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之下 小学英语作业的具体设计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孙丹

河南省焦作市学生路小学,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摘要

作业是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教学的及其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但能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同时实现作业夯实练习的功效,更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作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作业设计呈枯燥机械、过多的形式呈现,为学生带来了过多的课业负担,很多学生对作业产生严重的抵触与厌学心理。本文就自己所教授的小学英语进行了研究,思考了作业设计相关问题,利用多样化英语作业设计,提高英语作业的质量,达到减量不减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英语;“双减”政策;作业设计;

正文


基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现状,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并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求作业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也有所制定,例如低段学生尽量不安排书面作业;作业时间明确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等等。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基础学科,肩负培育小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综合型素养的责任。小学英语教师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如何在双减这一大背景下,探究小学英语的作业设计理念与策略,对于未来教学工作的展开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实践价值。《英语新课程标准》把“充分调动和培育小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小学生自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就是小学生检测学习成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借助于作业使其获得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这将有利于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能培育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加快其自身发展。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小学英语作业的具体内容多为机械的誊写、诵读和练习作业,学生多数这些枯燥乏味的作业毫无兴趣。其次,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内容虽能与同一天的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但缺别的学科资源的整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习惯较严重的书本化现象。总体而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缺少较大的联系性,在开展作业设计时必须进一步思考。再次,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性也建议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这也是作业目标层次性的充分反映然而小学英语现行的作业设计难度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各项水平开展分层设计,以中低难度为基础较适合水平能力一般的学生,针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缺少相当程度的挑战性。长时间的低难度反复作业极易引发学生的倦怠感和厌倦的心理,压制小学生的作业主动性。由此可见,现的作业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合理发展,缺少较大的层次性。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没有重视小学生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均采用“一刀切”的操作方式。这种作业模式不但没有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反而让学生把作业认为是一种负担,把作业看成是一项枯燥无趣的任务,使其不再对作业有强烈的兴趣,自然也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教师对作业功能的认知不全,设计的意识与水平不足,没有从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出发有关,从而直接影响了小学英语作业的效果。解决这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小学教师作业设计理念,提高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在正确观念导向开展系统的作业设计。更为重要的是,作业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作业心理和个体差异性,设计具有选择性、分层性与趣味性的作用,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作业,在实现“减负”的同时起到“增效”的效果。

“双减”下小学英语作业的具体设计

(一)关注课标要求,设计表达类作业

针对小学英语这门学科来说,其最为重要的是培育小学生的语言用能力,所以要求教师从整体视角出发,设计出一些语言表达类作业,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多多关注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是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利用英语完成交际是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备日常交流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学生必须借助时间开展不断的训练推荐使用《英语趣配音》提高口语。挑选的听力材料要真实,小学生所听的文本内容应当是生活中可能将碰到的真实场景,例如讨论天气状况,购物,指路和问路,寻问时间,打电话,用餐,就医,打招呼,自我介绍,讨论家庭成员或校园生活等。只有采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才能使小学生更好的进行听力练习,提升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第二单元This little girl can't walk》教学结束时,我结合学生已学过的四年级下册第五模块的相关内容,拿出自己过去与现在的照片为例,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这样的:I was short then. I couldn't jump high.My father helped me.Now I'm tall. I can jump high.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ather.让学生制作一张成长回忆卡,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亲人朋友的,次日课前两分钟演讲要向全班展示并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让学生将语言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又通过自己的成长照片和介绍升华了亲情友情。

英语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多样化的的。只有在日常的实践经验中,语言的魅力方能展现出来。小学教师要让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活动,尽量让他们走进日常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语言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

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中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优化整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样在英语作业布置中,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差异,改变传统作业布置“一刀切”的现象,打击学生完成作业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差异来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促使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将“双减”政策对学生减负减量落实到底,促进学生进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一个班集体中有好学生也有学困生,通常这些学困生自我约束力较差。一些小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某些作业该如何进行,因而就出现了抄袭,作业完不成,作业质量不高等情形。所以在编排作业时,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的进行作业布置。例如:在一篇课文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A,B,C(即好,较好,待进步)三个类型,再把他们平均分为若干组,每组中都要有这三种类别的学生,让A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制作与之有关的话题的英语手抄报;B类小学生可以把课文进行复述,使其成为自己编制的小故事;C类小学生把所学课文内熟练朗读并能进行翻译。让孩子们互相帮助,接下来开展小组综合性的评价。又如:让各组成员开展角色扮演,自由分配角色。这样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这些学困生不再掉队。 小学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但是孩子们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因而,英语作业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认同孩子的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孩子都能挑选自己喜欢的作业。  

