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官小华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医院 福建 漳州 363105

摘要

目的:探究柔性化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加入柔性管理的护士20名,记为实验组;并与加入柔性化管理之前的同批20名护士进行对比,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自评项目评分、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理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自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性化管理对于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体验感,减轻护士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柔性化管理;急诊;护理

正文


急诊护理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急诊科中对护理团队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过程[1]。它涵盖了护士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分配、培训发展、沟通协作、患者护理质量的保障等方面,以确保在急诊情况下提供高效、安全、质量的护理服务。急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在急诊情况下能否迅速、有序地响应患者的需求,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确保急诊护理团队在面对紧急状况时能够高效协作,迅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方案[2-3]。良好的急诊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合理的排班、沟通畅通、患者关怀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可以提供更为人性化、高效的服务,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柔性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旨在适应和应对变化、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强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策略,以满足急诊科室复杂、紧急的工作需求[4]。它包括对人力资源、工作流程、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灵活处理,以更好地适应急诊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加入柔性管理的护士20名,记为实验组;并与加入柔性化管理之前的同批20名护士进行对比,记为对照组,高年资护士11名,低年资护士9名;年龄23-42岁,平均(33.58±2.61)岁;大专10名,本科10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7名,护士6名。一般资料的数据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①护士为正式人员;②护士自愿参与研究。

1.1.2排除标准

①护士为轮转护士,近期转到本院;②为妊娠期、哺乳期的护士。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在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时,护士需严格按照急诊科医生开具的医嘱、护理制度规章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制度进行操作。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应当熟练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并在患者护理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严格按照急诊科医生的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医疗服务。同时,遵循相关的护理制度和管理工作制度,确保护理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护士需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护理技能、药物管理、护理操作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应对各种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指导,包括饮食、个人卫生、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建议。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帮助其理解并积极参与自身康复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1.2.2实验组

实验组实行基于柔性化管理的急诊护理管理,(1)学习理论知识:在实施基于柔性化管理的急诊护理管理方式中,急诊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素养至关重要。为此,护士需要定期参与柔性管理相关知识和理念的培训,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这种培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定期的交谈会、专业讲座等,旨在帮助护士全面了解柔性管理的优势、具体执行措施、本质和概念。首先,在培训中,护士将学习柔性管理的核心概念,包括灵活性、变通性、沟通协调等,以适应急诊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培训课程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演练等形式,使护士在模拟场景中学以致用,更好地理解柔性管理的实践应用。其次,针对护士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风格,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为此,可以建立交流和学习的相关平台,例如组织演讲比赛、小讲座、外出学习等。这些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护士能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促使团队内部形成共识,同时通过与外部专业人士的交流学习,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管理经验。最后,还要注重分析护士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强项和改进空间。通过对个体差异的深入了解,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帮助护士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技能。

2)关注个体需求和情感状态:与护士进行积极而充分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层应与护士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需求。通过定期的交流会、小组讨论等形式,建立起一个开放的沟通平台,使护士能够更直接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护士的情绪变化和日常表现。通过观察护士的工作状态和互动,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与护士进行约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管理层应当协助并建议护士在各个阶段设定适当的工作目标。通过与护士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动力和效率。管理层在协助护士设定目标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确保护士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3)科室人力资源调配:

基于柔性管理的需求,实施弹性的排班制度,根据护士个体的工作喜好和生活需求,进行合理的排班调配。这可以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轮班周期等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护士的个体需求,提高工作积极性。实行定期的岗位轮换,使护士能够参与不同岗位的工作。通过在急诊科内的不同岗位轮换,护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科室的运作,提升对各项工作内容的熟悉度,同时激发其潜在的专业能力。在护士排班时注重弹性和合理性,考虑到个体护士的工作喜好和生活需求。通过合理的排班安排,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确保在护理工作中能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4)柔性化奖惩机制:

