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
关键词
信息化;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后获得更好的体育锻炼技巧与方法,提升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一、借助信息技术,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学体育课程学习中,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占比巨大,然而,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均没有意识到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甚至部分教师没有为学生专门安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点的课程,而是在实践课中为学生集中讲述某一运动项目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这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在开放性场地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吸收知识的特征,降低了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而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些体育基础知识,又会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动作技术造成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为学生打造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依赖于信息技术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讲授体育理论知识,转而着重于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课堂上的体育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分享的学习资料和相关教学视频,或者在网上浏览,整理与学习本该课堂上需要学习的体育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分享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尤为重要,学习资料要严谨准确,视频内容及时间做好严格把控,尽可能地在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中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课堂上,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并积极巡回指导纠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疑惑在课堂中得到及时解决;课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规划学习方式、内容、节奏,不懂之处寻求教师与同学的帮助。这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并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练习,以此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学体育水平三“篮球侧掩护技战术”时,教师如果在篮球场上为学生讲解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那么,很多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场地中容易产生兴奋情绪,进而无法集中注意力,降低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收集篮球侧掩护战术的教学示范以及相关比赛视频,并在班级群中分享,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通过篮球比赛视频,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以及鉴赏、评价篮球的能力,了解篮球比赛规则,学会在篮球比赛中设法得分或阻止对方得分,通过教学视频,提前了解要学习的技战术时机、位置的选取,几人还可以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学习侧掩护技战术的效率。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掌握的有关篮球侧掩护技战术的基础知识点,并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以此为教师接下来的针对性教学明确方向。
二、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引导式兴趣课堂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具有性格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弱等特征,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时无法做到长时间专注地去练习。尤其是小学生在面对一些认为枯燥无聊的运动项目时,常常感到无趣与乏味,无法对该运动项目产生兴趣,就会带着敷衍的态度进行学练,导致练习效果差,学习效率低。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在学练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及乐趣,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如教师结合小学生喜爱看动画片的特点,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网络上下载的与运动有关的动画片,以此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练习。
例如,耐久跑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心肺功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耐久跑内容枯燥,练习形式相对单一,学生在练习时容易产生乏味感,同时进行耐久跑时身体产生的疲劳、呼吸不畅等生理不适感,会使很多小学生对其望而却步。此时教师需要提升小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兴趣,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征,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耐久跑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耐久跑练习。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对动画片有着浓厚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性,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被灰太狼追赶的跑步片段,利用学生喜爱的“喜羊羊”卡通人物,引导他们以喜羊羊为榜样激发学生学习耐久跑的兴趣,同时配合激励性语言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坚持完成耐久跑练习。学生完成耐久跑练习后,教师根据他们的课堂表现发放“小红花”作为鼓励,以此保持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热情。
三、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标准化动作示范教学
动作示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的“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需要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因此,教师展示动作示范的次数有所限制。小学体育课只有40分钟,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教师无法在一节体育课中过多地为学生进行示范,而过少的动作示范,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动作要领。同时,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以列队的形式排开,一些站在队列后排的学生,由于距离较远、错位等原因,导致无法清晰地观看到教师示范动作的细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动作示范教学活动,不仅减少了教师集中示范动作的次数,且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动作示范的细节。如在体育课堂中利用平板,甚至体育馆大屏幕,循环播放本课动作示范的视频,为学生腾出更多的练习时间。针对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动作技术,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在家中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反复学练,巩固加深学生对该运动项目的掌握程度,提升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时,跳远运动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动作技术,如跳远时如何摆动手臂、起跳方向、双腿前伸动作等。传统体育课堂中“围观式”观看跳远的动作示范,无法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求。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到标准的立定跳远动作示范,将学生异质分组,每组配备一部存有慢速立定跳远动作示范的讲解视频的平板电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随时停下来观看立定跳远的动作示范,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在帮教合作学习中,学练立定跳远。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练习立定跳远,为避免出现错而不知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借助手机、平板等移动电子设备将练习过程录制下来,并上传到班级群里,让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指导,减少学生跳远动作不标准仍继续练习错误动作情况的出现,使学生更快掌握立定跳远运动技能。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体育课堂教学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是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管理整个班级的学生,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在40分钟的体育课堂中安排多种运动项目的教学任务,学生难以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体育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每堂体育课都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学各运动项目后,学生找到最喜欢的一项,教师根据他们感兴趣的项目,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并将体育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他们将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转变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先运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统计学生课堂上想要参与学习的运动项目,结合统计数据为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运动的学习视频,并分类存放在平板电脑中。在体育课堂中,一节课安排了2~3种运动项目,每名学生根据喜好选择一种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学习,教师将选择相同运动项目的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6人,并分发平板电脑,每组学生自行播放相应运动项目的教学视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积极巡回指导。教师借助多媒体不仅为学生打造了体育兴趣课堂,而且学生还能在体育课堂中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且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帮助,及时解决“疑难杂症”,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的体育课堂,不仅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深入学习了运动项目,还能使学生收获更多体育学习的快乐。
五、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学生信息化档案
小学是学生成长与发育的重要且关键时期,学生通过参与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使其获得更好的成长,而学生在小学阶段各个过程中形成的体育锻炼数据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过去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环境下,由于学校人数较多,出现的纸质文件也较多,且教师在手写记录学生体育运动档案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海量的文件保存起来并不容易,这些文件还有可能会出现弄丢或弄混的情况,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限制了建立小学生体育档案。由于无法了解学生体育运动有关的各项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师及学生本人就难以知道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在如今信息化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电子档案为每个学生创建自己的体育运动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体育教师可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学生最为科学的运动建议,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使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成长。
例如,从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开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建立体育运动电子档案,档案可以记录学生的基本健康情况,如特异体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等,在学生每年参与的体育运动锻炼后,他们的档案信息也需要及时更新。教师可以借助专门的统计软件对学生建档,随时观看他们的身体及体育成绩信息。另外,教师还可以为一些特异体质的学生做出标记,清楚地在电子档案中记录学生患有哪些疾病,根据其身体情况安排体育练习,甚至不安排体育活动,以此确保特异体质学生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使新体育教师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健康情况能够一目了然,关注个体差异,做好合理的教学安排计划。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教育教学领域迎来了巨大变革。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教师的教学不断朝着信息化、引导化、丰富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了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对体育动作的学习与练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并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间的切入点,以此为学生打造信息化的体育教学课堂,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使身心健康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房施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1):80-83.[2]徐亭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媒体课堂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2):101-102.[3]高美丽,李贝贝.“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实践研究[J].文体用品与技术,2022(03):193-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