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认同的高中思想政 治议题式教学运用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鲜梦阳

佛山市惟德外国语实验学校 528500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议题式教学

正文


一、落实政治认同的教学目标

2020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2020 年修订)》强调,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关注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政治认同素养作为四大核心素 养之首,是另外三者的前提和灵魂,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 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 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 重。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九大提出教育应将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政治认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的首要方面,其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和道德信念的确立,因此,培育学生的政治 认同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第二,体现高中政治课程性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其鲜 明的学科特点。高中的政治课程是一门具有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等特点的综 合性课程。这就决定着这门课程必须重视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坚定其政治认 同,并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以促进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

二、实施议题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 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并建议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教学过程。而议 题式教学作为实现活动型课程的重要途径,其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具有重 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化政治认知:议题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 体,根据教材内容设置贴合学生的议题,通过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真实的社会 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现实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 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对政治生活的认知,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大阵方针,深化学 生的政治认知。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议题活动中参与政治生活:习近平主席在关于思政课中, 提出了“八个统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因此,议题式教学中,应以活动 为主线,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围绕开放设计的议题,展开各类各 样的议题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真切体验政治生活,在活动中感悟社会主 义的美好生活,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将政治认同素养真正落地课堂, 促使学生规范自身的政治行为。

三、展开议题式的教学环节:

1、精选议题,旨归认同素养

公共话题往往是大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信息化的社会,大家越来越关注 社会发展,这些话题往往反应了公众意愿。教师可利用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话题 来帮助学生实现政治认同。社会热点是思政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能够及时 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政课的时代性,源于国家报告与新闻报道中的社会热点, 能够帮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承担民族责任。例如“佩洛西访台 ”事件,使得学 生热烈关注我国外交部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此事件设置议题  台湾回归需要我们做什么? ”来引导学生承担民族责任,培养维护祖国统一与 民族团结的建设者和拥护者。

2、围题而议,涵养政治情感: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通过情境等生动性与多样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情 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其将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不如为学生创设一 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对议题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议题的 理解与探究。例如,在讲《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内容时,教师可通过香港澳门 的回归与发展史实,利用视频与文字材料,展现真实的发展历程与真实的成果, 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发现“一国两制 ”所体现的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国家制度的 优越性,认同“一国两制 ”,坚定制度自信,实现政治认同。

3、以议达思,坚定政治信仰

政治认同是人们对政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价值在情感上的认同感 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基于建构主义与启发性的教学理念,通过启发学生对议题、 情境、活动的思考,引领学生在解决议题的互动、交流、研讨、反思等过程中辨 明真理。学生通过“议 ”来探究议题的原因与决策。例如从“一国两制 ”探究港 澳的发展密码,从习近平的论述中去分析港澳得以发展的原因。从而坚定对“一 国两制 ”的制度自信。通过“议 ”来展示自己的参与能力,论证能力与决策能力。 例如学生在分析港澳得以发展的原因,会运用哲学的辩证思维与学科的专业术语 去表达和交流。

选必一: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教学过程: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图片,让学生给图片添加新闻标题

政治认同:通过给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图片,添加新闻标题的方式,来引导学 生利用史实来关注国家大事。

(二)主议题:捍卫主权,实现统一

教学过程:本框以港澳回归及港澳回归后的发展为教学线索联系教学内容。 (三)议题一:港澳回归意味着什么?

议学情境 1:“港澳回归 ”中论国家“主权 ”之重

议学活动 1:观看港澳回归视频,设置活动:

结合教材和视频思考:什么是国家主权?国家主权问题为什么不容商量?

议学情境 2:“爱国者治港 ”探究主权国家的权利

议学活动 2:阅读文字材料,设置活动

个人探究思考:针对欧盟外国政客的行径我国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体现了主权国 家什么权利?

)议题三:台湾回归需要什么?

议学延伸 5:从佩洛西窜访台湾中承担民族责任

议学活动 5:通过佩洛西窜访台湾的时政新闻,设置活动:

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 ”吗?为什么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佩洛西“访台 ”? 政治认同:关注国家大事,承担民族责任,争当祖国统一倡议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3-34.

[2]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简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7.

[3]周瑶.基于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4]周灵.基于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下的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以《政治生活》为例[D].

四川师范大学,2020.

[5]董剑丽.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6]王莹莹.基于议题式教学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

[7]张杨.议题中心教学的应用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15-16.

[8]陈式华.议题中心教学法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

教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