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知识——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付诗逸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江西省抚州市3441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大单元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践观察的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技巧。本研究的目标是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创造力;实验操作能力

正文


引言:高中化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学科,它涉及到分子世界的奥秘和物质变化的规律。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知识点繁杂、抽象难懂的困惑。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建立对化学的认知框架,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一、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一)统一性

统一性特点是指在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中,不同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依赖,通过它们之间的统一性,构建起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这种特点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首先,统一性特点体现在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各个大单元之间的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这一大单元时,会了解到物质的变化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1]。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机制,学生需要借助于其他大单元中的知识,如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等。这样一来,不同大单元的知识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化学知识。

其次,统一性特点体现在化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上。化学是一门严谨而逻辑性强的科学,它的知识体系是有一定顺序和层次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化学键这一概念时,会了解到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与键的形成,然后进一步学习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这种有序的教学安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此外,统一性特点还体现在化学实验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往往会涉及到不同大单元的知识,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涉及到了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中和反应等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还能够深入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二)多元性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多元性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多元性特点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多元性特点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上,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等方面。化学的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从基本的元素、化合物到更深层次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无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往往需要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把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化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为教学内容增添了多元性。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融入相关学科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多元性特点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上。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以课堂讲授、实验演示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认知过程需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传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能够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示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化学模拟实验软件、化学演示动画等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没有实际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实验的观察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此外,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多元性特点还在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有些学生对实验感兴趣,可以给予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有些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兴趣,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有些学生对化学应用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二、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化学这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言,探究式学习尤为重要[2]

例如氮的循环作为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氮的循环,教师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种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提出一系列与氮的循环相关的问题,如:什么是氮的循环?为什么氮的循环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等等。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接下来,教师早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亲自体验氮的循环过程,感受其中的变化和规律。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到氮在大气中、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不同存在形式,进而推测出氮的循环途径和原理。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推测,共同探讨氮的循环机制。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氮的循环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这种独立学习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一份小结或报告。通过展示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氮的循环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学习氮的循环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这种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以其生动、直观、互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单元的知识。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们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化学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乐趣[3]

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大单元的知识,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这一知识点,融入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感知途径来理解和记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图像和动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教学中,一些抽象概念如能量的传递、反应速率等往往难以直观地被学生理解。而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展示与之相关的动画或实际案例,使学生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反应的发生过程,从而更容易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提供更多的示范实验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现象。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亲自进行大量实验。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播放录制好的实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验室中,观察到各种反应的进行与能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多媒体教学方法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字资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面临大量的知识点需要掌握。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PPT等工具,将知识点以清晰简洁的文字展示给学生,并设立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答题、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中值得采用的策略。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广和运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对于高中化学电化学基础大单元的教学而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具有挑战性的方式。在这个大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诸如电解、电流和电势等重要概念,这些概念对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原理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这些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常常会感到困惑和迷茫。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大单元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教师能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某个概念或原理感到困惑,学生往往会选择保持沉默,或者直接跳过,以避免自己的尴尬。然而,这种避而不谈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知识的漏洞。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化学学习中,一个问题往往不仅仅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存在多种解决方法和思路。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然而,尽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教师们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引导。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对这个大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充分的准备,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解答和指导。其次,教师需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欲望。最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答和思考,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大单元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设计创意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相信高中化学大单元的教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昌爱.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原则分析[J].考试周刊,2021(39):137-138.

[2]黄继华.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6):92-93.

[3]张丽云.新课标中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高考,2021(20)30-31.

[4] 胡久华, 罗滨,陈颖.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初中化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5]朱如琴,王峰.真实情境推动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碳酸钠专题复习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9):25-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