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外科;护理;风险;对策
正文
外科手术是医疗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治疗和康复的机会,还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护理挑战。外科护理要求护士和医疗团队高度关注患者的安全、舒适和康复,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1]。然而,外科护理中存在着潜在的护理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结果[2]。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外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为临床外科护理提供更好的护理指导,以提高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33例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标准: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以及围术期系统性治疗;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急救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疾病或疾病并发症的患者;存在无法有效沟通或理解研究要求的语言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33例外科手术患者中,男性332例,女性301例;年龄32~68岁,平均(50.29±17.42)岁;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114例;妇科手术127例;泌尿系统手术110例;耳鼻喉科手术96例;眼科手术71例;骨科手术115例。
1.2方法
收集633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对不同的护理风险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在明确护理风险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3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护理风险类型在633例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633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类型包括出血风险、疼痛风险、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呼吸困难风险、肺部感染风险、手术伤口感染风险、尿路感染风险、负面心理反应风险,具体的发生率见表1。
表1不同护理风险类型发生率
护理风险类型 | 发生率 |
出血风险 | 88(13.90) |
疼痛风险 | 381(60.19) |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 26(4.11) |
呼吸困难风险 | 44(6.95) |
肺部感染风险 | 18(2.84) |
手术伤口感染风险 | 12(1.90) |
尿路感染风险 | 15(2.37) |
负面心理反应风险 | 211(33.33) |
3 讨论
外科护理的复杂性源于手术本身的多样性,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领域。每种手术类型都具有独特的护理需求和挑战,需要加强护理风险管控[3]。与此同时,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因素也会影响外科护理的策略和结果。护理风险可能包括感染、出血、疼痛管理问题、术后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这些风险的出现可能会对患者的康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并有效管理这些潜在护理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633例外科手术患者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类型包括出血风险、疼痛风险、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呼吸困难风险、肺部感染风险、手术伤口感染风险、尿路感染风险、负面心理反应风险,针对上述护理风险,提出以下护理对策:
3.1出血风险护理对策
在手术前,护士与外科团队合作,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使用(特别是抗凝血药物)、凝血功能状况以及任何与出血相关的潜在因素。如果患者有凝血功能异常,护士应与医生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如停止抗凝药物、纠正低血小板计数等。术中,护士在手术室内负责监测出血情况,包括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以及观察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4]。根据手术的性质,外科团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止血技术,如结扎、电凝、激光或止血药物。护士应确保这些技术的正确使用,并提供所需的设备和药物。在手术中,如果患者失血较多,护士应协助医生考虑预防性输血,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稳定血压[5]。术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这包括观察伤口敷料的湿度、颜色和渗液量,以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常规指标。有效的疼痛管理可以减少出血风险,因为疼痛可能导致患者的心率升高和血压上升。护士应制定个性化的镇痛计划,确保患者能够在手术后保持舒适。
3.2疼痛风险护理对策
术后,护士应定时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并了解疼痛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这有助于调整疼痛管理计划。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护士可以协助医生制定适当的药物治疗计划,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其他镇痛药物[6]。护士应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用药,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多模式疼痛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结合多种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以提供更全面的疼痛控制,包括物理疗法、神经阻滞、热敷、冷敷、放松技巧等。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术后疼痛的信息,包括疼痛的预期程度、可能的副作用和如何管理疼痛的建议,让患者了解疼痛管理计划,有助于提高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3.3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护理对策
术前,护士应在术前与外科团队合作,评估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包括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年龄、性别、肥胖程度、活动水平、既往的DVT或肺栓塞史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应识别高风险患者,如老年患者、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肿瘤患者等,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7]。术中,外科护士在手术室内监测患者的DVT风险因素,并通知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推荐使用外用肝素或机械性DVT预防装置。手术结束后,护士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运动,包括活动受术肢体。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的风险。术后,护士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管理抗凝治疗。如果患者有出血风险,护士可以协助医生选择适当的机械性DVT预防装置,如静脉内血栓装置(VTE)或弹力袜。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DVT风险的教育,包括症状的识别(如肿胀、疼痛、静脉突出等),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8-9]。患者应了解自己的DVT风险,以及术后需要采取的措施。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DVT风险和症状,将相关信息准确记录在患者病历中,这有助于跟踪患者的DVT风险和病情变化。
3.4呼吸困难风险护理对策
