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比较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永伏 杜晓娜

衡水市中医医院 053000

摘要

目的:探究银翘散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银翘散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溶媒提取物开展分离测定研究,对其化学成分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对供试品溶液其色谱分离情况进行记录,发现其图形和相关的色谱峰值保留时间差异较小;银翘散传统饮片的供试液浸出物为0.5274g,配方颗粒供试液浸出物0.4125g;传统饮片相对密度为1.0075392,配方颗粒相对密度1.0035308。结论:银翘散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较小。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强化两种药物的生产工艺,完善当前中药饮片以及配方颗粒评价标准,确保药物临床使用更加安全,药效更加稳定。


关键词

银翘散传统饮片;配方颗粒;化学成分;比较

正文


药物安全性是当前临床中重点关注问题,随着临床医药卫生的不断发展,中药药物逐渐使用在临床中[1]。相同的药物不同的用药制剂其药物成分存在差异,银翘散作为传统的药方,该药物内部包含诸多药物成分,如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其临床作用主要为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药物临床使用较多[2]银翘散配方颗粒同样是临床常见药物,两者尽管存在相同的药物,但是内部的化学成分无法完全明确,需要针对其开展有效的验证研究。此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将银翘散传统饮片进行煎煮,将配方颗粒进行溶解,获得上述两种药物的药液。而后进行分步骤提取,提取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包括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3]。完成药液提取后,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分离测定,以此明确化学成分是否存在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验药品

此次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以及试验样品的详细情况,如表1

1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以及试验药品

仪器与试验药品

仪器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仪

GC-14C

日本 SHIMADZU 公司产品

高效液相色谱仪

LC-10Atvp

日本 SHIMADZU 公司产品

可见-紫外检测器

SPD-10Atvp

日本 SHIMADZU 公司产品

柱恒温箱

STO-10Atvp

日本 SHIMADZU 公司产品

N2000 数据工作站

/

浙江大学智能信息研究所

电子天平

Mettler ToledoALl04

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色谱纯

甲醇

美国Merck公司

药品

银翘散传统饮片

/

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银翘散配方颗粒

/

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药液制备

银翘散传统饮片处方内部包括200g金银花、200g连翘、120g薄荷、80g荆芥、100g淡豆豉、120g牛蒡子、120g桔梗、80g淡竹叶、100g甘草。

银翘散传统饮片制备:依据药物的处方情况,选择适当的中药饮片,向其中加入水,其加水量是中药饮片的8倍左右,完成加水浸泡后,控制浸泡时间在20min左右,利用大火煎沸,再使用小火进行煎煮,控制煎煮的时间在15min左右即可,而后将煎煮获得的药液滤出药渣内部继续加入水,利用大火煎沸,再使用小火进行煎煮,时间控制在30min,将药液滤出后与第一次滤出的药液进行混合,将其均匀摇晃,保证药液定容500ml备用。

银翘散配方颗粒药液制备:依据药物的处方情况,选择适当的配方颗粒,向其中加入适当的煮沸的水,将药物进行溶解,并对其进行稀释,和传统的饮片药液获得的体积相同即可,将其作为中药配方颗粒药液,保证药液定容500ml备用。

利用精密的仪器对上述制备药液进行量取,各1.5ml-5ml。向其中加入甲醇定容,在甲醇加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摇晃,在常温的环境中放置,时间控制在30min,对其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使用0.45μ微孔过滤膜,获得供试液品

1.2.2色谱条件

色谱柱:YMC-Pack ODS-A250 mm×4.6mm5μm (YMC CoLtdJapan);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0 minA=5%;20-35 minA=5-10%;35-75 minA=10-18%;75-95 minA=18-24%;95-105 minA=24-35%:105-120minA=35-45%;120-125minA=2);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进样量=5μL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高效液相色谱图谱情况、汤剂浸出物情况、汤剂的相对密度等。

2. 结果

2.1高效液相色谱图谱比较

利用精密的仪器对两种药液供试品溶液进行吸取,吸取量控制在5μL,将其放入到液相色谱仪器内部,依据色谱条件实施试验操作。在试验过程中观察125min,对供试品溶液其色谱分离情况进行记录,发现其图形和相关的色谱峰值保留时间差异较小。

2.2供试液浸出物情况比较

此次研究中结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附录内部,X项下浸出物测定情况,对银翘散传统饮片的供试液以及配方颗粒的供试液利用精密仪器进行称取,控制称取量在25ml,将其放置在干燥恒温的蒸发皿内部,对其进行水浴处理,放置在105℃环境中处理180min,完成后,将其放置在干燥器内部处理,时间控制在30min,立即使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两种供试液进行平行测定,份数为3份,获得其平均值,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发现银翘散传统饮片以及配方颗粒的供试液浸出物分别为0.5274g0.4125g。与后者相比前者的数据更高,浸出物质量更多。

2.3相对密度数据比较

此次研究中结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附录内部,Ⅶ项下相对密度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比重瓶法,在实验过程中选取干燥,干净且具有精密性的比重瓶,将供试液装满后,对其进行水浴,温度控制在20℃,放置时间在180min,确保内部的物质温度和外部温度相同,使用滤纸,将测管溢出地液体进行完全滤出,将罩立即盖上。而后将比重瓶取出,对其外部的水渍完全擦除,进行精密称量,扣除比重瓶的重量,或者供试品的重量。完成上述操作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向其中加入煮沸过冷水,采用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重新测量。将汤剂分为3份,进行相对密度比较。传统饮片相对密度为1.0075392,配方颗粒相对密度1.0035308