制定个性化的绩效奖励标准,考虑到护士的专业特长和个人贡献根据不同护士的工作表现,个性化设置奖励,鼓励并激励护士发挥自身优势。设立团队绩效奖励,鼓励团队协作与协同工作通过设定整体团队目标,并根据整个团队的协作表现进行奖励,促进护理团队共同努力,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设立特定项目的奖励机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科研、培训、质量提升等项目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护士能够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对科室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应当受到相应的奖励。对于需要惩处的内容,可以采用教育性的惩罚方式,通过培训、辅导等形式,帮助护士改正错误或提升工作水平。这有助于促使护士从错误中学习,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避免一刀切的惩罚机制,根据具体情况对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惩罚,因为每个护士的情况和工作特点都不同,柔性化的惩罚方式更能够切实体现公正。将批评转化为激励,强调问题的解决而非过错的惩罚。采用建设性的语言,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使护士更有动力改善自己的表现。

5)护理督导:

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护理督导方面,强调灵活性、个性化、团队协作,定期举行个体讨论会议,以让护理人员有机会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寻求解决方案有助于加强督导与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了解每位护士的需求和挑战。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支持了解护士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机会,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在急诊环境中的适应性。与护理团队成员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考虑到不同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兴趣,制定具体、量化、可实现的个性化目标,以激发护士的自我驱动力。

2结果

2.1护士的负性情绪

实验组护理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护士的负性情绪比较(`x±s,分)

组别

SDS

SAS

对照组(n=20

49.36±3.75

47.52±3.75

实验组(n=20

35.65±3.15

36.57±3.28

t

12.519

9.829

p

0.01-0.04

0.01-0.04

2.2自评项目评分

实验组护理自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自评项目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护理质量

宣教水平

业务水平

服务态度

对照组(n=20

77.56±3.16

76.56±3.28

78.16±3.27

79.53±3.82

实验组(n=20

91.62±3.62

90.35±3.67

92.52±3.63

91.65±3.96

t

13.085

12.529

13.145

9.851

p

0.01-0.04

0.01-0.04

0.01-0.04

0.01-0.04

2.3考核成绩

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考核成绩比较(`x±s,分)

组别

操作技能

理论知识

对照组(n=20

81.46±3.19

83.95±3.59

实验组(n=20

95.57±2.81

96.12±2.83

t

14.844

11.906

p

0.01-0.04

0.01-0.04

 

3讨论

目前,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工作量庞大且复杂。护士们必须承受繁重的工作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因为该科室接收了大量危急重症病例[5-6]。这使得护理操作变得更为复杂,护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由于急诊环境的紧张和高风险,护士们容易在工作中发生各种差错或疏忽。同时,受到患者家属和患者日益提高的护理要求的影响,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变得更加挑战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护理团队面临的巨大压力。因此,急诊科迫切需要高度重视护理管理,以确保相关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展开,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以往,护理管理常采用刚性的措施,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制度和规章,护理工作的管理中心过于僵硬。护士与管理层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然而,通过应用柔性管理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注重柔性化的理念和核心。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强调关注护士与患者的满意度和需求,使护理管理更加以患者为中心,这种方法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7-8]

这些柔性管理的应用方式旨在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护理团队更好地应对急诊环境的挑战。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科室间沟通、科室日常管理和护理督导,可以有效提升整个急诊护理团队的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通过这些柔性管理的方式,急诊护理团队能够更好地适应急诊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岗位轮换不仅使护士在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上得到提升,同时通过老带新的培训机制,更好地发挥护士人力资源的潜力。这有助于形成更灵活、合作紧密的护理团队,提高整个急诊科室的综合护理水平。柔性管理的方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科室日常管理中强调了灵活性、适应性和团队合作,以更好地满足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些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科室的整体效能和护理服务水平。而且通过柔性化的奖惩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发护理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急诊护理管理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柔性化管理对于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体验感,减轻护士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曲涛.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深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4):152-155.

[2] 赵颖,曹哲.标准化沟通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在儿科急诊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2):217-221.

[3] 罗玉梅,黄明桂,甘又文,.柔性化管理对老年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益寿宝典,2022(25):89-91.

[4] 张建霞,张梦杰,李宁,.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的护理专案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2,37(6):50-53.

[5] 万晶,陈热花,黄洁.危机管理与外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4):603-605.

[6] 李海波,张宏.妇产科急诊护理管理方法中应用柔性管理理念的价值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3,45(S01):114-116.

[7] 蔡毅溶,洪秀丽.护士主导护理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90-93.

[8] 蒋青青,徐娴,屠艳梅,.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留观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0):190-19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