间 | 1.449 | 2 | .725 | .751 | .472 | |||||
组内 | 558.888 | 579 | .965 | ||||||||
总计 | 560.337 | 581 | |||||||||
学习时间 | 组间 | 4.883 | 2 | 2.441 | 2.323 | .099 | |||||
组内 | 608.561 | 579 | 1.051 | ||||||||
总计 | 613.443 | 581 | |||||||||
学习方法 | 组间 | .472 | 2 | .236 | .233 | .792 | |||||
组内 | 586.355 | 579 | 1.013 | ||||||||
总计 | 586.827 | 581 | |||||||||
学习规划 | 组间 | .582 | 2 | .291 | .274 | .760 | |||||
组内 | 613.653 | 579 | 1.060 | ||||||||
总计 | 614.235 | 581 | |||||||||
学习结果 | 组间 | .490 | 2 | .245 | .246 | .782 | |||||
组内 | 576.913 | 579 | .996 | ||||||||
总计 | 577.402 | 581 |
由表6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不同的年龄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动机在不同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时间在不同的年龄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时间在不同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方法在不同的年龄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方法在不同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学习规划在不同的年龄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规划在不同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学习结果在不同的年龄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结果在不同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
4.3.3年级
表7 描述 |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 偏差 | 标准 错误 | ||||||||
学习动机 | 大一 | 141 | 3.291 | 1.007 | .085 | ||||||
大二 | 309 | 3.366 | .955 | .054 | |||||||
大三 | 132 | 3.502 | 1.013 | .088 | |||||||
总计 | 582 | 3.379 | .982 | .041 | |||||||
学习时间 | 大一 | 141 | 3.246 | 1.029 | .087 | ||||||
大二 | 309 | 3.377 | 1.039 | .059 | |||||||
大三 | 132 | 3.518 | .986 | .086 | |||||||
总计 | 582 | 3.377 | 1.028 | .043 | |||||||
学习方法 | 大一 | 141 | 3.333 | .978 | .082 | ||||||
大二 | 309 | 3.350 | 1.000 | .057 | |||||||
大三 | 132 | 3.429 | 1.048 | .091 | |||||||
总计 | 582 | 3.364 | 1.005 | .042 | |||||||
学习规划 | 大一 | 141 | 3.352 | 1.059 | .089 | ||||||
大二 | 309 | 3.381 | 1.013 | .058 | |||||||
大三 | 132 | 3.432 | 1.037 | .090 | |||||||
总计 | 582 | 3.386 | 1.028 | .043 | |||||||
学习结果 | 大一 | 141 | 3.345 | .955 | .080 | ||||||
大二 | 309 | 3.300 | 1.026 | .058 | |||||||
大三 | 132 | 3.459 | .970 | .084 | |||||||
总计 | 582 | 3.347 | .997 | .041 | |||||||
表8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 |||||||||||
平方和 | 自由度 | 均方 | F | 显著性 | |||||||
学习动机 | 组间 | 3.164 | 2 | 1.582 | 1.644 | .194 | |||||
组内 | 557.174 | 579 | .962 | ||||||||
总计 | 560.337 | 581 | |||||||||
学习时间 | 组间 | 5.039 | 2 | 2.519 | 2.398 | .092 | |||||
组内 | 608.405 | 579 | 1.051 | ||||||||
总计 | 613.443 | 581 | |||||||||
学习方法 | 组间 | .749 | 2 | .375 | .370 | .691 | |||||
组内 | 586.078 | 579 | 1.012 | ||||||||
总计 | 586.827 | 581 | |||||||||
学习规划 | 组间 | .444 | 2 | .222 | .210 | .811 | |||||
组内 | 613.790 | 579 | 1.060 | ||||||||
总计 | 614.235 | 581 | |||||||||
学习结果 | 组间 | 2.347 | 2 | 1.173 | 1.181 | .308 | |||||
组内 | 575.056 | 579 | .993 | ||||||||
总计 | 577.402 | 581 |
由表8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动机在不同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时间在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时间在不同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方法在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方法在不同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规划在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规划在不同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结果在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结果在不同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
4.3.4成绩
表9 描述 |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 偏差 | 标准 错误 | ||||||||
学习动机 | 前列 | 188 | 3.420 | 1.011 | .074 | ||||||
中等 | 333 | 3.348 | .986 | .054 | |||||||
后列 | 61 | 3.415 | .871 | .111 | |||||||
总计 | 582 | 3.379 | .982 | .041 | |||||||
学习时间 | 前列 | 188 | 3.378 | 1.074 | .078 | ||||||
中等 | 333 | 3.375 | 1.005 | .055 | |||||||
后列 | 61 | 3.388 | 1.017 | .130 | |||||||
总计 | 582 | 3.377 | 1.028 | .043 | |||||||
学习方法 | 前列 | 188 | 3.372 | 1.063 | .078 | ||||||
中等 | 333 | 3.365 | .994 | .054 | |||||||
后列 | 61 | 3.328 | .889 | .114 | |||||||