3. 讨论

银翘散在《温病条辨》中有所记载,该方剂在创制过程中主要基于《内经》中相关内容,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4]。药物内部成分较多,其中包括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牛蒡子、薄荷等,其药物药效较为理想,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效果,通常被使用在风温导致的温热病疾病治疗中。目前多使用在急性咽喉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肺炎流性腮腺炎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中药配方颗粒,主要是通过中医发展中的理论知识,联合现代化技术以及手段,使中药饮片通过针对性的处理,将其提取物和部分药材辅料进行混合,共同制成的以粉状或者以颗粒状为主的药物。该种制剂其使用具有较多的优势,如卫生安全,携带方便,剂量规范等,使用较为广泛,起到了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5]。尽管中药配方颗粒相较于传统的中药饮片更加具有部分使用优势,但是不同的药物制剂其化学成分存在不同,化学成分的不同通常说明使用的药物效果存在不同。中药配方颗粒在不具有统一的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药物监管是目前临床药品管理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银翘散属于解表类药物,其中药物的成分较多,银翘散传统饮片在进行武火以及文火处理15min后,重新加入药品,再煎煮5min,能够有效避免药物药效挥发,造成的药品损失[6]。银翘散配方颗粒经过处理后制成汤剂,获得相同上述药液后进行相关研究。此次研究结果包括三部分,其一,对供试品溶液其色谱分离情况进行记录,发现其图形和相关的色谱峰值保留时间差异较小。这一研究结果通常提示两种药物的化学成分具有一致性。但是需要注意,药物的部分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其内部的化学成分通常低于传统饮片,这一结果主要是观察临床相关研究的色谱峰值面积获得。同时对两种药品供试液的浸出物情况比较,发现银翘散传统饮片的供试液浸出物为0.5274g,配方颗粒供试液浸出物0.4125g,而且进行相对密度的比较,结果显示传统饮片相对密度为1.0075392,配方颗粒相对密度1.0035308,均是银翘散传统饮片的数据更高,这种情况下说明,相较于银翘散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质量更好。农新维,王婵,黄雄梅[7]等人在报道中对银翘散配方颗粒的HPLC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结果显示样品的相似度超过90%,这一结果提示银翘散配方颗粒质量具有一致性。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是目前保证其药物效果的重要内容。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除了需要积极加强关于成型工艺外,更加需要重视与传统汤剂保持一致性。以水作为溶媒进行提取,同时结合物理方式实施固液分离、浓缩,干燥,只有保证其能够和传统中药饮片效果相同才能更好地满足目前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使用需求。此次研究过程中其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对供试液进行相关数据研究中使用平均值的方式。在溶媒过程中使用水,不能使用酸碱以及其他有机溶媒。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中药饮片在进行汤剂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严格的工序。待煎饮片除应符合临床汤剂的规格外,还应视饮片质地按中药调剂“逢壳必捣,逢籽必破”等传统经验对饮片进行必要的处理,破壳率应不低于90%[8] 饮片煎煮前还需要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间需要结合中药饮片的质地明确,30min为最佳,而且需要进行2次煎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试验,防止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目前银翘散传统饮片以及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药物的临床效果是否相同。正常的情况下中药配方颗粒需要经过多道工艺,例如中药材,饮片,生产工艺等等,需要继续加强关于中药饮片以及配方颗粒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优化研究。首先需要保证药材源头,这样能够使中药饮片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需要强调技术研究,加强关于配方颗粒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有统一标准,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此次研究中存在不足之处,不足主要体现在使用方式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较为单一,研究结果欠缺对比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积极加强关于其他方式的测定,确保研究数据的可说服性,为今后的临床药物使用起到指导价值。同时还需要加强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效果中的研究,这样能够针对用药的可行性进行有效分析,保证研究结果的全面性。

综上所述,银翘散传统饮片以及配方颗粒均广泛使用在临床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药品的化学成分具有一致性,但是银翘散传统饮片其浸出物以及相对密度均高于中药配方颗粒,说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相较于银翘散传统饮片相对较低。临床研究中需要做好生产工艺的优化,保证其生产制作能够更加规范,同时加强关于配方颗粒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的建立,使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中更加具有规范性与标准性,保证药物使用的效果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月,罗娟,顾永哲,. 基于多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14):3788-3797.

[2] 徐林,宋健,冯玉,. UPLC同时测定不同粒径银翘散中8种成分含量[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2):249-255.

[3] 骆健祥. 银翘散颗粒与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23-24.

[4] 唐海俊,陈小娟,谢荣丹,. 银翘散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临床症状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21,43(11):1858-1861.

[5] 汤雯,许勇,尚莉丽.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1):83-91.

[6] 胡晓磊,熊维霖,王晴雯,. 银翘散治疗儿童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J]. 中医学报,2023,38(5):905-914.

[7] 农新维,王婵,黄雄梅,. 银翘散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22,37(3):20-25.

[8] 乔静华,于琳琳,景晓平,. 银翘散加味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1):121-1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