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的应用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汪海燕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浯溪街道椒山完全小学 426100

摘要

激励教育在我国并不多见,但是在欧美国家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上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身上不乏闪光点,但教师往往缺乏发现闪光点的慧眼。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激励教育,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要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正文


前言

在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下,应试教育的地位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科目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们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用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的建立

老师不应用传统的教学式,以往的教学式更多破坏学生的自信心。们经常用肯定学生的成绩从而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尤其是在平时成绩比较糟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自信认为“我不行”“我不会没有自的感觉,对这种同要多加心、多加鼓励。励教学着眼于更多的学生,不用批评的语言,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2.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可能力

激励学研究显示:自己所关心的事情,总是去了解兴趣是一个人认识并一特定事物的意向是个主观能动性的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更多重视学生对自语文学习的认,从认的角度来持续地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语文自信激励教育的指导下,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想创造力的发展师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哪怕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师也要宽容看待,不嘲笑呵斥,以免挫伤学生的热情

3.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励就是动力。在得到老师夸奖后,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小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伙伴进行积极沟通,形成一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式,造一种相学习的氛围,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并师的鼓励下,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激励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用有着很大的优不仅可以帮提高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帮他们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而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激励教育理念

激励教育是一种与学生的心理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教。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主动改变传统教育利用激励教育开展语文活动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应小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师要适地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角色,才能更好地用激励教育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如,师在教学《找春天》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最具有春天代表性的事物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们对此的答案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种情况下,教师不能约束小学生的思维,应该肯定每一位学生的新奇观点,称赞与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这既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早期阶段,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过于注重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是不利的,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老师应该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比如,对于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激励方法。而对于性格内向、安静的学生,教师应该把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放在第一位,在逐渐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之后,再针对每个学生的优秀之处来选择激励方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该针对其身上的优点,对其加以鼓励,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3.尊重学生,给予言语精神激励

一般情况下,激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充满信心,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教师要改变自己过去主导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他们进行积极、激励评估,使他们获得认同。

例如,在《金色的鱼钩》这堂课上,老师就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分析。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注意并鼓励学生真正的学习经验,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时,不要打击他们的自信。是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肯定,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在认可学生的同时,更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激发,使激发的内容更好地向学生传达。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老师就能用幽默的语言来鼓励他们,使他们不断进步。通过有效的语言激励方式,学生可以享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也会更好参与。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给予言语精神的激励,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对语文知识认可,不再产生畏难的情绪。最后,就能更好地融入语言环境中去。

4.通过树立榜样,实施激励教育

模范作用是容忽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作用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通过榜样示范可以让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并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师在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就对雷锋进行了细致描述,并要求学生们对雷锋精神学习除此之外,师还可以创造一个教学情境小学生分角色表演雷锋的英雄事迹并对小学生的表演进行肯定与激励,从而促使小学生对雷锋产生敬佩之情,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精神,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

5.通过竞赛的形式加强激励教育的应用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所以,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发挥出来当地对学生展开表扬和励,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来是难度较大学习内容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提赛的,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如,语文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墨梅》,可以把学生成若干组,由其中一个小组进行提问,该小组内的成员可以轮流向其他小组进行提问,问的问题课时所学的内容有关,如果提问的小组对了回答问题的小组加1分,如果回答错误,则提出问题的小组加1 分。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以及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都会使学生对语知识有更深层次解和掌握。在这过程中,语文要赞扬并鼓励表现的学生,保证他们在小组赛中能更好地学习到语文知识用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6.开展多样评价,给予激励指引

在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要突破过去的语文点评模式,顺应现代教育需求,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重要标准,给学生带来评价激励。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差异,其评价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老师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小学语文老师要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实施有效的激励教育,只有在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下,学生们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例如,教师应善于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赞赏和鼓励。例如,对于内向的同学,老师可以积极地和他们沟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其次,将积极的称赞模式应用到了语言教学中。用当众表扬的方式,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具有更积极主动态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激励,注重学生自身的优点,使他们能认真地学习语文,更好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

、运用激励法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要认识到,激励方法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激励方法并非“用即有效”,它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策略,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1.对激励的正确认识

首先,激励方式的运用要符合被试的特点和要求,如果不符合被试的特点,激励方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例如,有些学生很“勇敢”,当学生的“勇敢”超过一定限度,影响到学习时,教师就不应该盲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某同学发言积极,但是“积极”到扰乱课堂秩序时,老师就不应该表扬其“积极”,而应该利用其“安静”时,督促其遵守纪律。

其次,没有必要对所有问题采取激励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需要老师的引导——如果老师只强调激励,而反对批评和管理,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骄纵心理,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因此,教师应用激励应该公平合理,在该鼓励的时候进行激励,在该批评的时候进行批评。比如,一个学生的作文离题了,那么老师就不应该表扬他的“思路开阔”,而是应该指出他在写作上的不足之处,然后给予指点,盲目而没有目标激励,对学生发展没一点益处。

2.激励的多样性

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再好的玩具玩多了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激励也是一样,教师应该努力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让激励永远保持新鲜。如果总是用“你真棒”“很好”“进步”之类的话来激励学生,学生们就会对这些话产生免疫力,从而失去动力。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本就不稳定,再加上知识和能力的增长较快,很容易对某种学习对象产生厌倦感。因此,多样化是有效、持久激励的基本保证。例如,语言激励、行为激励、竞争激励、展示激励、活动激励、物质激励等等,教师应该注意尽可能灵活地运用它们。

3.激励的公平性

在运用激励法时,要讲究公平,有些老师“偏心”地激励自己喜欢的、觉得“有前途”的学生,而对于“不合作”“不听话”“不求上进”的学生,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甚至采取打压的方式。当然,更多的教师“不公平”采取激励措施是无意的。他们在实施激励时,没有注重细节,没有把握程度,往往会出现激励一方而不故意伤害另一方的现象。比如,“这一次,某某同学学习很努力,把五首古诗全背了”,而这时班上所有的同学背这五首古诗都更郁闷了,心里说,“明明我也背了,为什么不表扬我呢”因此,教师有必要注意激励的范围、比例和时机,以保持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激励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关注,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支持和引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一系列激励教育举措的带动,让学生在后期的成长和发展中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要重点对激励教育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教学举措和模式,让学生认真地追随语文学习的脚步,在受到鼓舞和称赞的同时,认真地对语文学习内容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黄红梅.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0(15):29.

[2]刘林立.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02):21-22.

[3]冯华清.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20:4.

[4]翟艳伟.口头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6):194-195.

[5]牟峰,夏茹.赢在激励——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激励教育”十五年[J]. 江苏教育. 2020(32)

[6]赵小红.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J].学周刊,2020(18):121-122.

[7]刘文红.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2019(12):2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