(三)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样性作业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乐意他人面前展现自己,比较活泼好动。传统作业布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得学生面对英语作业产生消极心态,这便影响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因,教师可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作业形式,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为学生设计和布置高质量作业,使得学生乐意并认真完成作业,能够掌握所学英语知识。

如:在讲授英语数字表达后,可以让小学生搜集手机号码,车牌号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英语展示。英语作业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维持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作业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小学英语的作业布置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学生读几遍单词或课文,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应该倡导实践类和探究类的新型作业形式。实践性作业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与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体验与感受英语的学习过程,重构英语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Module 1 Go straight on.一课中,教师布置让学生观察某些地标到学校或加的路线,并画出该路线,用所学重点句Go straight on. Turn left.Turn right.在路线旁边标注,再结合课本对话重新改编和交流。又例如在学习 四年级下册Module3 Unit 2 On Monday I Will go swimming.教师布置了调查作业,教师备课时准备好让学生要调查的内容对话,让学生调查小组成员或者家人的周计划,此类作业可以以个人形式或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写一份作业。

“教育即生活”通过观察、调查等作业形式,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的应用能力,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及亲子关系。

(四)根据学生性格,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的过程中,要创新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作业带给学生的枯燥感与压力感,避免英语作业出现反复抄写和大量练习的现象,通过新奇的、适量的、合理的英语作业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英语作业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认真地完成英语作业,牢固掌握知识,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的作业放在极为重要的地方,要多发现并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议题,以作为作业的素材,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授有关颜色的词汇:yellow , green, red, blue, white …时,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日常生活中带有这些颜色的东西有哪些,画下来,并带来向同学介绍The sun is red.The sea is blue.The milk is white…”这样学生有兴趣去做,也乐意把自己画的图画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尽力把自己积累的词汇和句子说出来。这样的作业布置既有趣味性,还让学生复习了旧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其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开展创造性的学习。

(四)作业设计的评价

作业设计的评价不仅能帮助发挥作业的学习机制,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处理作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并能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过去的作业批改基本都是打“√”或“×”,或ABC等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些形式“早已麻木”,于是笔者尝试多种评价方式,例如:用表情或简笔画表达学生作业写得好与不好;用小印章English star分别表示本次作业完成良好,在作业反馈活动中取得该次作业评比的英语之星等。教师可以写评语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的作业,评语可以很具体,对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书面作业评价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因此作为教师,其评语也要尽量简单让学生易懂,”It’s nice of you to write this way.””You’re doing wonderfully!”  ”You will make more progress.” 教师经常用,即便有生词,学生也会慢慢了解,有的孩子还会查查词典想看英语老师说了什么。学生需要被肯定,被赞扬,被鼓励。

新的课改理念,需要我们对小学生的作业开展科学、全方位的评价,达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而我们要用 “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其重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从提升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以学生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为目标,而非成为学生的沉重的课外负担,令学生“谈作业色变”。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多关注创设课堂活动而忽略了课外作业的重要作用,当笔者重新认识到这一点,并经过实践创新,针对性的、趣味性的、层次性的设计作业,才发现作业真的“有效”起来

结语

“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行,旨在减少学生作业总量,降低学生的负担与压力,促使教育回归本质,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乐情趣,这对教师布置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需要响应“双减”政策,遵循学生学习特点。教师要对英语作业的设计进行创新,改变传统作业的缺陷,通过多样性英语作业的布置提升学生对作业的期待感。小学教师依据小学生兴趣设计开放性作业,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性来设计层次性作业,依据小学生性格特征设计趣味性作业,促使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同时,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达到减量不减质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艳传,赵双阳.“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开发[J].小学教学设计,2021(33):63-64.

[2] 李磊,万里虹.“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序列化作业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1(30):12-15.

[3] 高海燕.“双减”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思考[J].上海教育,2021(33):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