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查志鸿

上饶市广丰区桐畈镇中学邮编:334611

摘要

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单元教学

正文


前言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思路,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独特的学习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单元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物理科学方面

所谓“物理科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从而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这是物理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了解物理的性质,使之与教材中的物理概念相结合,从而使知识更加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教师提出的结论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证,从而发掘客观的世界法则,了解世界的多元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

(二)研究方法方面

在讨论教材的原则时,学生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研究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像教师教授变量法一样,学生在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后,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除了基础的学习之外,还需要精准地运用,才能根据各种情况,分析出不同的结果。

(三)实践应用方面

当前,初中物理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使学生对物理这个自然学科更加感兴趣。最好的效果,就是让学生可以自由地使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建立起一套严密、完整的物理知识系统,从物理学的视角来理解自然与社会,进而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的物理知识和运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应注重实践性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科学精神培养方面

现在从事物理研究的学者,都是带着严谨、深思熟虑的态度去学习物理,追求物理,这是一种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老师不能只靠着简单的公式和方法,而要让学生自己去证明这个公式,让他们明白,这个公式并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由无数学者的努力换来的。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要求及意义

单元教学是把各个学科的知识模块结合起来,根据初中物理的特殊知识逻辑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构建次序,确定单元核心主题,对其进行再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的目标,既要把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进行统一,又要从整体上把握初中物理的知识结构,还要用核心素养的观点来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建构新的知识,而不是把“存在”这个概念,仅仅当作一个概念,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提问质量。

物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单元教学活动,能有效改变以往知识碎片化传授模式,使学生形成整体化学习意识,让他们能从系统化视角出发对学科知识进行科学梳理与整合,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物理知识架构体系。另外,教师创设物理知识整体化认知活动,能借此转变学生对传统物理课程的看法,让他们在单元认知过程中发现各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使其在对比学习、类比学习、辨析学习活动中提高单元学习的效率。

三、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注重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综合,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对某些相似或对立的知识进行类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概念,使他们在物理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单元来进行知识的集成和输出,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增加教师的教学时间。

四、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一)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模式尚未完全改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永远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会采取口头讲解和板书的方式,把所有的物理知识都集中在老师的身上。在完成了重点知识的传授后,老师会将其引入到练习和巩固阶段,并以大量的物理习题来加强对物理的理解。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却是不利的。通过对物理教学的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只会听从老师的指挥,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通过对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消极思想是有害的,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索,而且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物理知识教学零散化,缺乏整体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整体的认识,这就意味着,在知识竞赛的时候,学生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在物理教材中,每个主题都被分成了若干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都被分成了几个章节,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会把单元物理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巩固,一些老师都是按部就班地把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又把注意力转移到教材上。这样的思维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全面掌握,从而影响到物理知识的迁移和建立健全的物理系统。

五、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思维导图构建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初中生来说,运用单元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难度。初中生已经开始真正接触到专业的物理知识学习,但是他们自身没有一个固定物理学习的基础。在此期间,为了更好地为中考做充分的准备,应对个人的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快速的吸收和防护。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所输出的内容太多,大多数学生就会很难消化和理解。因此,老师们要做的,就是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单元知识结构,一步步地进行学习。

例如,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物态变化》中的一些内容,包括温度,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但在完成了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后,老师应指导学生们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将各个章节的重点和概念都写清楚。在教完了全部的小节后,实际上,学生就可以掌握四个小节的思维导图。因此,在老师在指导下,将四节的思维导图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幅完整的物理知识思维导图。通过反复地分析物理单元的全部知识,指导学生将不同的单元知识进行类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单元的物理知识。为了提高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性进行知识集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会让同学们组成一个小团体,用不同的章节来整理和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完成了这个作业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一次一对一的交流,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单元知识结构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减少老师对学生的干扰,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意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就必须让他们从整体的物理发展和现实环境开始学习,而且要有一定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物理工具在教室里敲打,创设情境,制造出声音,给学生们一个形象的解释,随后抛出问题:“你知道鼓声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差异,分析其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确定教学目标、方法和学习任务

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单元的建立是为了确定学生所要学习的物理单元和核心素养,而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是理解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把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作为单元教学结构和内容整合的依据。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学习的重心从原来的低级物理知识转移到更高水平的物理知识,并运用马斯洛的“需求等级”理论进行学习。马斯洛的“需求等级”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高、中、低,也可以分为先、后两种,当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多。同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低级物理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更高水平的学习。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教学目标的指导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借鉴马尔扎诺的“学习维度”理论。马尔扎诺把学习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对学习的态度和感觉;二是获取和集成知识;三是知识的浓缩与扩展;四是运用知识的意义;五是心理习惯的形成。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五个维度对物理课程的目标进行定位,从而使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特别是在当前的“核心素养”视野下,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中,必须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竞赛式抢答法等方式,确保学生更好地融入问题环境中,这种方法既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集体精神,又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成绩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活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初中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供指导和实践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以学生的真实学习任务为起点,又要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其最终目标。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不能仅依靠语言能力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运用能力,必须在特定的物理问题上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第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根据单元教学设计的不同环节进行合理地组织。根据学习的要求,找出物理问题的具体情境,并对其进行推测、假定、实验设计,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可以在“压强”的教学中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加深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认识,又能使物理教学更加直观、轻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兴趣、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单元教学对学生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当今的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从教学单元建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任务、教学实践四个层面进行单元教学的总体规划。通过对物理学科的梳理与掌握,使学生能够更好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训练,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文建.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18):98-99.[2]马晓慧.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4):49-51.[3]贾晓燕.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C]//.2022智慧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22:548-552.[4]井澜涛.基于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5]梁晓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7):1-2.[6]杨瑞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1(24):49-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