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药学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胺碘酮;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心梗;恶性;心律失常;药学分析
正文
心梗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居高不下。心梗后常伴随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这些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猝死,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尤其是联合用药方案,来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是治疗心梗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是关于它们联合应用的药学分析尚未充分研究[2]。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药学分析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理效应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入选时间范围: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3:12,年龄区间:20~80岁(62.25±4.57)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4:11,年龄区间:20~80岁(61.65±5.64)岁。将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带入处理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年龄在20岁及以上的患者。(2)临床确诊为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3)患者符合心梗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4)患者符合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5)患者已经接受了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的联合治疗。(6)患者已经接受了门冬氨酸钾镁的治疗。(7)患者愿意配合药物治疗和遵循医嘱。
排除标准:(1)年龄在20岁以下的患者。(2)患者未确诊为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3)患者不符合心梗或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4)患者未接受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的联合治疗。(5)患者未接受门冬氨酸钾镁的治疗。(6)患者不愿意配合药物治疗或不遵循医嘱。(7)患者有对胺碘酮、美托洛尔或门冬氨酸钾镁的过敏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病发后需卧床静养,同时对患者进行血管扩张、吸氧、镇痛等治疗干预。
参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给予患者胺碘酮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6ml,以5~10ml/h的速度泵入。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胺碘酮使用剂量与参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美托洛尔25~50mg,口服2次/d;另给予患者门冬氨酸钾镁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心功能相关指标[3]:括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使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3.3醛酮(ALD)、血管紧张素II(AngII)、B型钠尿肽(BNP)[4]:入院当天和治疗后取静脉血5mL,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离心半径13.5cm。
1.3.4心源性事件发生情况:心源性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25 | 13(52.00) | 11(44.00) | 1(4.00) | 24(96.00) |
对照组 | 25 | 10(40.00) | 7(28.00) | 8(32.00) | 17(68.00) |
x2值 | - | - | - | - | 4.878 |
P值 | - | - | - | - | 0.027 |
2.2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且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x±s)
组别 | LVEF(%) | LVEDD(mL) | LVESD(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25) | 30.66±4.36 | 41.79±7.85 | 65.63±6.36 | 51.22±5.62 | 50.55±3.45 | 41.52±2.63 |
对照组(n=25) | 30.15±3.65 | 35.89±7.04 | 65.36±6.45 | 60.51±5.47 | 50.66±3.48 | 46.44±2.87 |
t值 | 0.448 | 2.798 | 0.149 | 8.473 | 0.112 | 8.888 |
P值 | 0.656 | 0.007 | 0.882 | <0.001 | 0.911 | <0.001 |
2.3对比两组患者ALD、AngII、BNP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D、AngII、BN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者ALD、AngII、BNP相关指标(`x±s)
组别 | ALD(ng/L) | AngII(pg/mL) | BNP(p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25) | 154.66±2.33 | 96.79±2.85 | 120.63±2.36 | 82.22±2.62 | 715.55±2.45 | 451.52±2.63 |
对照组(n=25) | 153.66±2.33 | 123.79±2.85 | 120.63±2.36 | 103.22±2.62 | 714.55±2.45 | 588.52±2.63 |
t值 | 0.809 | 35.807 | 0.397 | 7.139 | 1.276 | 11.457 |
P值 | 0.422 | <0.001 | 0.693 | <0.001 | 0.208 | <0.001 |
2.4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心源性事件情况
观察组患者心源性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心源性事件情况(n,%)
组别 | 例数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25 | 1(4.00) | 0(0.00) | 1(4.00) |
对照组 | 25 | 5(20.00) | 4(16.00) | 9(36.00) |
x2值 | - | - | - | 6.125 |
P值 | - | - | - | 0.013 |
3讨论
心梗(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5]。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会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自主神经失调等[6-8]。心梗后,受损的心肌组织会释放出一系列炎症介质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导致心脏电生理的异常改变,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方案中,胺碘酮(Amiodarone)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肾上腺素能和抗交感神经作用。胺碘酮主要通过阻断多种离子通道,如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来延长动作电位和心室复极时间,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美托洛尔(Metoprolol)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β1受体,减少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从而降低心率和减少心脏收缩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9-11]。门冬氨酸钾镁(Aspartate-Potassium-Magnesium)是一种含有门冬氨酸、钾和镁的复合制剂。门冬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钾和镁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对心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能够维持正常的心肌收缩和传导功能。联合应用胺碘酮、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心脏电活动异常[12]。美托洛尔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门冬氨酸钾镁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维持心肌正常功能。联合应用这三种药物能够综合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在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说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控制恶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患者在接受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后,心脏的收缩功能(LVEF)显著提高,心脏的舒张功能(LVEDD、LVESD)也有所改善,说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患者在接受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后,血清中的ALD、AngII、BNP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减轻心脏负荷和改善患者的心脏代谢状态。患者在接受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后,心源性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说明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心源性事件的发生[13]。总之,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并降低心源性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胺碘酮、美托洛尔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能够通过抗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改善心脏功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池海军.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130-132.
[2]李知生.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20,33(11):149-150,153.
[3]康虹.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梗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3):28-30.
[4]马丽娜.联用盐酸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源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21(25):8-9.
[5]李源.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J].系统医学,2021,6(22):102-105,113.
[6]高利军.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梗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康颐,2020(24):221.
[7]周长久.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158.
[8]牟联凤.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J].养生大世界,2022(8):232-233.
[9]程莹,胡彬.研究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22(41):71-74,94.
[10]王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2):26.
[11]冯莹.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外医疗,2021,40(17):87-89.
[12]吴书欣.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5):118-120.
[13]关雪冰.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2):187-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