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英语教学,路径
正文
[基金项目]昆明文理学院2021年度科教研基金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建设项目(2021KCSZYB03)
一、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背景及意义
课程思政通过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内涵,以育人方向为抓手,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构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符合当前国内发展现状,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的形式己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需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1】。外语学科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和明确性,直接接触的是国外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在语言表象背后学科语言价值观得以显现。而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通识基础课程,在整个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英语》课程不仅点多面广、跨度宽、课时多、学时长,这门课程还是学生了解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关键路径,长此以往在潜濡默化中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如此,也就成了课程思政的前沿阵地。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有义务勇挑起实践“课程思政”理念的重任,需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总结提炼出德育功能亮点,使其与其他专业课程一起同向聚合育人合力,互融共进育人格局,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2014年“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源于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其目的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召开,为全国各高校推动“课程思政”研究的开展提供重要动力【2】,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范围提到了新的高度【3】。之后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使得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我国各院校各类课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4】。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深度挖掘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位一体”、“三全育人”的育人新格局【5】。
探究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需要把思政教育同英语教学充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语言文化教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探究思政教育,其关键就是使课程思政教育潜濡默化。那么建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育德”意识的教师队伍就成为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融入的基础。教师是教学实效性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思想政治素养高,教学工作责任心强,有大局意识与担当精神的英语教师人才资源保障了高校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融合贯通”。本文拟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化访谈、文献研究法,理论联系教学实际,以独立院校《大学英语》进阶类提高类课程为例,阐述独立院校大学英语进阶类提高类课程围绕“课程思政”理念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探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炼出一套符合现状的经验和做法。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院系方面引领协同作用发挥不足
课程思政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其精通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方面等知识,形成自我理解,然后通过适宜的教学手段进行知识传达。而目前教研室并没有很好地建设相关的课程体系,只是松散地进行组织,导致很多授课教师产生误区或者认识上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归纳总结。究其原因:一方面,校院两级未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研究和创新没有强有力的支撑,不能全面的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推进未纳入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院系、教研室和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存在问题,没有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从而无法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
(二)教师方面教育教学合力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并不强烈,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首先,课程思政理念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很多教师对其思想认识还不深,对其接受速度也比较慢,特别是独立院校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把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分开对待,教学中更多地强调英语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忽略了自己所担负教育目标学科的德育作用。同时,由于缺乏对英语思政教学的理解,英语教师常认为思政教育是由辅导员、心理和思政课老师共同承担的,而自身则侧重于承担好英语技能教学,这就导致了英语课教师在课堂上浸润课程思政理念的热情不高,很难把他的教学思想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再则,思政课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对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但是部分英语教师只是笼统地用英语课程的模式去阐述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片段,没有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使得学生接受度不高,遗忘性较大,也造成了课程思政实施的表面性和浅显性。以上都是教师方面迫切需要克服的难题,一旦不能克服,当前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的局面也很难有所改变。
(三)学生方面课程思政教学参与度有待提升
学生入学以后,由于英语水平总体不高,或多或少都以中学时的“词汇学习”为基础,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背好单词,增加词汇量就能学好英语。很难瞬间适应“综合知识”学习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就相应形成了缺乏兴趣的学习,有些学生存在“被迫学习”的心理。再则,很多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选择上、学习时间分配上呈功利化倾向,学习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取得相应的证书,赢得更好的生活。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深信笃行”方面下功夫,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形,这将导致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学用脱节”,学生重视知识的实用忽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以前,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以考而学”,主要与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和期末考试不挂科挂钩,没有出于专业学习的目的,更没有出于对知识的追求,在心理上形成了对思政教育的抵触,缺乏长期的学习内驱力。
三、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一)建立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
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和二级院部要加强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实地研学、集中学习、讲座宣讲等找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切入点,抓好教师了解思政教育建设的关键点,增强思政内涵的育人着力点,实实在在将“课程思政”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育人成效,打造科学且完善的检查机制和监督机制闪光点,坚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先立后破”,再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参谋、指导、培训和研究作用,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教师集思广益献良策,凝心聚力谋发展,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真真正正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校院两级可以将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表现、成果等融入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此来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活跃性,推动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建设的落实。
(二)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构建与实践能力
为了保证大学英语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还需要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构建与实践能力,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授课与指导功能。首先,英语教师一定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三观”,从国家发展的高度,从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角度,树立起课程思政意识,把英语教学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引领统一起来,切实做到课程与思政的有效融合。其次,除了思想观念的转变,还应当积极展开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内涵,提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能力。教师在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趣味性,使用信息技术播放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视听上的享受,渲染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生带来别出心裁的大学英语课程,让学生在开放有趣的课堂中接受课程思政教育。英语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需要紧密联系课程特色和课程内容,利用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选择与学生实际契合的思政教学元素进行渗透,提升课程质量,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
语言学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提高课程思政学习效果。学校利用好社团的作用,组织如英语协会等在校内建立一些“英语思政角”,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社交场所用英文谈论时事;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比赛等,鼓励学生在比赛中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可搜集思政素材,将素材翻译成英文,并撰写演讲稿,在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传播正能量,提升自身道德品格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想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位一体,在教学氛围当中实现品格的塑造和价值的引领。
四、总结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既能丰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脚踏实地,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强化学生的思政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还要不断地研究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大学英语课程肩负起科学化、体系化的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语言知识实践、技能提升有机统一,提升教学、价值引领的效度,落实大学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5]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6-01.
...