总计 | 582 | 3.364 | 1.005 | .042 | |||||||
学习规划 | 前列 | 188 | 3.484 | 1.070 | .078 | ||||||
中等 | 333 | 3.349 | 1.022 | .056 | |||||||
后列 | 61 | 3.279 | .915 | .117 | |||||||
总计 | 582 | 3.386 | 1.028 | .043 | |||||||
学习结果 | 前列 | 188 | 3.456 | 1.019 | .074 | ||||||
中等 | 333 | 3.312 | .984 | .054 | |||||||
后列 | 61 | 3.203 | .982 | .126 | |||||||
总计 | 582 | 3.347 | .997 | .041 | |||||||
表10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 |||||||||||
平方和 | 自由度 | 均方 | F | 显著性 | |||||||
学习动机 | 组间 | .712 | 2 | .356 | .369 | .692 | |||||
组内 | 559.625 | 579 | .967 | ||||||||
总计 | 560.337 | 581 | |||||||||
学习时间 | 组间 | .010 | 2 | .005 | .004 | .996 | |||||
组内 | 613.434 | 579 | 1.059 | ||||||||
总计 | 613.443 | 581 | |||||||||
学习方法 | 组间 | .092 | 2 | .046 | .046 | .955 | |||||
组内 | 586.735 | 579 | 1.013 | ||||||||
总计 | 586.827 | 581 | |||||||||
学习规划 | 组间 | 2.961 | 2 | 1.480 | 1.402 | .247 | |||||
组内 | 611.274 | 579 | 1.056 | ||||||||
总计 | 614.235 | 581 | |||||||||
学习结果 | 组间 | 3.879 | 2 | 1.939 | 1.958 | .142 | |||||
组内 | 573.524 | 579 | .991 | ||||||||
总计 | 577.402 | 581 |
由表10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动机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时间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时间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方法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方法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规划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规划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没有差异;学习结果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结果在不同的成绩等级之间没有差异。
4.3.5专业
表11 描述 |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 偏差 | 标准 错误 | ||||||||
学习动机 | 人文科学:文史哲艺 | 241 | 3.410 | .978 | .063 | ||||||
自然科学:理工农医 | 247 | 3.297 | .968 | .062 | |||||||
社会科学:经管法教 | 94 | 3.514 | 1.019 | .105 | |||||||
总计 | 582 | 3.379 | .982 | .041 | |||||||
学习时间 | 人文科学:文史哲艺 | 241 | 3.361 | 1.021 | .066 | ||||||
自然科学:理工农医 | 247 | 3.343 | 1.032 | .066 | |||||||
社会科学:经管法教 | 94 | 3.506 | 1.034 | .107 | |||||||
总计 | 582 | 3.377 | 1.028 | .043 | |||||||
学习方法 | 人文科学:文史哲艺 | 241 | 3.398 | 1.011 | .065 | ||||||
自然科学:理工农医 | 247 | 3.254 | 1.021 | .065 | |||||||
社会科学:经管法教 | 94 | 3.564 | .917 | .095 | |||||||
总计 | 582 | 3.364 | 1.005 | .042 | |||||||
学习规划 | 人文科学:文史哲艺 | 241 | 3.455 | 1.088 | .070 | ||||||
自然科学:理工农医 | 247 | 3.286 | .979 | .062 | |||||||
社会科学:经管法教 | 94 | 3.468 | .985 | .102 | |||||||
总计 | 582 | 3.386 | 1.028 | .043 | |||||||
学习结果 | 人文科学:文史哲艺 | 241 | 3.393 | .953 | .061 | ||||||
自然科学:理工农医 | 247 | 3.306 | 1.039 | .066 | |||||||
社会科学:经管法教 | 94 | 3.337 | .999 | .103 | |||||||
总计 | 582 | 3.347 | .997 | .041 | |||||||
表12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 |||||||||||
平方和 | 自由度 | 均方 | F | 显著性 | |||||||
学习动机 | 组间 | 3.594 | 2 | 1.797 | 1.869 | .155 | |||||
组内 | 556.744 | 579 | .962 | ||||||||
总计 | 560.337 | 581 | |||||||||
学习时间 | 组间 | 1.915 | 2 | .958 | .907 | .404 | |||||
组内 | 611.528 | 579 | 1.056 | ||||||||
总计 | 613.443 | 581 | |||||||||
学习方法 | 组间 | 7.057 | 2 | 3.528 | 3.524 | .030 | |||||
组内 | 579.771 | 579 | 1.001 | ||||||||
总计 | 586.827 | 581 | |||||||||
学习规划 | 组间 | 4.241 | 2 | 2.121 | 2.013 | .135 | |||||
组内 | 609.993 | 579 | 1.054 | ||||||||
总计 | 614.235 | 581 | |||||||||
学习结果 | 组间 | .925 | 2 | .462 | .464 | .629 | |||||
组内 | 576.478 | 579 | .996 | ||||||||
总计 | 577.402 | 581 |
由表12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不同的专业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动机在不同的专业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时间在不同的专业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时间在不同的专业之间没有差异;学习方法在不同的专业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小于0.05,说明学习方法在不同的专业之间有显著差异;学习规划在不同的专业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规划在不同的专业之间没有差异;学习结果在不同的专业之间差异分析的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学习结果在不同的专业之间没有差异。
5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培养学习自主性的具体对策
