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产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吴艳萍 赵雪琴 吴素靓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511400

摘要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产后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69例产妇,并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5例)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相关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P<0.05)。 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中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心理护理;剖宫产;心理状态;子宫恢复

正文


剖宫产在产科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分娩方式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在帮助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会对产妇本身产生一定的创伤。且在剖宫产手术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输血、输液等干预,导致产妇在剖宫产期间须承受较大的风险,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康复,均会产生不利影响[1-2]。因此,加强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干预,积极地改善其围术期风险,是保证母婴健康、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关键[3]。为了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我科室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将快速康复理念与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其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36例剖宫产产妇均选自我院20212月至20229月我院爱婴区及特需病房,且患者均为单胎足月妊娠,符合剖宫产手术特征。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排除标准:(1)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2)合并有重大脏器疾病;(3)依从性较差者。

 

表一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s

组别

例数

年龄范围(岁)

平均年龄(岁)

孕周(周)

平均孕周(周)

孕次(次)

平均孕次(次)

对照组

84

24~39

31.26±5.79

37~45

38.70±1.05

1~6

2.41±0.61

观察组

85

21~47

31.21±5.24

37~45

38.74±1.03

1~5

2.50±0.83

t/λ2



0.083


0.352


1.133

P



0.934


0.725


0.258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饮食管理:术后2小时指导产妇咀嚼口香糖15-30min,早午晚各一次。术后2小时饮少量水。肛门排气后可过渡至普食。以保证产妇的营养供给。(2)术后早期活动管理:术后去枕平卧2小时,术后4小时可进行左右90°翻身、踝泵运动及下肢动静脉泵治疗。术后8小时可摇高床头60-90°。术后8-24小时指导产妇进行缩肛运动。术后12小时进行疼痛管理后鼓励产妇进行离床活动,术后第2、3天指导产妇累计步行0.5-1小时。术后第3天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操锻炼。(3)疼痛管理:术后留置镇痛泵,对产妇疼痛等级进行评分,评分控制在1-2分,若疼痛评分>3分,报告医生,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术后8小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1片,促进产妇床上活动。术后第一天使用止痛药后再拔除尿管。腹部伤口处应用收腹带固定加压后再活动,以减轻活动引起的伤口疼痛。(4)管道管理:术后第一天拔除尿管,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预防感染,拔除尿管前,少量多次饮水,并逐步摇高床头至90°,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指导产妇拔除尿管后多喝水,最好在拔除尿管4小时内排尿,下床记住“三部曲”。(5)中医产后特色疗法:术后病人使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使气血运行顺畅,促进乳汁分泌。(6)心理护理:术术前向产妇解释剖宫产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术中配合注意事项,让产妇了解剖宫产大概过程及配合注意事项,倾听产妇心声,答疑解惑,安抚产妇情绪,消除其术前紧张焦虑情绪,给予积极正面引导,让产妇保持心情愉悦迎接新生命诞生。术后心理护理:第一时间恭喜产妇顺利分娩,嘱咐产妇术后闭眼休息,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安抚其不安或因新生儿诞生不知所措情绪。并让产妇保持心情愉悦。待产妇术后情况平稳时,指导其床上活动及早期下床活动技巧,教授其母乳喂养技巧及新生儿护理知识,让产妇把知识带回家。鼓励产妇与家人分享情感,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体系。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指标。(2)产后宫底高度比较。(3)利用焦虑量表(HADS-A)和抑郁量表(HADS-D)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4)比较两组产妇的患者满意度。

1.4 数据分析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康复指标

观察组患者产后康复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产后康复指标比较 x±s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h