护士应在术前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既往呼吸疾病史、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年龄和手术前存在的任何呼吸症状。这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呼吸风险;与麻醉医生合作,了解麻醉计划,尤其是与呼吸相关的麻醉药物和技术,确保患者的呼吸状况,在麻醉前进行充分准备。护士在术中负责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和呼吸模式。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护士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包括适当的气管插管或面罩通气,以保持充分的氧气供应。护士应与麻醉团队和外科医生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呼吸稳定。及时沟通任何呼吸相关问题,如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急促。护士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呼吸教育,包括如何正确咳嗽、深呼吸和使用呼吸辅助设备,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包括适当的气管插管或面罩通气,以保持充分的氧气供应。指导患者了解呼吸困难的早期征兆,如呼吸急促、气短和氧饱和度下降,并知道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3.5肺部感染风险护理对策
护士应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清洁和消毒,以减少外源性感染的风险。维持手术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预防感染。在术前,护士要确保外科医生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标准,以减少手术引起的感染风险。术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肺部听诊和痰液性质,及时发现任何呼吸困难或感染症状。护士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无菌技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包括正确地手洗和穿戴无菌手套。对于术后患者,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护理,包括深呼吸、咳嗽和使用气道清洁设备[10]。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感染征兆的教育,包括发热、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的识别,使得患者知道何时寻求医疗帮助。对于需要术后康复的患者,护士可以教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以改善肺部功能和预防感染。
3.6手术伤口感染风险护理对策
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包括手术台、仪器、麻醉设备等,维持无菌环境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护士应确保外科团队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标准,包括正确穿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以及使用无菌巾和仪器。护士在术后负责伤口护理,包括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的红肿、渗液或感染征兆,并确保伤口干燥和清洁。根据医嘱,护士可能需要管理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来预防感染,应当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服药,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护士应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的手卫生和无菌技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伤口护理的教育,包括伤口观察、如何识别感染征兆(如发热、红肿、渗液)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3.7尿路感染风险护理对策
护士应在术前进行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尿路疾病史、尿路感染史、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尤其关注是否有慢性肾脏疾病或泌尿道结石等风险因素。针对需要导尿的患者,护士应确保导尿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标准,导尿管的插入和护理过程应极其谨慎,定期评估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不必要留置的导尿管,以减少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术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泌尿系统症状,包括尿液颜色、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任何异常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11]。帮助患者维护尿道卫生,包括在每次排尿后进行适当的清洁,以减少尿道感染的风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冲洗尿道和预防感染。
3.8负面心理反应风险护理对策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信息,包括手术的目的、过程、术后恢复预期和可能的并发症。使用易于理解的术语,回答患者的问题,以减轻不确定性和焦虑。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对于可能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以识别患者的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计划。鼓励患者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担忧,家人的陪伴和支持可以在手术前后提供情感上的安慰。教授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帮助他们管理焦虑和紧张。如有需要,引导患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精神健康支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慢性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在手术前和术后,安排患者与其他经历类似手术的人进行社交互动,分享经验和感受,有助于减轻孤独感和恐惧。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让患者感受到他们的想法被关注以及对自己治疗计划的掌握感。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中潜在多种护理风险,临床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当加强相关护理风险的评估与识别,提升专业性与责任意识,积极进行护理风险管控,降低护理风险,提升外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余鼎业,余震,蔡伟.基于术前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管理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5):468-474.
[2]饶恕.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32):86-89.
[3]刘光英,安晓华,徐雯,等.手术物品清点接近失误事件相关系统风险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20):1535-1542.
[4]林丽娟.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士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2,45(S01):328-330.
[5]刘戈,王磊,郭雅萍,等.外科护士现场案例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性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21,35(17):3135-3138.
[6]于迪迪,仝方媛,陶振荣,等.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027(S02):96-97.
[7]李育芳.追踪方法学联合风险评估对提高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3):2316-2319.
[8]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护理学组,马玉芬,等.普通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4):444-449.
[9]金胜筠,胡苗娟,李俊飞.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6):3574-3579.
[10]刘海萍,韩蕾,王洪亮,等.神经外科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20):2737-2741,2746.
[11]许馨予,彭双,吴艾洁,等. ERAS-MDT模式在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中的构建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