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英语阶段是英语教学的起点,其对英语的态度将决定其今后英语运用的整体水平。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们以提升英语成绩为首要目的,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渗透,在课堂上也缺少了对文化的渗透,使得英语课堂沦为了一种“语言的工具”,这对于学生的素质与将来的国际化发展没有任何的作用。本论文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渗透式教学方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1.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理解、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小学生年龄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责任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2.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小学生刚开始与其他学生以及社会接触,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他们更多地是在模仿和学习别人。如果将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教学之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正确的行事做人的习惯,不让学生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借助传统文化,构建优质的教学环境
为了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利用传统文化内容来营造一个高质量的课堂,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好的课堂氛围中产生一种新的英语学习体验,从而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教育情境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情绪感受,首先要对传统文化内容、英语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等进行全面的探讨。
比如,在讲授《My Holiday》的时候,让叙述可以通过教学环境的引导,体会到传统的文化对他们的情感引导,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导入时,向学生提出问题“In China,many holidays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festivals. Please tell me which holiday do you like best .Why?”有些学生很喜欢清明,说可以和父母一起出去踏青;有些学生说自己很爱中秋,是因为自己爱吃月饼;也有学生说,他们爱端午,是为了能带上五颜六色的五彩线。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探讨,教师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了同学们的情感状态,从而促进了英语教学的高效进行。
2.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词汇教学中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对单词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中,使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促进和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比如,在“Colours”课上,学生们会学到许多有关色彩的词汇,比如“yellow”“red”“green”等等,老师可以将特定的色彩词汇和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比如,在民间,红色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人们通常会选择红色;而黄,是大地之色,也是最美丽的色彩,而黄色,则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引进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使他们对英语词汇有更好的理解。
3.依托传统文化,布置实践体验作业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小学英语课上设置体验作业,是贯彻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措施。在实践中,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成绩,给他们安排难易适度的作业。但是,鉴于英语课程本身的语言特性,以及他们的学习动机,老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应用来提高课外作业的趣味性,使他们能够在做完作业的过程中,掌握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笔者仍然拿《Spring Is Coming》作为例子,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回家手机关于春天的古诗,从古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来进行英文翻译。然后,安排学生对他们所译的古诗进行评价,找出单词拼写、语法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评选出翻译最好的古诗,抄写到教室的宣传板报上。在鼓励该学生的同时,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综合素质。
4.运用传统文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探究性”,在这一部分中,老师要确保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同时也要利用传统的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进行《Spring Is Coming》一课教学时,尽管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但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为此,可以将唐代孟浩然的古诗《春晓》为例,让同学们从《春晓》中体会到英语与汉语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根据这一点,又可以对《春晓》作一个直译,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直译后的故事不仅意境全无,还将故事原本的结构破坏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汉语与英语的互译并非简单地翻译,因为语言的价值不仅在于传达意思,还包括文化审美和传播功能。从而消除英汉语互译时过分依靠直译的误区,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结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熏陶,学生积极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主动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学习增强文化修养和文化传承意识。
参考文献:
[1] 孙美娜《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析》,《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年第14期。
[2] 杨小静《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新校园(中旬刊)》2018年第3期。
[3] 李方《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本教育”模式的构建》,《魅力中国》2016年第3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