排便时间(h

排气时间(h

肠鸣音恢复时间(h

初乳出现时间(h

24小时出血量(ml

对照组

84

39.64±5.14

71.28±19.14

50.19±13.16

43.39±15.20

50.37±20.41

500.33±114.28

观察组

85

25.23±4.13

60.42±18.12

40.71±14.18

35.73±14.25

36.46±21.41

404.26±108.16

t


28.326

5.341

6.352

4.765

6.095

7.91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产后宫底高度比较

观察组产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三。

表三 两组患者产后恢复情况 x±s

组别

例数

子宫底高度(cm

术后1d

术后2d

对照组

84

17.21±3.15

9.46±2.20

观察组

85

12.10±3.24

5.60±1.08

t


14.657

20.414

P


<0.001

<0.001

2.3 心理状态变化

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四。

表四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x±s

组别

例数

HADS-A

HADS-D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84

7.64±1.59

5.89±0.85

7.27±0.74

5.69±1.44

观察组

85

7.60±1.71

4.48±0.74

7.34±0.81

4.11±0.97

t


0.222

16.216

0.827

11.795

P


0.824

<0.001

0.409

<0.001

2.4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五。

表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x±s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84

4047.62

3642.86

89.52

90.4876/84)(159/168

观察组

85

4552.98

3541.67

55.36

94.1280/85

λ2





1.257

P





0.262

3 讨论

根据采用剖宫产手术的原因不同,产妇在术后可能产生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产妇术后常出现各种胃肠功能障碍及心理异常情况,如腹胀、肠梗阻、焦虑、恐惧等[7]快速康复理念强调早期活动,疼痛管理、早日拔管、对产妇的胃肠道进行术前及术后管理,术后鼓励产妇早期进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通过早期适当的运动,产妇可以更快地恢复胃肠道功能,术前及术后合理的饮食管理,可以使产妇伤口更快的愈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产后并发症的风险 [8]。快速康复理念强调疼痛管理,帮助产妇减轻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提高产妇术后舒适感,有助于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及参与产后康复活动[9]。快速康复理念强调早期活动、有效疼痛管理和快速康复计划的制定,以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过程。这有助于减少患者对床位的依赖,提高身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资源负担。同时通过产后快速康复等方法,产妇可以逐渐恢复自身的能力和活动能力,利于患者康复进程。

联合心理护理在快速康复理念中的应用,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支持、情绪管理和信息传递等手段,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对康复的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心理护理提供了情感支持、放松技巧和心理教育,有助于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焦虑和不安[10]。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产后身体康复,减轻术后情绪波动。通过心理护理,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母婴亲子关系[11]。这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非常重要。而且,快速康复理念结合心理护理,可以实现产妇身体和心理层面的综合性康复。通过早期活动、适度锻炼和正确的饮食管理,可以降低术后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产妇的整体健康水平[12]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运用这两个理念,医护团队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满足产妇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更全面的康复效果。产妇也会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从而更好地适应产后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绍军, 刘素梅, 彭风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剖宫产术后尿潴留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24): 2780.

[2] 刘瑞华, 孙霞, 王鑫, .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2, 28(18): 98-100.

[3] 赵方, 王钊. 快速康复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产后恢复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20): 2837-9.

[4] 伍靖, 兰晓燕, 陆丽群. 基于TRIZ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4): 120-3.

[5] 熊彩霞, 罗丽波, 屠凤鸣, . 心脏移植术后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一例的护理 [J]. 军事护理, 2023, 40(7): 107-9.

[6] 董秀. 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观察 [J]. 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6): 50-1.

[7] 冯立雪, 张永梅, 李国芸.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首次剖宫产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 29(4): 517-22.

[8] 张吉, 王海燕, 叶佳盈. 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及产妇康复的影响 [J]. 中国基层医药, 2023, 30(4): 627-30.

[9] 过佳俊, 苏滢, 郑慧, .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急诊剖宫产孕妇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2): 126-8.

[10] 张静娜, 李莉, 杨凯, . 快速护理团队模式联合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对急危重症剖宫产术产妇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8): 161-2.

[11] 谷纯砾, 熊丽丽. 循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剖宫产围术期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19(10): 1516-9.

[12] 汤敏彦, 陈梦茜, 杜米娜. 基于SOR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贵州医药, 2022, 46(7): 117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