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应用分析
正文
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学校从教学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上。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课程的质量,使每一门课程都能迅速地融入现实的社会中。所以,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革新和革新,既可以加快初中地理向现实社会的过渡,又可以使学生在探究和归纳中积累更多的实际体验。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去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彻底的理解地理知识。
1.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单调的地理课堂。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其优点是可以对陈旧、单调的教育方式进行升级和调整,增加了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他们的学习和掌握创造便利的环境。所以,在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时,老师要去除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陌生感和厌恶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之中。[1]“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既能减轻学生的抗拒心理,又能使课堂变得有趣。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老师也要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在业余的时候,尽可能地搜集更多与地理有关的资料,以此来扩充他们的地理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初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比如,如果地理课程的教学资源存在着匮乏的状况,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就不能体现出生活教育战略的真实含义。例如,在课堂上经常会运用地球仪,盆地模型等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2]由于缺乏这样的教育手段,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只限于教科书中的知识和语言。这种教学模式极易误导学生,造成对地理知识的认识简单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太过简单,难以理解和掌握高深的地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要利用这些新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向学生们展示出一种直接和真实的、与现实相吻合的实体模型。既便于同学们迅速地了解和把握,又能调节同学们探究式的学习思维。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地理课程的存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局限在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之中。这对提高和充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利的,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进度。
2.2 传统的教育方法。当前,我国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用了陈旧的、陈旧的知识传授方法,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际运用能力作为第一位,也没有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果老师不能适时地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就会对学生的地理知识产生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和父母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以为只要考得好,就能充分理解和运用地理新知。如果老师的授课方法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调整,那么以后的地理知识将会被大大的妨碍。
3.初中地理生活教学应用策略
3.1 积累生活的素材,提高教学效能。“生活教育”是指将现实中的生活资源和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例如,当地的土壤和水源都可以成为地理教育的材料。在给学生们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所处的情境变成生活和情境,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能够迅速达到他们的教学目的。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常规的教科书式的教育方式相比,可以得到这样一种方式,既可以增加了地理教育资源的兴趣,又可以扩大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
比如,在教学《多变的天气》这一章节中,要使学生认识卫星云图和常见气象符号,并且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气象图形。并且能够利用图像的记忆来记住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的地理思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保、关爱自然的感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影像和图画,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通过观察,体会到若不注重环保,将会给周围的气候带来多么严重的污染和损害。之后,老师们再循序渐进地介绍这一节中有关气象的要点,理解到复杂和变化的气象条件。老师要让同学们回想起日常生活中各种气候的特征和区别,然后让他们小组进行交流。在同学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享以后,老师再对探究的结论做进一步的归纳。既能巩固对该节地理内容的理解,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可见,在平时的生活中,对生活资源的记载和累积十分重要。
3.2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对地理知识产生厌倦,不能专心。而这种新颖的生活教育方法,可以减轻或排除学生的抗拒、不专心等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举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作为例子。这既方便了学生们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以往的课程都是让同学们进行记忆,老师也可以把这段时间变成分组讨论与共享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巩固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又可以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录像,打破了以往只看教材,枯燥无味的传统教育模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直观地、有冲击力的感觉。同时,老师还可以针对录像中的一些问题向同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把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回答,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从而达到学习新课的目标。所以,归纳起来,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结语:
总之,将生活化学习方法运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意义重大。运用生活化的方法来解释地理新的内容,既可以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的单调,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体验。而生活式的教育策略,也可以使老师们的职业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巨滨诚.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72.
[2] 李迎福.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24):54-55.
[3] 张毅博.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85.
[4] 李晓青.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53.
[5] 唐士娇.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聊城大学,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