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语言文字,传承革命文化——小学语文教科书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路径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红伟

会昌县周田中心小学 江西会昌 342600

摘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增强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老师们要对语文课程的形态有清醒的认识,双减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设计并落实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其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立足双减政策,从教育大背景、小学教育、语文课堂出发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供传承革命文化。


关键词

语文课堂;小学教育;双减政策;革命文化

正文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启蒙关键期,对于母语为载体的语文学科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引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的潜能激发、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增强课程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热爱。双减政策大背景下,整体大环境要加强熏陶,剔除“拔苗助长”错误式培育,形成各大主体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热爱语文习惯,在情境中敢于发言、敢于表达,成长为“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终身学习者。

一、凝结语文教学主体,认清语文学科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培养怎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思想值得我们共同关注。语文学习的领悟能力与个人终身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从世界而言,使我们“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窗口;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素养的形成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精神血脉!

教师要树立战略性目标,在信息碎片化同质化社会下,信息茧房成为难以逾越的信息壁垒。小学阶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唤醒学生人文素养,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情景形象逼真的展现出来,像教学设计、课件、微课、音视频等等。在课堂上,通过字词听写、微课等富媒体资源,以及随机选人、抢答、翻翻卡等智能化的互动工具,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阶段学生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母语教育割裂现象频繁!

二、注重课堂互动引导,掌握灵活获取知识的方法

点面结合,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白规律并运用知识和规律去拓展迁移。教师基于学习者的视角……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的体验有了抓手、素养有机会落地。例如三年级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童年,边疆多民族小学里美丽团结充满快乐插上想象的翅膀,课堂上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小组合作,汇报展示,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感受到作者描写大青树下小学的自豪之情,又巧妙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全班可以有感情的齐读;并引导学生回读《司马光》一课,旧文新读,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得。整堂课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共情,学到表达情感的方法与描写刻画生动人物形象的片段,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例如二年级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可以介绍植树节由来,或者是参加一次植树活动的经历,同时,对伟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就精神的崇敬之情。

比如,教师在进行“奋斗的历程”这一综合性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任务,留够给学生几天精心准备的实践,进而使得同学们都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得学生展示自我,教导学生通过PPT的展示和制作,来丰富的思维导图,广泛鼓励同学讲述“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故事,使得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在相互交流之终明白许多人民英雄在这场战争中牺牲;当然也要鼓励学生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这告诉了我们祖国正在变得强大,一些同学讲述了今日的祖国,那个强大的祖国。综合性学习过程,除了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借助多种学习资源,整理相关素材,提升语文底蕴和综合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的教育和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也不是短期就能养成的,只有不断地经过长期的渗透和升华,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较为感性的时期,通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养成习惯。

三、激发学生对母语的能动性,滋养感悟力洞察力的悟性

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滋润式熏陶,不可一昧追求速度与升学率,只有真正做到“将知识的运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可知行合一”,学生内在的兴趣点与内动力被真正激发,自然而然呈现人文素养,自律性与行动力便显而易见!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落地要发挥学校优势,深入思考和开展多元化的课后服务,用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训提炼、校风形成,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思想动员。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时,及时花费5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聊聊天。主要围绕语文名人或是学习情况或亲身事迹,学生会更加感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时小测试。

看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宣布学习完开始逐个测验,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随机抽查检测。有了随机性就增加了紧张的气氛,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抽查,学生的精力也会随机提高,练习的积极性随之提;语言激励。采取富有激情的语言指挥,调动学生的练习热情。语音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时时让学生围绕你讲话的内容展开有意义的练习。榜样展示。激发学生的求胜心,鼓励榜样做好引领的合作学习积极性;友情联姻。这要求教师平时要多观察经常在一起的好朋友,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展演,然后各小组选出评委,教师提前设计好评分标准,各评委根据小组情况认真打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该小组最后得分,得分最低的小组增加身体课文朗读练习,作为惩罚措施。

总而言之,革命传统教育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立足于语文学习的课堂,恰当延伸课外,巧用综合性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读现实这本“大教科书”,用以上语文的方式和实践体验来播撒“红色基因”的种子,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生动的语文课堂要做到内涵与外延。要树立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观,要把一个单元当作整体来看,学会整合教材内容。要正确深入的地解读教材,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同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课堂上要有表达方法的引领,也要有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以重庆市S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9(5).

[2]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0(12):28.

[3]谭爱麟.浅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略[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10):102-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