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举措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正文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并不亲密,所以在课堂上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少,这样下去,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就无法得到提升,出现的漏洞和问题也是很多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方法,均要按照科学的手段衔接,以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在矛盾,提升德育理念的运用价值,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思想的积极作用
1.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一种主观性思维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灵活管理,而非机械性地加以制约。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失衡。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把道德教育摆在了教学的首位,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原则,充实他们的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发展
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改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多元化的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科学地设置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法治意识。新世纪,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减少学生学习压力从而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
二、立德树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道德
小学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启蒙时期,而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在对他们开展德育工作时,老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贯穿“以德树人”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老师要善于构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认清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把学生放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道德教育之中,还可以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比如,对回答正确的同学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并鼓励别的同学以他为榜样。同时,对错误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并指导他们提出疑问,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又能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个人魅力和优良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2.讲解课文内容时渗透德育教育
目前,老师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详尽的讲解,并且在讲解的时候,将其与课文的主旨相结合,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主人公的素质进行主动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缺点进行主动的纠正,从而让他们更加完美,这对于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了司马光舍身相救的故事,并对主人公的聪明才智和勇气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表现了司马光的乐于助人、英勇无畏的性格,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接受了道德教育,认识到应该以司马光为榜样,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性格,逐步改变学生自私的性格,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进行道德教育,既能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又能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3.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寻找语文“立德树人”的落脚点
现在的家庭,因为培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是选择生育一个孩子,所以,不光是家长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连社会、学校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这就造成了许多小学生的生活太过舒适,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品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造成了许多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自私和懒散。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为此,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改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状态,例如,让学生爱上读书,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使他们从书本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认识到自私自利对自身发展的严重阻碍,使学生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小学语文老师将“以德立人”的落脚点放在了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上,这与在课堂上单纯的说教不同,既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渗透,又能让学生们沐浴在语文阅读的阳光中,接受道德教育。
4.将德育理念渗透到课外阅读中
语文老师只依靠课堂上的时间,仅仅依靠教材,很难深化德育深度与广度,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内在修养。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材应与大纲保持一致。就拿《梅兰芳蓄须》这一节课来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网上寻找梅兰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梅兰芳勇敢的爱国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既可以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又可以真正提高他们的品德和人格素质。
结语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一个主要方向,立德树人的思想要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体现,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这种思想。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所以,既要保证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加强他们的品德修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语文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要把它所蕴含的道德材料充分地发掘出来,把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每个学生。
参考文献:
[1] 林丽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47):33-34.
[2] 刘长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88-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