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音乐;德育;策略
正文
引言
德育渗透是指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接受美的熏陶,培养美好的品格和人格;同时还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释放情感、减轻压力,达到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其重要意义。
1德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育具有德育的功能,这是因为音乐作品大多以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创作,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和回味蕴含于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实现音乐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同步提升。学生拥有乐观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乐观地对待生活,在音乐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提炼与理解蕴含于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受到音乐作品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以健康的心态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周围事物发生的变化,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自身道德认知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可以从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克服困难的动力,敢于直面困难,当发现他人陷于困境时,可以热情地伸出援手,助人为乐,帮助他人脱离困境,解决困难。
2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2.1师生课堂互动,实现德育融合
课堂互动的形式的是多样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也拉近学生与音乐认知之间的距离。只有教师与学生充分地互动了,他们才能在音乐上得到发展,德育上得到提升。以《国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问学生我国的国歌叫什么,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教师播放出其他几个国家的国歌,让他们比较一下,再说出我国国歌的特点。学生说,我国的国歌更能激发我们的斗志,驱动我们奋勇向前。教师追问:我国的国旗是什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每次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时候,每次祭扫革命先烈的时候,每次运动员在国际上获奖的时候,国家每次召开代表大会的时候。在互动中,学生走进国歌,也走进有关的爱国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歌》,更深入地激发内心的爱国的情怀,教师与学生从言语上的互动转为游戏上的互动。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按照顺序先唱出每一个音的音高,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学生尝试着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教师补充道:《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音乐,也进而生长着爱国的情怀,德育得到了发展。
2.2创新音乐欣赏活动,促进德育融合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其艺术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把艺术欣赏作为重要内容,教学中应带给学生多元化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音乐赏析为学生提供透过音乐了解世界的机会,因而音乐欣赏与德育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作品的风格、形式等,使学生多角度感受音乐美,并在感知音乐美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音乐题材和内容多种多样,想要保证欣赏教学的质量,就要谨慎选择音乐作品,把带有正能量的作品引入课堂,和教材中的内容彼此呼应,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熏陶与启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善于借助多元化对比,提高学生的品位与审美层次,让学生在诸多美好音乐作品中理解怎样更好地创造美。比如,教师为学生播放《天鹅》这一经典音乐作品,在这一过程中介绍作者的相关信息,补充该作者创作的诸多动物音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眼前如同浮现天鹅遨游的情景,从而深刻领悟到了作品中的美,在身心层面上获得享受,在道德情感方面获得极大的满足。
2.3建立和谐氛围,强化德育效果
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意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同时通过班级活动和音乐表演等形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积极的班级氛围中共同成长和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例如组织班级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自信心。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在班级活动和音乐表演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首名为《快乐的小熊猫》的歌曲,教师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以实现德育的渗透。为此,教师可让学生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的同时,结合故事情节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例如讲述小熊猫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自然和快乐。同时,鼓励学生在演唱时自由发挥,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还可设计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自信心。
2.4组织多元化音乐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音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乐理、讲理论的课堂教学层面,还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提升道德认知,增强道德实践能力。如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比赛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比赛活动中了解中国历史,感受历史上致力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歌颂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再如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也可以让学生在家庭中帮助妈妈做家务,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音乐教学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能力,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巩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促使学生把道德理论和认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德育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心研究教材,深挖德育元素,明确德育目标,有效实施德育。教师要注重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演唱和欣赏等教学形式,强化德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使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德育认知和体验落实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文.以乐育人: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J].吉林 教育,2018(1):54-56.
[2]张春晖.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J].教育界,2019(10):87-88.
[3]韩小燕.以乐育人润物无声:谈德育渗透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9(8):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