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玉清,罗鹏

赣州市赣县区湖新中心小学341112

摘要

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在日常教学基础上,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深度加工信息思维的培养。以深度学习视角关注单元教学,可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学习的内在机制,挖掘单元教学的深度,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正文


大单元教学将各个单元中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以科学地提升学习效率。引入大单元模式到语文课堂中,旨在充分认可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大单元教学特征

(一)主题统整

大单元整合教学以教材为依托,以课文为载体,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将一组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有机整体。统整是建立在对单元进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的。大单元整合教学往往以单元的核心知识为基本要素,以语文要素为主线,将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教学模式将语文要素作为整个大单元教学的“灵魂”,可以改变以往“一课一得”的教学模式和碎片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目标整体

大单元整合教学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目标整合,使其更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生成性。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目标是围绕一个单元的核心知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单元整体目标,实现整体育人。

(三)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是指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对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任务等进行整体规划,让教师从教学的整体视角出发,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进行设计。结构化设计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实际,对单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等进行整体规划。结构化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整合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进行适当删减和补充,以保证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时,教师要关注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其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对这一单元内容的要求,将课本中关于亲情的课文整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父母之爱。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亲情进行探究,谈谈自己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另外,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删减。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与人物描写相关的课文整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人物描写方法的学习,掌握人物描写技巧。同时,确保教材内容更丰富、全面。

(二)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进行有效设计,通过问题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问题串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主题设计问题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猜字。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随后询问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随后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询问学生:请看图画,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教师随后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学生回答: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教师出示课件“休”。

3.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教师设计问题串,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深刻地认识汉字发展的过程,从而得到更多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合理设计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大单元整合教学通过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要合理设计课堂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牛郎织女》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牛郎和织女”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看法。自由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创作一篇小作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增强学生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理解。

(四)整合语文要素,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对语文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相关的语文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要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语文要素进行思考:这篇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几部分的内容?(两部分:辉煌和毁灭)文章既写了圆明园的辉煌,也写了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题目不是“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呢?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提问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少年中国说(节选)》,搜集整理与圆明园毁灭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了解到如今祖国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反思过去,勿忘国耻。

(五)注重主题阅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对不同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实现对不同主题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童年”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乐也是最无忧无虑的时期。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失去了童年时期的天真、纯朴、快乐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向往,认识到童年是人生中最宝贵、最单纯、最纯真的时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少年闰土给鲁迅讲了几件趣事?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为什么?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和重点研读,并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想想作者为什么三十年后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从而通过对单元文章的整合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将大单元教学模式与语文课程结合,使教学更完整,同时,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灵活调整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实施大单元模式教学时,教师要准备清晰的教学方案,利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兢.真实性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23(2):22-23.

[2]李娜.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3(5):97-9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