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过程性教学评价;新课标
正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最近的数学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正确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对高中的数学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一、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的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理解、学习自信、独立思考能力等是随着学习过程而变化和发展的,只有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才能发现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通过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征为基础,对其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形成针对性的价值导向,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判断。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确立过程性教学评价的目标
高中数学教师需明确教学评价的目标。过程性评价一方面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另一方面考查教师教学的成效。通过教学考查,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诊断,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利用过程性评价,充分调动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利用过程性评价,持续纠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数学测试后,不要着急对学生的数学测试结果进行公布,而是先要对学生的数学测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梳理清楚哪些数学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巩固。教师不依据学生的数学分数对他们进行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依据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激励他们自主开展学习。通过过程性评价,可持续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如此一来,在教师的努力下,可达到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形成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式
高中数学过程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生的发展,应综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方法、效果,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主体、评价形式应多元化,旨在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JohnLocke)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等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中,习惯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一级、二级指标及评价内容,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提出具体要求,以优化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构建过程性评价多元主体
评价主体的多元是指除了教师是评价者之外,家长、同学与学生自己都可作为评价者,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有校外评价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评价为重点,以小组评价为要点。教师的评价是根据学生在平日里的表现记录和成绩来进行的,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评价结果相比较,在与学生的评价结果存在出入时,让学生对评价结果做出具体说明。
4.创新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
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首先,教师可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高中数学教师可对近期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以表格的方式清晰呈现给学生。其次,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以自己最近的数学学习状况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对标,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出清晰判断。最后,教师抽出时间跟学生进行交谈,在交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真诚地向学生提出建议,并督促他们做出改进。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并鼓励他们开展过程性评价,提出一些改进对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通过创新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使高中数学教学得以持续优化。
5.反思过程性教学评价的结果
过程性评价按照具体的评价方法,可分为课堂观察、成长记录、个人交流、学习态度调查、问题解决、学习模型制作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角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尽量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可以现有的数学经验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评价。
二、过程性评价需处理好的关系
目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需着力处理好以下关系。
1.统一性与个性的关系
新课标提倡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数学教师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单一以数学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判。同时需重视评价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当学生取得阶段性进步,而整体进步不明显时,教师应客观看待,并对学生进行持续的鼓励与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2.评价认同与否的关系
学生在刚入校时就建立了成长档案袋,用以记录三年的成长与收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记录,教育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这种做法。在现阶段,教师、家长和学生已逐渐转变传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学习过程的观念,持续强化对过程性评价的认同。
3.评价多元性与单一性的关系
目前,虽然评价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但仍需持续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诸如细化评价规则等。少数学校过于强调量化评价,导致教学评价较为机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时,需处理好评价的多元性与单一性的关系。例如,要想改变学生做作业粗心的习惯,仅仅使用教学评价中扣分的方法是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结语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优势,利用过程性评价实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应用过程性评价时,需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合作,确保过程性评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顺利实施,以促进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汤冬健. 高中数学函数问题的巧解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2, (09): 209-212.
[2]杨维. 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J]. 中国新通信, 2022, 24 (18): 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