根据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样本中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在学习规划、学习动机方面的自主性比较强,但是,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方面的自主性有待加强。在性别、年龄、年级、成绩、专业五个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性别差异方面,男女生在学习自主性的五大维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是说男女生都希望好好学习,都有着自主学习的愿望,这和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年龄差异方面,16-19岁、20-23岁和23岁以上的专科学生在学习自主性的五大维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认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专科学生年龄差异不大而且专科学习期较短的缘故,3年的学习时间除去大一新生的适应期和大三毕业找工作的迷茫期,专科学生还没来得及形成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路径,就已经面临着离校的情况。
年级差异方面,大一、大二到大三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呈现出随着年级升高而自主性有所升高的趋势,但是总体差异性不太显著。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总体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大一学生学习自主性水平最高。笔者认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其他学者研究的对象是学制为四年的本科生,兼之地域不同的缘故。
成绩差异方面,学习自主性五大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学习结果的平均值有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
专业差异方面,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规划、学习结果四个维度的指标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不同专业在学习方法方面却有着显著的差异。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的学生之间学习方法迥然不同,自然学科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学习方法重在动手实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学习方法重在动脑识记。
此次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增加决策的有效性,最终对云南省民办高校专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机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一是,云南省民办高校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定期引进名家讲堂、校友分享、班会宣传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切实从学生自身出发,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愿,同时逐步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以此保障民办高校专科学生自主性学习理念的落实。学校、教师必须坚信,专科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引导和训练以后能够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因为,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早就说过,学习不是强迫儿童和青年去接受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增长。
其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终身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终身教育就是,人的一生当中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各种不同的教育。终身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工作和职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得受教育者的才干、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激发、培养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学习中产生的焦虑感,提升学生对于自己的信心度。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水平。最终,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性循环。
其三是,学校社团和任课教师可以穿针引线,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有着共同志向、共同兴趣的同学就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组成小组。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学习中同伴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很好地激发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海霞,李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调查 [J].吕梁学院学报.2023.
[2]张艳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
办公自动化.2021.
[3]张玲,王齐.经管类专业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现状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
论坛.2020.
[4]高洁,刘梦,白继芳,杜依铭,曹春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性学习动机影响
因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
[5]李可涵,傅立娟,马珍珍.MOOC平台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及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9.
[6]王晓员,姚旻,杨学东. MOOC在世界各国发展的状况及其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电工电子实验自主学习的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9.
[7]成华威.基于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赤子.2018.
[8]胡蓉.基于核心素养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8.
[9]边莉娜.浅析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韩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长江
丛刊.2017.
[10]张鑫,吕鑫,宋文琼.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J].赤子.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