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护理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护患沟通;高血压;护理干预
正文
高血压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并且这一疾病的患者数量近些年来也呈现着逐年增多的趋势发展,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了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中并没有彻底治愈高血压的方案,仅仅是通过药物的作用稳定患者的血压指标,但是很多患者往往会出现较低的用药依从性,因此所产生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临床医护人员对这一问题产生了重视[1],并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指导,但是由于每天需要面对较多的患者数量,经常会存在护患沟通之间的矛盾,也会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产生影响。为此,我院通过临床实验的形式,进一步的强化了护患沟通的护理模式,并将详细的内容做出了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临床实验中,并按照患者的就诊序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就诊序号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在参照组当中,将就诊序号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在观察组当中,其中观察组患者包括30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8.25±7.14)岁;参照组患者包括3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在49~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11±7.51)岁。实验期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纳入实验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完成临床实验;(2)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均在患者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取得了患者的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1)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2)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就已经存在各种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3)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退出了本次临床实验。
1.2方法
实验期间,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健康宣教、高血压的用药指导、护理知识的指导、饮食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等,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强护患沟通的护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沟通:在护理期间,护患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关键的部分,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例如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的注意与患者之间的眼神交流,从而让患者充分的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关注,这样能够让患者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信任,更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若是发现病人对于护理人员的讲解存在疑虑则需要及时的询问,并耐心的进行再次讲解,保证患者能够充分理解护理人员的意思[2]。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适当的运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气,这样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心中紧张的情绪。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性别等需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模式,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产生的误会,降低了护患矛盾发生的几率。
(2)非语言沟通: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例如可以适当的向患者侧身、弯腰等,这样能够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但是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保证距离患者位置不能过近也不能过远,这样有助于给予患者舒适的距离,还能够让护患之间彼此更加清楚对方的表达[3]。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注意应用非语言表达方式,全程保持微笑服务,在讲述一些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停顿,给予患者反应以及思考的时间。在患者倾诉时,需要护理人员能够认真的进行聆听,并给予相应的肢体动作反馈,例如点头等,让患者能够获得尊重,使其更加愿意同护理人员进行倾诉,也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诉求。
(3)心理沟通:在护理期间,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在沟通中能够了解到影响患者不良情绪的诱因,并且进行对症的护理[4],尽量的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疏导,使其能够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护理人员可以用朋友的身份同患者进行交流,介绍一些其他患者成功治疗的案例,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鼓励,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疾病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分别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主要包括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2)分别邀请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分,主要内容包括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护患关系、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每项内容的分数为20分,总分为100分,总分越好证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3)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数的评估,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每一项内容的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4)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心力衰竭、脑出血、视力减退、肾功能减退,并计算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6.0统计本次实验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t值验证,计数资料用[(n)%]表示,通过X2验证,若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则p值<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数据进行对比之后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指标都有所下降,但是相比较来说,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更加稳定,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对比(±s)
组别 | 例数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60 | 152.88±3.17 | 120.66±2.33 | 94.28±2.15 | 77.64±2.51 |
参照组 | 60 | 152.64±3.25 | 135.62±2.71 | 94.66±2.33 | 84.62±2.17 |
T值 | 0.4094 | 32.4235 | 0.9284 | 16.2951 | |
P值 | 0.6829 | 0.0000 | 0.3551 | 0.0000 |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详细的对比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总分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 | 沟通技巧 | 人文关怀 | 护患关系 | 服务态度 | 专业技术 | 总分 |
观察组 | 60 | 18.62±1.33 | 18.14±1.09 | 18.22±1.21 | 18.47±1.31 | 18.55±1.07 | 92.00±6.01 |
参照组 | 60 | 14.25±1.66 | 14.52±1.33 | 14.71±1.28 | 14.62±1.41 | 14.57±1.31 | 71.62±7.11 |
T值 | 15.9137 | 16.3064 | 15.4357 | 15.4949 | 18.2263 | 16.9566 | |
P值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来说要更高一些,并且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建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 | 生理功能 | 社会功能 | 精神健康 | 情感职能 | 躯体疼痛 | 总体健康 |
观察组 | 60 | 96.25±2.17 | 96.88±2.44 | 97.25±2.17 | 97.36±2.81 | 96.34±2.73 | 98.25±1.54 |
参照组 | 60 | 84.25±2.19 | 87.55±2.43 | 88.62±2.71 | 84.22±2.61 | 85.31±2.49 | 88.62±1.44 |
T值 | 30.1495 | 20.9866 | 19.2547 | 26.5394 | 23.1226 | 35.3798 | |
P值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比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更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心力衰竭 | 脑出血 | 视力减退 | 肾功能减退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60 | 0(0.00) | 0(0.00) | 1(1.67) | 0(0.00) | 1(1.67) |
参照组 | 60 | 2(3.33) | 2(3.33) | 2(3.33) | 1(1.67) | 7(11.67) |
X2 | 4.8214 | |||||
P值 | 0.0281 |
3讨论
人体的血压往往会受到内环境以及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产生各种波动,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血压的指标也会逐渐上升,最为明显的便是收缩压的变化,若是患者长久的处于血压的异常状态[5],很容易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高血压这一疾病的治疗,需要患者能够积极的遵医嘱按时的服用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护患沟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让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并且提升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能够引发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肥胖、酗酒等,在疾病发生之后会产生健忘、失眠、疲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各项器官功能产生损伤,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有效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6]。但是常规的护理模式中,往往会导致护患之间出现各种矛盾,极大的影响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并且降低了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为患者的疾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护患沟通的技巧。
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血压指标较参照组对比来说更加稳定,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参照组,p<0.05,相比较参照组患者来说,参照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仅为1.67%,而参照组却高达11.67%,p<0.05。充分的印证了强化护患沟通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实际上,能够引发护患之间出现沟通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护患所接受的医疗知识不同,二是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随着现代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护理人员更加依赖智能化的服务,因此忽略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护理人员转变观念,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的提升身自身的沟通技巧,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放慢语速[7],让每一名患者都能够充分的了解相关的医疗内容,加强患者的信任。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在护理期间,实施强化护患沟通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压指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石毓萍. 加强护患沟通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2):76-78.
[2] 潘君卿. 护理工作中与高血压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8):71-73.
[3] 沈芳,邱欣芳.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 医学信息,2020,33(z2):311-312.
[4] 任丽萍. 高血压护理过程中采取护患沟通干预的效果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3):101,103.
[5] 叶秋萍,兰恩西.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3):53-55.
[6] 考赛玉. 研究并探讨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6):141.
[7] 曾凡华. 护患沟通法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2):363-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