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凤艳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第一小学校 133100

摘要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要持续地导入阅读教学理念,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让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提高。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怎样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进行有效地培养做好小学生的阅读引导工作,使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好的语文阅读思维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阅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简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的意义

(一)阅读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作者对生活中的景物、人物和具体的事情的描述,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处于了解世界的过程。尽管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类别和主题都有所区别,但通过不同种类和主题的作品,学生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也会慢慢地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对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与阅读是分不开的。通过阅读好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优良的品德,可以把文章里的想法变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在持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素养也会随之增长。而优秀文章可以对小学生产生新的启示,既可以让他们学习优秀文化及优秀思想,又可以充实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逐渐开阔自己的眼界,也会从各种不同的作品中,获得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学会相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把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学生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一)组织群文阅读,使课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在目前的形势下,教材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目前我们更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运用现代的多媒体等方法,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在课堂上节约更多的时间,如何将这些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成了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群文阅读”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对教学的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同时也可以利用课外的读物来补充课本的不足,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横向对比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有用的语文知识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到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入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在阅读前用问题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外的时候能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例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节课前,教师可以把两种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两个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体,哪一个最先落地呢?然后,学生开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寻找答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小学语文课文不乏有趣之处,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低,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而要达到较高的理解水平,就必须培养出深度阅读习惯。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们的工作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尤其是那些性格不稳的学生。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举办群文阅读、阅读沙龙等多种阅读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语文写作与语文阅读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累积词汇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就会自觉地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向学生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自己的广博知识,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经过长期的、有计划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量就会得到提升。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学生会慢慢地喜欢上阅读,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四)情景教学的运用

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桂林山水》是以风景为题材的文章,要使学生对作品的内涵和意蕴有较深的理解,必须使学生具有实际的旅行体验。但事实上,班里没几个学生去过桂林,很难想象到底什么样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问题引入课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地域广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位同学有没有旅行经历呢?你印象中哪些好的风景”在启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欣赏桂林的风景,并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看,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桂林的风景。在这种导入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引导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单纯记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在这个学习的进程中,小学生要扮演发现者和探索者的角色,而教师要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搜索、处理和整合信息,利用已有知识不断地创造信息。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和发展程度产生了浓厚的热情和兴趣,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了解和提升自己,并创造知识。

三、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阅读教学越来越被广大的小学教师所关注,然而由于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导致在实践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针对问题进行剖析,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建立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玉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意义[J].新课程,2021(47):191.

[2]李霞.“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J].吉林教育,2022(33):55-57.

[3]尤玉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22):36-38.

[4]刘杰.新课标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3(25):37-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