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项目化学习的策略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季岗

东台市第一小学 邮编:224200

摘要

伴随着新一轮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从热闹走向了主体,然而,《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形如其神”的现实状况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持续的摸索中,我们认识到,课题式教学可以将知识与技巧嵌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注重对语言应用的掌握,使个体与生命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回应社会对未来的需要,我们应该怎样在语言课程中进行专题教学呢?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小学语文课程中“项目式”学习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项目化学习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项目式的教学战略被广泛使用,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教育情况,指导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选择项目化学习的话题,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他们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与目的,为此,我们就在这篇文章中,对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给出了一些对策。

一、项目式学习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合作以及思考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引导同学进行课题学习,要先给同学创造一个真正的教学情境,提出课题问题;其次,以小组协作研究的方式,引导同学运用现有的相关理论及参考资料,完成专题报告,最后形成专题报告格式。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同学们不但可以掌握本专业的课程,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说一不二,而容许百花齐放,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来讨论问题。以问题驱动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题式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掌握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的思维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助于学生深度体验课堂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不足,他们没有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发掘,只是等待着被告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他们的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将课题研究方法引进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变消极为积极,从而达到更为深入的课堂感受。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项目化学习策略

明确教学目标,分解教学项目

教学目标是引导老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标准,在把项目化教学运用到语文课堂上时,老师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要精心准备,对教材进行详细解读,并对其进行准确设置,把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使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上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的,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对语文知识的探索之中。

例如,在上《古人谈读书》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在指导他们的时候,能够对他们的基础情况以及他们的具体的教育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按照不同的课程的要求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的:指导同学们阅读文本,读懂古文的韵律,熟读成诵;老师也可以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古文的内涵,并对古代汉语中古代词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初步的理解,从而掌握古文的学习之道。要领会朱熹所提倡的心到的阅读之道,理解曾国藩所讲的三有,以此来引导自己的阅读和研究。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

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曾提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的教学思想,因此,在实施“课题式项目化教学”时,语文老师要根据最新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的经验和认识程度来选择课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化的、有内涵的开放式问题,这就是“驱动问题”。在问题的动力方面,它们都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并且有明显的选择与定向,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集体智慧的火花。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好驱动任务,确保任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讲授《黄山奇石》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指导,并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层次,设置“黄山在哪里”这样的问题。黄山奇石之“奇”在何处?黄山旺季最大的难题是什么?身为一名小学的学生,你可以为黄山的环境问题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篇《垃圾治理措施》,由老师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送到黄山风景区。课题的设计可以让同学们在课题中得到最好的使用,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强化独立探索,提升协作精神

课题教学中,老师既要注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又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此期间,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让他们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让他们打破常规的教育模式,在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继续前进,在他们的自主探究中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

就拿《古人忆读书》来说,如果老师要使他们对这一节的内容有所了解,就可以给他们一些研究的任务,比如,通过阅读,让他们分组探讨如何读懂古文的独特韵律和魅力,然后,通过重复地朗读,结合文本的注解和参考书,让他们互相探讨,了解古文的含义,并提出一个问题:心不在此,会带来什么结果?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阅读方式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合作意识。

结语:总之,通过实施项目化的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讲,有时对课文中的内容很难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很厌恶死记硬背,因此,在语文教育中,老师要给学生合理安排好学习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中慢慢地养成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话题的选取上,还可以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楠楠.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16-17.

[2] 王宁.项目化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转型[J].语文教学通讯,2018(33):49-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