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钳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韦承勇

广西柳州市旅游学校,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中职钳工课程教学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法的实践经验。通过对模块化教学法的介绍和探讨,分析了其在钳工课程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升。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模块化教学法,促进钳工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法;中职钳工课程;学习效果;学生兴趣;钳工教育发展

正文


钳工作为一门在制造业颇具重要性的技术,对于磨削、打磨、切割等操作具备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钳工课程常常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呈现,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往往感到困惑和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引入模块化教学法成为了有关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一、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钳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而钳工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让学生真正对其中的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其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钳工课程教学中,通过应用模块化教学法,可以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技能模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应用模块化教学法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传统的钳工课程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深度,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应用模块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钳工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习成效至关重要。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设置不同难度和深度的模块任务,让学生逐步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完成每个模块任务后,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应用模块化教学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钳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往往需要学生动手解决具体问题。模块化教学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每个模块都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有助于清晰呈现知识

采用模块化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知识按照章节顺序一一呈现,这种线性的组织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知识之间的隔阂,很难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而模块化教学法则将知识按照功能和内容的相关性进行划分,将复杂的知识模块化,使得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每个模块的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中职钳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模块化教学法则能够将知识内容分解为多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学习。这种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除了以上这些表现形式之外,模块化教学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钳工课程中,学生经常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这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模块化教学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的问题模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创新。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独立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采用模块化教学法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管理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需要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和进度进行教学,这限制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辅导。而模块化教学法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让教师更加关注和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效率。

二、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钳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一种高效而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在中职钳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也不例外。而在这一教学方法中,模块化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体验。模块化教学法,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分解为独立的模块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每个模块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逐步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案例分析则是在模块化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中职钳工课程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钳工技术。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钳工技术的各个重要领域,如钳工基础知识、加工工艺、常用工具等,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而案例分析作为模块化教学法中的重要一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实践性的学习环境。通过钳工案例的引入,学生们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钳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们能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能够与之产生共鸣。通过引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和探索,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另外,在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积极参与案例分析的讨论和解决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练习

在中职钳工课程中,可以将实践练习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例如钳工基本操作、常见工具的使用、零件加工等等,每个模块都有着独立的学习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实践练习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将实践练习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比如,在钳工基本操作的模块中,可以先从简单的操作开始,例如如何正确使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然后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操作,例如如何进行螺纹加工等。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练习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钳工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零件加工中的尺寸偏差、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等等[3]。通过将实践练习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可以针对每个模块的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在零件加工的模块中,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零件加工任务,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解决尺寸偏差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除了划分模块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模块化教学法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在实践练习中,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对特定的模块更感兴趣,有些学生可能在某个模块上表现出色。通过模块化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在实践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融合教育与产业的创新模式,正逐渐在中职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模块化教学法在钳工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法。所谓模块化,即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独立、完整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具备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钳工课程作为一门技能型课程,其教学内容往往复杂而繁杂,因此将其模块化,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更能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加灵活的合作方式。

例如在校企合作中,首先需要明确各方的角色和责任,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负责提供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而企业则负责提供实践机会和技能培训。通过模块化教学法,学校可以将钳工课程内容划分成多个独立的模块,然后与企业进行合作,将不同模块的教学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企业合作伙伴。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还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中获得全面的技能培训。之后校企合作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与企业进行频繁的沟通和协商,学校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技能要求,进而将这些需求和要求融入到钳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同时,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动态,从而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保持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在沟通中,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估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并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效果,学校还可以将企业的实践场景引入到钳工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组织实地教学和实践实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技能竞争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将学生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策划和实施一些技能培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选拔和培养人才,实现人才供需的有效对接。

(四)虚拟演示

所谓模块化教学法,就是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划分和组织,然后通过虚拟演示的方式,将这些模块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在钳工课程中,虚拟演示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虚拟场景,模拟实际操作过程。比如,在学习如何使用钳子进行夹持操作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能通过图片或文字进行解释。而通过虚拟演示,学生可以实际参与到虚拟场景中,亲自操作钳子进行夹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虚拟演示还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将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和呈现,比如,在学习如何进行钣金操作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需要学生分别学习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然后通过实践来进行综合应用。而通过虚拟演示,教师可以将整个工作流程分解成多个模块,逐步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虚拟操作,逐步掌握每个模块的技能要点,然后再进行综合实践。此外,虚拟演示还可以通过丰富的互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比如,在学习如何进行焊接操作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能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练习。而通过虚拟演示,学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自由创作,尝试不同的焊接技巧和方式,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法在中职钳工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课程划分为独立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兴趣。然而,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模块化教学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等。希望通过全面探讨和总结,能够为中职钳工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进一步提升钳工技术的培养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党波.中职院校钳工教学如何做到有用有趣[J].中国报业,2023(04):122-123.

[2]曹士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钳工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20(08):57-58.

[3]曹士其.关于提高中职院校钳工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21(07):73-74.

[4]王小兵.基于工作过程的钻井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王锋尖,潘坤,周向宇.基于工作过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