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运用实践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陆玲

忻城县民族中学5462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双减”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运用大单元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大单元教学双减景下创新教学方式,在进行大单元的学习时,老师们需要对课本上知识的相互关系展开更多的探究,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融入到单元的学习之中,促进学生们形成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认知系统,从而为学生养成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笔者对“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在课堂上不再感觉单调、枯燥。而对大单元教学的探索,则改变了乏味的学习状况,即把重点放在知识点上,让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数学教学更有趣味。因此,要使课堂生机勃勃、有趣,就要转变教学方式与策略。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在PPT的制作中,把课件按照大单元来制作,使其成为一种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材料,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入大量的共性元素,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1]

二、构建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班级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势下,无论哪门课程,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要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取自己所喜爱的单元知识,并从中发现相应的知识素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比较成熟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此,要对初中生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设计出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单元教学方案,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因此,将大单元综合教学法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在这种合作式的研讨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学生的能力和效率也会随之提升[2]

三、合理描述目标,加强目标意识

在对双减背景下的单元内容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教育目标都发挥着引导的作用,而在大单元教学中,教育目标更是应该具备全面性和表达精准等特征,让学生能够在单元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建立对单元知识的完善认知[3]

首先,在实施本课程时,要注意整体性。单元教学包括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然而,单元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列举,它还要求老师把每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放到一个整体中来考虑,使每节课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次,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的设置。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老师要转变以往在设计和执行立体教育目标时将各维度的目标分割开来的做法,要将立体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强化对数学思想和数学育人价值的渗透,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的和谐发展,更好地达到对初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注重对教育目标的明确和可操作。在教学活动中,单元教学目标发挥着引导的功能,所以在对其进行说明的时候,要做到清楚明了,而且还应该具备很好的可用性,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育中寻找到根据,从而推动教育的正常进行。

四、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单元教学方案

通过对单元具体内容进行剖析,明确本单元的培养目标,从而构建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架构。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就要制定出一套实用的课堂教学计划。方案与框架有一定的区别,方案是指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明晰化处理,既可以确保知识传授更具有逻辑性和结构性,也可以确保核心素养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确保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4]

例如在教学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在单元教学方案中需要教师能设置子模块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解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2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如“小明每天步行上学,今天走了5千米,明天要走6千米,问他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关于距离的等量关系式。3讲解概念: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包括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等。同时,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4例题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例如:“小华骑自行车去公园,路程为8公里,他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公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求解。5练习与应用:提供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店打折促销,一件衣服原价为60元,现在买一送一,相当于每件衣服只需支付30元。如果小红想买两件这样的衣服,她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方法,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实施多元评估,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感悟

在单元数学要素的评价计划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反馈和复盘,还需要让教师在课后做好设计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比如学生可以在学习完每一章的数学单元后,开始检查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知识点有无不理解不清楚的,要求学生在课后画出数学章节知识导图等。除此之外,教师的反思主要是以单元数学要素的课堂教学设计、后续教学策略为中心,要从备课的时候,将教学情况纳入到其中,从学生的课堂情况中,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在公布教学评价时,应公布形成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应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并学会数学元素,对单元数学要素实施效果进行实践,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5]

结语

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掌握当前的学习需求,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将大单元教学引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变教学策略,结合教材,结合单元知识点,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连贯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从而实现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明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20,(59).

[2] 燕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教师,2020,(18).

[3] 李小奎,韩娟.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20,(7).

[4] 张可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9).

[5] 张九宁.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读写算,2020(28):151-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