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有效路径
正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还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抵触等心理。游戏化教学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特点,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当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中时,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改变原本的被动学习状态。然而,当前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断革新,使学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为小学数学的现代化转变奠定一定基础。游戏化教学为教师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环境支持,使学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其次,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玩乐心和好奇心较重,游戏活动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愿、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从游戏中获得乐趣和愉悦感,也获得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与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选择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数学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的适应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游戏意识。其次,教师要明确游戏教学目标,这是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前提,能够为教师指引方向,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节奏。新课教学之前,教师要思考新课内容的主要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二)”前,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平面图的制作技巧,能够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能够根据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中的位置。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上绘制出横轴和纵轴,标出北方和距离,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应站的位置,并让学生以自己为中点说出自己身边人的距离和方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数学教学,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最后,在游戏化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通过游戏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改变错误的学习方式。从组织形式上看,游戏是一种团体性活动,因此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契合方式,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二)注重游戏层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因材施教,是自古以来倡导的教育理念,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现实原因,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开展教育游戏的过程之中,教师也要注重游戏内容的层次化。针对班级内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教师所提供的游戏内容,应以帮助其巩固基础为主,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针对班级内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创新性游戏内容,借此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满足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教育游戏的实施更具影响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将本课游戏分为两大板块。第一大板块,面向班级内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使其轻松地掌握圆柱与圆锥表面积计算、体积计算、图形特征等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动手动脑”为主题,引导学生与同伴相互配合,利用身边材料制作圆柱与圆锥物体,观察二者的图形特征以及组成部分,深化对图形结构的认知与了解,以便于开展后续计算。而第二板块,则面向班级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以“计算瓶子的容积”为主题,邀请大家利用自己所饮用后且有剩余的水杯作为材料,计算瓶子内容积。由于大部分水杯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所以很难计算其容积,大家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将瓶子的容积进行转化,进而求得具体数值。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游戏,深化对圆柱及圆锥物体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分层次的游戏设计,保障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游戏,为学生创造更加合理有效的参与方法,使其在自主参与中不断提升自我。
(三)立足游戏化布置作业与开展评价
游戏化的作业布置形式能够有效增强数学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从而发挥出作业本身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置分层的游戏化作业,使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以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中,不仅缺少学生这一评价主体,也缺少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学评价内容主要由教师依据自身对学生的印象、作业反馈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进行单方面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明显具有极大的缺陷,无法从更全面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因此,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这一环节的重要价值。首先,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评价自己的同学。其次,数学教师可以将积分机制引入教学评价,以学生在课堂中的游戏状态和胜负情况作为积分内容,及时给予分数最高的学生奖励,如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一张贴画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深入学习。最后,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其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班级整体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三、结语
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优势,确保在课堂上运用到游戏化教学。并正确对待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3(05):182-184.
[2]李治.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3):47-49.
[3]陆红.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3,16(04):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