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美红

江西省抚州市344313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罗陂中学

摘要

现阶段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发展,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慢慢总结出一套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本文剖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创新方案。


关键词

核心素养,探究实验

正文


“唯分数论”是现阶段主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学生不能喝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仅有的时间不足以支撑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探究。再加上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对新课改没有推动作用,所以,无法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质。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初中物理老师没有从以往的教学环境中走出来,不管是教学方案还是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只有知识的传递,没有知识的交流。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教师课堂效果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教师对于教学方案的转变没有那么圆润,不能抓住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导致学生没有积极的参与到物理探究实验中来,因此对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很难轮到实处。

(二)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保障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准备一些针对性的探究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并提高实操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些探究任务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得到保障。

(三)教师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物理探究学习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是物理原理的呈现。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物理的概念和定义,只有验证物理结论的实验,而不是贴近生活的富有联想的探究实验。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I)巧妙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在传统的教育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对于实践动手能力,并不是特别的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弱。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中,桥面的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实验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分组、课外、探究等方面的实验,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提升。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的将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和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都有哪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将各类自行车和摩托车以及鞋底花纹等纹路展示给学生,并询问学生花纹的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能够极大增加摩擦力。然后教师提出质疑“这些花纹是否真的能够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来验证这一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快速且有兴趣的投入到物理的实验中来,加强学生记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组实验探究,重视能力培养

在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非常务实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物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分组,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中学生水平有高有底,处于同一水平。然后让基础好的学生对实验的整体设计进行引导作业,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电路变化操作的记录,先确定电流表和电压表之间的里程,然后在将电路连接好,最后就是调节滑动变阻器,将其调到最大,通过得出的数据,再利用方程将ε和r值给求出来,并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所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深入的掌握内阻测定的方法,还能够熟练掌握图像法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三)深度探索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必备品质之一。那么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下,如何提升学生物理实验实践的能力就成了教师首要面对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学的过程尽量给与学生更多的自由性,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独特性,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实验中的得到更社内的探索和挖掘;二是当学生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比如说在“传感器的应用”这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开放式的物理小实验让学生先进行自主的探究,然后正式开始实验,通过不断的组装和调试,让学生能够对传感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再比如说深度实验中“光敏电阻”这一物理课题的设计中,可以以此为主体进行物理实验的设计和研究;还有“光线对电阻的影响”这一主题的物理实验设计;不管是哪一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其目的都是让小组的学生对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充分的掌握,这些深度探索的实验,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学会在实验中理解知识概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要沉下心来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不断的积累,再加上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总结,才能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就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实验教学,并且让学生全部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通过亲身的实验和实践,然后引导学生不断观察和思考物理实验中穿线的现象,这样才能够对物理概念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初中学生观察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抽象思维相对来说比较弱,因此在学物理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吃力,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学生通过尝试间的观察,在物理的认识方面会有一个全新的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采取探究性的实验,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思考物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发现物理的快乐之处。比如说在摩擦力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桌子向前推动和向后推,感受双手受到的力。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直接的感受摩檫力的作用效果。

    (三)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

     实验需要科学和严谨的态度,学生更应该专注的学习,敢于探索,大胆质疑,尊重科学,较为理性的处理问题。尤其是在做实验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合理、严肃、科学地进行操作。例如在进行电路实验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仔细,串联和并联都是很简单的,但是由于学生比较粗心大意,连接电路的时候造成短路或者其他问题等等。虽然问题很小,但是也要积极的重视起来,学会检查哪里有问题,及时改过来就能得到新的收获。学习和探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需要不断地纠正、完善、探索,这样的结果才是经得住检验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运动相关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全体学生一起认真观察实验,并且回答相应的问题。教师先把一盒粉笔放在桌子上,然后又将一块橡皮放在粉笔盒上面。首先将粉笔盒和橡皮擦一同由左边移到右边,然后再将粉笔盒和橡皮擦一起往上举起来。教师可以对这两个动作进行提问:这两个运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粉笔盒相对桌面的位置是否有变化?这两种移动情况进行比较,橡皮擦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是否有变化?这两个运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粉笔盒相对桌面的位置是否有变化?教师还可以带动学生自己运用身边的小物品进行探究,这样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运动的参照物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措施

(一)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

在初中的教学阶段,由于物理知识并不深入,能够通过实验的模式就能够得到物理知识结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并不断地创新,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合理的设计物理的实验课题,教师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课题,通过课题的引入和设计这一阶段通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对物理的探索起到浓厚的兴趣。比如说在物态和变化这一课时,教师在课题开始之前给学生提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让冰在最快速度下变成水?”然后接着展开话题引入冰的融化这一实验课题,来探索水的形态变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从学习转变成解决课题中来,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除此之外,学校物理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为学生设立专业性的物理选修课程,同时组织物理实验竞赛,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物理的选修课程及竞赛。

(二)通过多样性的实验方式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浅,学生学习物理并不仅仅是掌握物理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性的物理思维方式,在面临各方面的物理问题时,学生能够用科学性的思维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在初中物理物理课程中,很多物理实验现象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首先要保证学生对物理实验有足够的耐心,然后通过多样的物理实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其次时教师要根据物理实验的难易程度,选择和开展合理的物理实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三)通过物理认知的方式培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物理认知的方式,让学生从科学的态度方式思考问题,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比如说在“机械运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首先移动某一个小物品,然后选定参照物,模拟机械的运动,如果学生无法理解,那么将移动的对象和参照物替换成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白机械运动的本质。

结束语:教师需要认真地构思探究性实验整个过程,对物理实验教学大胆的创新,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运用最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识点和实验的意义,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框架,也让学生明白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军胜.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63-64.

[2]陈晓燕.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1(09):31-32.

[3]吴正飞.学科核心素养融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4):70-71.

[4]杨瑞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1(24):49-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